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俄耳甫斯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俄耳甫斯教(希腊语:Ὀρφικά;英语:Orphism,或Orphicism),发源于古希腊与希腊化时代[1]、色雷斯人[2]的信仰与习俗[3],相关神话是到冥府接回欧律狄刻的诗人俄耳甫斯的传说,因为俄耳甫斯的妻子在婚礼中不幸被毒蛇咬死,悲恸至极的俄耳甫斯冒险深入冥府向哈迪斯恳求带回亡妻,然而因俄耳甫斯在抵达人间前一刻兴奋非常而回头瞧欧律狄刻,令其妻再度被抓回冥府而俄耳甫斯亦不得再获冥王恩准,遂而俄耳甫斯返回人间以诗歌来抒发情感。虽然俄耳甫斯教徒同时尊奉冥后珀耳塞福涅(祂每一年会回到冥府三个月,而且这三个月人间成为冬季,当冥后再返回人间时则是春天的季节来临)与狄俄倪索斯(在神话故事中,祂也同样是降临冥府又回到人间)为主神,不过在俄耳甫斯教中还有一尊神祇法涅斯,该教教义认为法涅斯是宇宙创造者,并且带来光明。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2018年12月23日) |

俄耳甫斯教在西方文献的描述中他们是属于古希腊时代的秘密宗教狄俄倪索斯秘仪的改革教派,宗教革新包括将狄俄倪索斯神话重新的释义或解读并且对赫西俄德的作品《神谱》做了重新编排,换句话而言俄耳甫斯教的神之谱系与传统希腊多神信仰神之谱系是两回事,还有他们俄耳甫斯教的教义有一部分是建立在苏格拉底时代以前的哲学基础上。[4]他们最独特的一点是拥有轮回转世的宗教观,缘此特点一直被西方学界认为这个教派不是诞生自希腊本土。
俄耳甫斯教神话聚焦点是酒神狄俄倪索斯在提坦手中所遭受到的磨难与死亡,这是构成俄耳甫斯教核心教义基础。据神话所载,年幼的狄俄倪索斯是被提坦族所弑杀、撕裂,最终还把祂给吞噬掉。天帝得知此事欲惩罚之,以雷电掷向提坦令其成为灰烬做为必然果报。然而由此发生匪夷所思之事,人类从这灰烬中诞生出来。俄耳甫斯教信仰中,这则神话是要谕示人类天生具有双重性:
- 身体(sōma),这部分是继承于提坦;
- 神圣的火光或灵魂(psychē),则是继承自狄俄倪索斯。[5]
人们为了要从提坦所继承的物质性的存在──肉体之中获得救赎,必须要先进入狄俄倪索斯秘仪启蒙仪式,然后还要经历一段领悟(teletē)过程,这是对于主神狄俄倪索斯的磨难和死亡的一种净化还有解脱的仪式。[6]因此,奥斯斯教徒相信他们死后会与俄耳甫斯和其他英雄一起永恒长存。他们相信那些没有加入狄俄倪索斯秘仪的教外人士(amyetri,门外汉),他们必须要遭受生命上无限期轮回转世之苦。[7]
他们为了在入教启蒙和仪式之后保持身心纯洁,俄耳甫斯教徒尝试过着一种没有精神染污的禁欲生活,最显著的一点是采取严格的素食制度,这素食制度还排除某些品种的豆类。
柏拉图曾提到俄耳甫斯教以及相关仪式[8],提及的俄耳甫斯信仰的诗歌可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纪[9]或至少在公元前五世纪,还有公元前五世纪的绘画很显然的与之有关。[10]
同于厄琉息斯秘仪,狄俄尼索斯秘仪[11]给予信徒来世能够往生至福乐土的承诺。
因为该教的秘密性之故,从当前史料考证中尚无法拼凑出这个宗教内容的完整结构。
Remove ads
起源
俄耳甫斯教是以传说的诗人兼英雄人物俄耳甫斯命名而来,据说这教派是起源自狄俄倪索斯秘仪。[11]然而,从最早期的资料来源和图像描绘中得知,俄耳甫斯与阿波罗的关系比狄俄倪索斯的关系更密切。根据某些版本的俄耳甫斯神话传说,他是阿波罗与史诗谬思女神卡利欧碧(Calliope)之子,并且在其人生的最后几天,回避掉其他神灵的崇拜而独身奉献于阿波罗神。[12]
带有明显俄耳甫斯信仰诗歌的文献其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纪[13]或者年代也至少在是公元前五世纪,因为公元前五世纪出土相关的字迹、素描或绘画显然是指“俄耳甫斯教的相关事物(Orphics)”。[14]德尔维尼莎草纸上的纪录则是接受俄耳甫斯神话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末的说法,[15]并且其年代还有可能更古老。[16]希罗多德、欧里庇得斯和柏拉图都印证了俄耳甫斯教的观点与作法。柏拉图有谈到“俄耳甫斯教入教者(古希腊文:Ὀρφεοτελεσταί;英文:Orpheus-initiators)”与相关仪式,然而一般来说提到“俄耳甫斯教相关事物”的文献与这些仪式之间是没有多大的关系。[8]
Remove ads
教义
俄耳甫斯教最初讲的是“偶发、无原因的原因或起因(Causeless Cause)”,在该因素下所有的推测都是不可能的;从原子到宇宙万物周期性的出现和消失;灵魂回到肉体(reimbodiment);循环法则;所有众生和事物的神性本质(the essential divinity);以及宇宙表现出的二重性,这都是俄耳甫斯教要谈论的宗教观。它假定了无边无界的七种散发:以太(aether,精神)和混沌(chaos,物质),从这两者中化现出世界蛋(或宇宙蛋),其中便诞生了太初神祇法涅斯,是为第一因(the First Logos);然后乌拉诺斯(还有盖亚)是为第二因(the Second Logos),而克罗诺斯(Kronos,还有瑞亚〔Rhea〕──奥林匹斯众神之母)是为第二因的后面阶段;再来就是宙斯,是为第三因(the Third Logos)或造物主(Demiurge)──透过札格柔斯-狄俄倪索斯成为神人,也就是圣子,开始了所谓次要七倍等级的散发。
俄耳甫斯教宇宙起源论的特征是赋予数字“七”重要的地位。F. S. 达罗(F. S. Darrow)指出:
- “译文:俄耳甫斯教对狄俄倪索斯崇拜之兴起是希腊宗教史上最重要的事实,标志着一种伟大的精神觉醒。祂的三大思想是:⑴相信人类本质的神性以及灵魂的永远不灭或永恒,祂是先存与后生;⑵个人责任与公义的必要性;⑶人的高等自我对低等天性的再生或救赎。
原文:The rise of the Orphic worship of Dionysos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 in the history of Greek religion, and marks a great spiritual awakening. Its three great ideas are (1) a belief in the essential Divinity of humanity and the complete immortality or eternity of the soul, its pre-existence and its post-existence; (2) the necessity for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 and righteousness; and (3) the regeneration or redemption of man's lower nature by his own higher Self.” [18]
宗教特色

俄耳甫斯教的主要基本教义有别于由公众信奉的古希腊宗教。俄耳甫斯教的宗教特色在以下几个方面:
俄耳甫斯教的起源时间晚于奥林匹斯多神信仰,两者在来世观的说法上大异其趣。首先奥林匹斯多神信仰是认为人死后灵魂会先由赫耳墨斯引渡亡者到达冥界的冥河河畔,尔后等待冥河摆渡人卡戎带到冥府接受审判,道德高尚者到至福乐土享福、罪孽深重者到塔耳塔罗斯受罚、非善非恶者到水仙平原游荡。但是俄耳甫斯教所主张人死后灵魂脱离肉体而进入轮回转生观念则告诉人们灵魂还是会转变成各种不同的生命型态。
史料佐证
在希腊世界各地所发现到的其他碑铭证明了早期确实有该宗教的相关活动,其核心的信仰与后来人们所正式称呼的俄耳甫斯教息息相关。
神话学

俄耳甫斯教在记述神统的史诗是和赫西俄德《神谱》相近似的系谱学作品,但是两大系谱是完全不同的编排结构。他们可能受到近东宗教观念模式的影响。主要的神话故事情节是这样描述的:狄俄倪索斯祂的化身是扎格柔斯(Zagreus),祂是宙斯与珀耳塞福涅的儿子;[19]宙斯声称要将祂的宝座继承权赐予这位孩子,然而宙斯这样的举措反而激怒其妻赫拉,因此被迫需要让扎格柔斯-狄俄倪索斯赶快离开,所以这位孩子的诞生是透过了另一位母亲的怀胎而降临世间的;由于这位神子诞生消息的公开之故,愤怒无比的赫拉即下定决心要谋杀这个小孩,于是唆使提坦族将其迫害,扎格柔斯-狄俄倪索斯于是先被提坦族的镜子与童玩给欺骗之下,随后提坦族立即杀害并吃掉(consume)祂。雅典娜救出了狄俄倪索斯的心脏并且秉告宙斯有关提坦族罪行,宙斯愤而欲惩提坦族,便逐个地对其掷出了雷霆(又译:闪电火)。故而提坦族即打成了煙灰,随即从中诞生出罪孽深重的人类,他们兼含着提坦的身体、形体和狄俄倪索斯的灵魂。人的灵魂(狄俄倪索斯因子)是属于神圣的,但是由于身体(提坦因子)的捆绑,灵魂是处在奴役的状态。因此,它表达着若灵魂每次[20]要返回物质界的肉身(host)时,那么灵魂就势必要在这重生之轮不断地生生流转着。在提坦遭受报应之后,扎格柔斯被肢解的身躯由阿波罗慎重地收集著,并将之埋葬于祂的圣地德尔斐。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这方面相关神话传说被引申为:阿波罗的埋葬之举成为狄俄倪索斯转世的原因,由此阿波罗也被赐予狄俄倪希欧多特斯(Dionysiodotes,英译:bestower of Dionysus;汉译:狄俄倪索斯之恩赐者)[21]的头衔。阿波罗在札格柔斯被肢解的这一则神话情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祂代表宇宙灵魂(Encosmic Soul)归向统一。[22][23]
关于狄俄倪索斯重生的俄耳甫斯神话故事还有两则:其中一则是为狄俄倪索斯的心脏被植入了宙斯的大腿之中;另外一则是为宙斯已使凡人女子塞墨勒怀孕,导致狄俄倪索斯如实的重生了。这些故事的许多细节皆与古典作家的叙述大异其趣。达马希乌斯认为阿波罗“将祂(狄俄倪索斯的肢体)聚集在一起使祂复活(gathers him (Dionysus) together and brings him back up)”。然而基督徒作家费尔米库斯·马特尔努斯则是在他的一本著作《关于异教宗教的谬误》(On the Error of Profane Religions)之中就阐述了一项相当不同的说法,他表示说朱庇特(宙斯)原本是一位克里特岛的(凡人)君王──欧赫迈罗斯的概念──并且狄俄倪索斯是祂的儿子。狄俄倪索斯被谋杀,随即被肢解且吞噬掉。最终只有祂的心脏被雅典娜抢救下来。然后用石膏(这是提坦族用来掩饰祂们自己的物质)制做成了肖似狄俄倪索斯的雕像,并且将祂的心脏给安置在雕像内部。[24]
- “原始神神谱(Protogonos Theogony)”,已佚失,编著于约公元前500年这是透过德尔维尼莎草纸上的评论以及古典作家(恩培多克勒与品达)的参考引用而众所周知的。
- “欧德米亚神谱(Eudemian Theogony)”,已佚失,于公元前五世纪编著。这是一部融合了巴克科斯信仰 - 库瑞忒斯信仰(Bacchic-Kouretic)崇拜的著作。
- “叙事诗神谱(Rhapsodic Theogony)”,已佚失,于希腊化时代编著,包括早期的作品。这部作品是透过由后来新柏拉图主义者作家的简介而众所周知。
- 《俄耳甫斯赞美诗》(Orphic Hymns)。87行长度较短的六韵步编著于希腊化时代晚期或者是罗马成为皇帝统治时代早期。
Remove ads
葬礼仪式和信仰

残存的文字记录断片显示了关于来世的一些信念,类似这些宗教观可以在“俄耳甫斯教”之中有关于狄俄倪索斯的死亡与复活的神话找到。发现于奥里维亚(公元前五世纪)的骨片带有短而神秘的提词,像是:“生命。死亡。生命。真理。狄俄(倪索斯)。俄耳甫斯教。(英译:Life. Death. Life. Truth. Dio(nysus). Orphics.)”目前还不知道这些骨片的用途。[来源请求]
从图利、希波尼尤姆、色萨利以及克里特岛(公元前4世纪和之后的时代)的坟冢中所发现的金箔片上面写有给予了对死者的指示(西方学术资料中有时对这些金箔片以德文术语Totenpass来名之,Totenpass就是亡魂路引的意思)。尽管这些薄片往往非常残缺不全,他们共同地提出了进入来世的共通情景。当亡者到达了冥界(冥府),他将会面临阻碍。他必须谨慎小心地不要饮用到勒忒河(“忘却、遗忘”)的水,而是饮用谟涅摩叙涅(就是司掌“记忆”的女神)水池的水。他是提供了套语性的表达方式的使用以此来向来世的保护者陈述、介绍他自己。像是:
英译:I am a son of Earth and starry sky. I am parched with thirst and am dying; but quickly grant me cold water from the Lake of Memory to drink.[26]中译:我是大地与星空之子。我快渴死了;请你赶紧从记忆之湖取点水给我吧。
另外几个金箔上的文字要求死者去找珀耳塞福涅:
Remove ads
俄耳甫斯教哲学上的影响
俄耳甫斯教在学术阶层中有不少的信奉者,这有可能与希腊地区所流传的另一派秘密宗教──厄琉息斯秘仪有某种程度的关联。奥菲斯教对一些知名的哲学家如: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在思想上具有很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灵魂转世和灵魂不灭两个观念。特别是毕达哥拉斯的哲学最显著的体现出神秘的因素和禁欲主义。
俄耳甫斯教和毕达哥拉斯主义的某些观点和做法是一样的。不过,目前并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用来判断究竟哪些信念或做法是从其中一个宗教传过去另一个宗教的。 [28]
在这本《亚里士多德的作品》(The works of Aristotle)书里,1908年,页80〈断简残篇〉( Fragments)则有提到:[29]
原文:Aristotle says the poet Orpheus never existed; the Pythagoreans ascribe this Orphic poem to a certain Cercon.译文:亚里士多德说俄耳甫斯这个诗人是虚构的。毕达哥拉斯的信徒认为,诗人“俄耳甫斯”的诗其实是由是某个信仰奥菲斯教的诗人(泽康)写的。”(参见刻克洛普斯)
原文:The Orphics were an ascetic sect; wine, to them, was only a symbol, as, later, in the Christian sacrament. The intoxication that they sought was that of "enthusiasm", of union with the god. They believed themselves, in this way, to acquire mystic knowledge not obtainable by ordinary means. This mystical element entered into Greek philosophy with Pythagoras, who was a reformer of Orphism as Orpheus was a reformer of the religion of Dionysus. From Pythagoras Orphic elements entered into the philosophy of Plato, and from Plato into most later philosophy that was in any degree religious.译文:俄耳甫斯教是一门禁欲、苦行的教派;葡萄酒,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象征,如同,后来的,在基督教中的圣礼。他们所寻求的沉醉状态是“激发热情的事”,与神的合一。他们相信着他们自己,通过这种方式,以取得借由平凡的方法所不能获得的神秘知识。这项神秘的学说原理则进入与毕达哥拉斯相关的希腊哲学中,他是俄耳甫斯教的改革家如同俄耳甫斯是狄俄倪索斯宗教的改革家。从毕达哥拉斯将俄耳甫斯教教义学说引进到柏拉图的哲学之中,连带地再从柏拉图引进到大多数后来的稍微带有宗教意味哲学里。
Remove ads
伯特兰·罗素在1947年著作中指出了关于苏格拉底的哲学立场:
原文:He is not an orthodox Orphic; it is only the fundamental doctrines that he accepts, not the superstitions and ceremonies of purification.[31]
译文:他不是一位正统的俄耳甫斯教徒;他只是接受了基本的教义,不是迷信和净化的仪式。
话虽如此,在古希腊时代轮回观的提出是有其超脱的理性基础,而秘密宗教的相关仪式与信仰也必定有他们的教义为依归,这与迷信是不相关联的。另外,这里要注意的是俄耳甫斯教属于古希腊的密教之一许多的教义以及仪式是不能够公开的,甚至可以说无法得知的;然而正因为这门宗教的深奥缘故,近现代学者是无法对于俄耳甫斯教教义与仪式作出评述的。
注释
相关条目
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