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共赴国难宣言
1937年由中國共產黨提出與發起的第二次國共合作之宣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共赴国难宣言》,中国共产党党史中的名字是《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37年(民国26年)9月22日发表的文件,由周恩来起草[1],该宣言表示中共取消中国工农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统辖,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已经与中国国民党取得了和解,因而共赴国难。
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本中国驻屯军在北平城外的卢沟桥发起攻撀[2]:178,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吉星文奉命率团反击[3]:307-308,卢沟桥事变爆发。7月3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发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宣布“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4]。
7月8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通电,呼吁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全民族实行抗战[5]。中国共产党首要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联名电呈蒋介石,愿在蒋介石领导之下为国效命[6]:120-121。7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国民党递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8月22日,发布改编之中国共产党命令如下:任命朱德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共辖3个师,其兵额为20,000人[7]:76。
9月22日,国民政府发表中国共产党共赴国难宣言[8]:91[9],实际为中央通讯社以《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为题发表电文。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盼中国共产党真诚一致,为御侮救亡而努力[8]:91。蒋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国民政府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10][11]。
Remove ads
主要内容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中国共产党向国民政府提出“为进两步而退一步”之四项诺言如下:(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一切以暴动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7]:76
后续发展
![]() |
虽然中共表示愿意接受蒋中正的指挥,但是实际上仍遵循毛泽东的指示而阳奉阴违的行动。
国民政府因为如在此时与中共发生冲突会影响抗日战力,及苏联亦给予军援等因素,故国民政府希望国共双方能合作抗日,因此也给予中共一定待遇。
主要包括:
参见
- 1935年八一宣言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