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

经济学家(Christopher A. Pissaride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

克里斯托弗·安东尼奥乌·皮萨里德斯(英语:Sir Christopher Antoniou Pissaride希腊语Χριστόφορος Αντωνίου Πισσαρίδης,1948年2月20日),拥有塞浦路斯英国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现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以其对劳动力市场宏观经济间的搜寻与匹配理论的研究而知名[2]。2010年,与彼得·戴蒙德戴尔·莫滕森共获诺贝尔经济学奖[3] 妻子魏莉华[4]。曾经执教香港中文大学

事实速览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 出生 ...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
Thumb
出生 (1948-02-20) 1948年2月20日77岁)
 塞浦路斯尼科西亚
国籍 塞浦路斯
 英国[1]
研究机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南安普顿大学
研究领域劳动经济学
母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雅息士大学
受影响于森嶋通夫
戴尔·莫滕森
贡献搜寻与匹配理论
失业匹配函数
奖项IZA劳动经济学奖(2005)
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0
IDEAS/RePEc英语Research Papers in Economics上的资讯
关闭

生平

他针对无薪假表示,作为暂时性的策略,如果无薪假的实施经由充分沟通、且仍有给予员工足够生活的津贴,并强制企业预先及事后给付无薪假其间的员工津贴,可以是“员工和企业双赢”的一项制度。[5]

他不同意政府强迫劳工休假、禁止劳工加班,“强迫休假,既无助于增加就业,更让雇主的成本增加”;政府不应该直接规范劳工应该休假几天、工作几小时,而应该检视劳动法规,降低雇主聘雇新员工的成本,以减轻个别劳工的工作量[6]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