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内源性病毒元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内源性病毒元件(英语:Endogenous viral element,EVE)是指非病毒生物体的生殖系基因组中一些来源自病毒的DNA序列。其形成之前可能是感染生物体的病毒的整个基因组(原病毒),或病毒基因组的一些片段。当病毒的DNA序列融入到生殖细胞的基因组后,就可以随着生殖遗传到宿主的下一代,直到内源化为宿主基因的一部分,称为内源性病毒元件。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7年10月5日) |
对于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和一些在内源化之后仍有能力复制的原病毒而言,其复制活性可使它们在宿主基因组中不断扩增。而对于非逆转录病毒而言,整合入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是很稀有的和异常的事件,而且通常只有部分基因组片段被整合,通过这些片段很难再得到原来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但仍有被转录和翻译的可能性。
多样性和分布
已在动物、植物、和真菌中鉴定出内源性病毒元件[1][2][3][4]。在脊椎动物中,源自逆转录病毒(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内源性病毒元件相对常见。由于逆转录病毒作为其复制周期的固有部分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核基因组(Nuclear DNA)中,因此它们易于进入宿主种系。此外,已在脊椎动物基因组中鉴定出与细小病毒科、丝状病毒科、玻那病毒科、和圆环病毒科相关的内源性病毒元件(EVE)。在植物基因组中,衍生自副逆转录病毒的内源性病毒元件相对常见。来自其他的和非逆转录病毒家族(如双子病毒科Geminiviridae)的内源性病毒元件也已在植物中发现。 此外,在2019/2020年发现了与核质病毒门(NCLDV) 的巨型病毒 (Giant virus,又名 GEVEs) 相关的内源性病毒元件,类似于 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 病毒 (AaV)[5]。
Remove ads
用于古病毒学
内源性病毒元件是关于古代病毒的回顾性信息的罕见来源。 许多来自数百万年前发生的种系整合事件,可以被视为病毒化石。这种古老的内源性病毒元件是古病毒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解决病毒的长期进化问题。
宿主物种的共同选择和进化
内源性病毒元件有时可以为插入它们的个体提供选择性优势。 例如,有些可以防止感染相关病毒。在一些哺乳动物群中,包括高等灵长类动物,逆转录病毒包膜蛋白已被扩展适应用于产生在胎盘的合胞体滋胚层中表达的蛋白质,并被参与细胞滋养层(Cytotrophoblast)细胞的融合以形成胎盘的合胞体层。在人类中,这种蛋白质称为合胞素,由7号染色体上称为 (合胞素Syncytin-1,ERVWE1) 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编码。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的哺乳动物谱系中,来自不同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组的合胞素或类合胞素基因的捕获是独立发生的。已经在灵长目、啮齿目、兔形目、食肉目和有蹄类动物中发现了独特的类合胞素基因,其整合日期从1000到8500万年前不等[6]。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