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保良局田家炳小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保良局田家炳小学(英语:Po Leung Kuk Tin Ka Ping Primary School)是一所保良局属下的政府津贴小学,位于大埔运头塘邨一期,前身为1967年创校的保良局总理联谊会丁未小学,于1991年迁入现址。

历史
保良局田家炳小学前身为“保良局总理联谊会丁未小学”,于1967年在观塘秀茂坪(三)邨邻近第36座的校舍开办,并于翌年增设下午校[2],至1969年上午校首批学生毕业[3]。于1983年,由于观塘区小学学童人数减少,丁未小学停办下午校,仅余上午校继续办学[4],其后于1985年改以“上午上课、下午活动/功课辅导”形式,事实上首次实行全日制[5]。
由于秀茂坪邨有不少楼宇涉及偷工减料,需按整体重建计划拆卸,当中旧校舍连同邻近的楼宇需于1991年永久封闭。因此,丁未小学获分配一所位于大埔运头塘邨的校舍重置。由于迁校费用由工业家田家炳儿子、时任保良局总理田文先资助,故丁未小学更名为“田家炳小学”[6],并于同年由秀茂坪迁入大埔及恢复为半日制。然而,由于是次采用“留师不留生”方式迁校,故未毕业学生需转学至同邨未拆卸学校。翌年,此校复设下午校。

自2002/2003年度起,保良局田家炳小学下午校迁往大埔公路(大埔滘段)鹿茵山庄侧新校舍,并改名为保良局田家炳千禧小学[7];而上午校继续在现址办学及再次改为全日制。
Remove ads
校舍设备
此校前身的丁未小学位于秀茂坪(三)邨,为一所标准的“火柴盒”小学,邻近该邨的第36座。该校舍连同地下楼高6层,设有24间课室。值得一提的是,丁未小学是全港首批独立式设计的“火柴盒”小学之一[注 1]。
而在迁校前一年,由于同区高雷中学永久校舍仍待落成,加上该校扩充生员,旧校舍部分课室曾借予其中三级上课,直至1991年两校分别迁置为止[8]。
由于整体重建计划的缘故,旧址于1991年连同邻近的第34及36座永久封闭,并于翌年9月动工清拆重建[9]。现址已于1996年重建为同一屋邨的秀康及秀乐楼,以及两座大厦对出的休憩花园。
此校现存校舍为一所第二代标准小学校舍,楼高6层,设有24间课室,另设各种特别室[10]。重置校舍属运头塘邨一期一部分,由有利建筑有限公司承建,1991年连同住宅楼宇建成。
校舍自丁未小学1991年迁入以来沿用至今,曾加设升降机,并于1998年增建了一座2层高的操场大楼。
历任校长
- 陈力 先生(1968年-?,创校校长)[2]
- 梁元庆 先生(?-1974年,第二任)(2018年逝世)
- 黄起云 先生(1974年-1978年,第三任,后转任上午校校长)
- 梁元庆 先生(1978年-1980年代,第四任,第二次出任校长)
- 甄婉仪 女士(约1980年代内-1983年,第五任,由上午校校长兼任)
- 邵次英 女士(1991年-2002年,末任上午校校长,从丁未小学过渡,再推行全日制后继续出任校长)
- 董广平 先生(1992年-1993年,第六任,后调任至同系庄启程第二小学上午校)
- 杨永明 先生(1993年-1996年,第七任,后调任至同系庄启程小学上午校及陈守仁小学)
- 罗锦丽 女士(1996年-1999年,第八任,后调任至同系陈守仁小学)[11]
- 冼俭伟 先生(1999年-2002年,末任下午校校长,后过渡至田家炳千禧小学)
- 邵次英 女士(2002年-2005年,仍为全日制首任校长)
- 陈咏贤 女士(2005年起,全日制现任校长)
校歌
使用保良局属下中小学校歌中文版
保良总理,肩负重义,致力兴学,德教普施,
定百年之大计,赖众志之支持,
成树人之伟举,奠教育之宏基,
莘莘学子,雅化于斯,循循善诱,启发天资,
人才辈出,万载钦迟,人才辈出,万载钦迟。
著名校友
注解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