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花椰菜嵌纹病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花椰菜嵌紋病毒
Remove ads

花椰菜嵌纹病毒(Cauliflower mosaic virus,简称CaMV)是花椰菜病毒科花椰菜病毒属的一种病毒,属DNA逆转录病毒[1],此病毒可感染十字花科的植物,有些毒株(D4与W260)还可感染茄科曼陀罗属烟草属的物种,以桃蚜等近30种蚜虫传播[2][3],因此避免蚜虫与幼苗接触为防治此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3]

事实速览 花椰菜嵌纹病毒, 病毒分类 ...

花椰菜嵌纹病毒感染的植株症状包括植株叶片出现嵌纹、叶片组织坏死、植株矮化变形等,因病毒株、植株生态型与环境因子而异[4]。此病毒为温带地区普遍的植物病毒,对十字花科作物造成相当的经济损失,有报导指有10%市售的白菜与花椰菜均被此病毒感染[3]

Remove ads

病毒学

Thumb
花椰菜嵌纹病毒的基因组示意图

花椰菜嵌纹病毒的颗粒为正二十面体,直径约52奈米[5][6]基因组为环状双股DNA,长约8kb,可转录产生35S与19S两种mRNA,前者包含6至8个开放阅读框[7][8][9],后者则只有1个开放阅读框(ORF VI),编码TAV蛋白。35S RNA转译起始时会发生核糖体分流,即核糖体跳过前方二级结构,直接跳至开放阅读框的起始密码子开始转译[10];另外TAV蛋白可与转译中的核糖体eIF3结合,核糖体转译完35S RNA上的一个开放阅读框后,再度开始转译下一个开放阅读框[11]

许多易感植物可以miRNAsiRNA等小RNA与AGO等蛋白结合,抑制此病毒的感染,病毒基因组前端的非编码区的RNA则可被Dicer切割产生大量小RNA,可与植物体抗病毒的miRNA和siRNA竞争结合AGO蛋白,而前端非编码区衍生的小RNA虽也可引导AGO蛋白至病毒35S RNA的对应区域,却因该区二级结构复杂而难以结合,进而达成抑制宿主抗病毒反应的效果[12]

Remove ads

应用

许多转基因作物皆是使用花椰菜嵌纹病毒35S RNA的启动子来表现外加的基因,有人担忧其与人类DNA重组后可能影响人体基因表现,又因此启动子序列与ORF VI重叠,也有人质疑其可能在作物中表现病毒蛋白[13],但实验结果显示病毒启动子与人类DNA重组在正常条件下发生的几率极低,且此启动子无法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现蛋白[3]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