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内政部消防署训练中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内政部消防署训练中心位于台湾省南投县竹山镇社寮社区,紧邻竹山紫南宫,基地面积约109公顷,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世界上第三大专业消防及防灾救灾实体训练基地。提供中华民国台澎、金马地区第一线紧急应变防灾、救灾人员教育训练,并协助考选部办理“公务人员特种考试一般警察人员考试-消防警察人员”录取人员及台湾警察专科学校消防安全科正期组一年级学生教育训练。[2][3]
Remove ads
沿革
- 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921大地震,因当时防灾、救灾应变与复原重建措施均未法制化,行政院遂加速研拟全国性的灾害防救法规。
- 2000年6月30日,立法院三读通过《灾害防救法》,该法第16条规定“为处理重大灾害抢救等应变事宜,内政部消防署应设训练中心”。[4]
- 2001年12月5日,行政院核准“设立内政部消防署训练中心三年中程计划”。
- 2007年5月19日,训练中心正式动工兴建。
- 2008年1月7日,行政院核定“设立内政部消防署训练中心计划”,期程至2010年6月30日。
- 2009年12月24日,训练中心营造标报竣工,并于2010年1月中旬完成初验作业。[5]
- 2010年1月19日,内政部消防署训练中心正式启用。[6]
历任首长
基地设施[10]
楼层共计3层,总面积共计5,456平方米,建置有办公室7间、各类型会议室(计70人会议室1间、30人会议室6间及国际会议厅1间)会议室共8间、研究室10间、接待室、服务台、档案室等办公空间。
综合大楼位于多功能核心区中央,位于此处即可眺望整个核心区各栋建物之景观。
南栋3层、北栋2层,面积共计8,559平方米,建置有一般教室、资讯教室、鉴定实验室、电化教室、救灾指挥训练室、搜救器材教室、救护实习教室、危隩物品教室、消防安全设备教室、灾害抢救教室等,总计各类型教室(计150人教室1间、100人教室3间、60人教室2间、55人教室7间、50人教室9间)共22间。
教学大楼以东,隔着国土保安用地,即邻接实体训练场区。
北栋5层,南栋4层,面积共计10,355平方米,建置有2人宿舍共98间,4人宿舍66间、8人宿舍34间,并设有学员交谊室等。
面积约1,847平方米,设置有厨房、用餐区等空间,可一次提供800人以上的学员同时用餐,同时设置有福利社,提供学员生活服务机能需求。
为因应中央灾害应变中心于受到重大灾害侵袭可能导致机能毁损时,得立即启动备援机制,于全国北、中、南分区设置有备援中心,其中中部备援中心则建置于训练中心园区,平时可作为学员学习应变处置实兵操演处所,灾时可立即接续作为灾害应变指挥中心,或中部地区发生重大灾害时,可成为前进指挥所或物资集散中心。
建置有最先进、最齐全及最完善的模拟实体训练场,所建置的训练设施,包括有各类模拟大楼火灾、户外火灾、空气呼吸器、石化及油槽、船舶、航空器、铁路捷运及地下场站、公路及长隧道、地震、土石流、水上水下及激流、高低塔及搜救犬等灾害模拟抢救训练场等,共计13类66种抢救训练设施。[11]
为了监控训练场区全区各训练场训练情形,并确保受训学员人身安全,设置有操作监控塔,位于防灾训练场之核心点,透过与各训练场区之系统连结,可进行训练情境预设、监测、录影及操控(含紧急关闭),以监控训练场安全及紧急应变处置。操作监控塔6楼设有集中化控制室,并可作为大规模灾害指挥官,面对各场区所出现各种灾害,及时指挥、调度人员进行灾害抢救兵棋训练。
设有经民航局验证公告直升机起降场,可随时支援邻近地区作紧急空中救灾任务,并提供受训学员,进行直升机立体三度空间吊挂救援等组合训练。
地理位置
内政部消防署训练中心地址为南投县竹山镇社寮里大公街100号。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