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刘志 (北朝)
北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刘思是东汉太尉刘宽的十世孙,刘思的高祖刘隆在刘裕平定后秦姚泓时,因为是刘隆是宗室头等望族,刘裕就征召刘隆出任冯翊郡太守。刘隆后来遭受赫连氏的入侵,就到黄河洛水一带避难,所以定居在汝水颍水地区。刘思的祖父刘善在北魏天安年间被举荐为秀才,出任中书博士,后官至弘农郡太守、北雍州刺史。刘思的父亲刘瑰是汝南郡太守,后来获赠予徐州刺史[1]。
刘志年少时喜好学习,博览群书,性格端方持重,又有军事谋略。北魏正光年间,刘志以明经被征召出任国子助教,出任行台郎中。永安初年(528年),刘志加宣威将军、给事中。永安二年(529年),刘志转任东中郎府司马、征虏将军。永熙二年(533年),刘志出任安北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广州别驾。永熙三年(534年),高欢起兵进入洛阳,魏孝武帝西迁关中。刘志占据州城不归附东魏,秘密派遣使者前往长安表示归附。魏孝武帝很赞赏刘志,任命他担任广州长史、襄城郡太守。后来高欢派遣军队围攻,刘志力竭城池陷落,他秘密逃脱得免于难[2]。
大统三年(537年),宇文泰派遣领军将军独孤信收复洛阳。刘志集合义徒,与郑伟、崔彦穆等人以广州归附西魏[3]。宇文泰任命刘志出任大丞相府墨曹参军,封华阴县男,食邑二百户。刘志加大都督、抚军将军,转任中外府属,升任国子祭酒。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出任宜州刺史时,宇文泰以刘志担任宇文毓的幕府司录。宇文毓喜好儒学,对刘志十分钦佩敬重,大小事情都委任刘志处理。刘志也忠恕谨慎,匡正辅助宇文毓很得体。宇文泰对刘志加以嘉奖,曾经对他说:“卿所做的事,都很合我的心意。”于是赐名为志,并在宜州赐给刘志田宅,命令他迁居于此。宇文毓调任岐州刺史时,又命令刘志以本官身份护卫随从到任。宇文毓即位为周明帝后,刘志加右金紫光禄大夫、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进爵武乡县公,增加食邑总计一千户,并赐姓宇文氏。宇文邕当时为鲁公,周明帝诏令刘志担任鲁公府司马[4]。
周武帝即位后,刘志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刑部中大夫。刘志执法公正平允,很得当时人的赞誉。莲勺县境内经常有强盗打劫来往行人,郡县无力阻止。朝廷于是任命刘志为延寿郡太守以督察。刘志示以恩信,群盗相继前来请罪。刘志上表说明情状,周武帝下诏全部免罪。从此郡界安宁,不再出现盗贼。刘志升任使持节、成州诸军事、成州刺史。刘志行政宽恕,百姓官吏敬爱他。天和五年(570年),刘志去世,朝廷赠予大将军、扬州刺史,谥号文,儿子刘子明继承爵位[5]。
Remove ads
家庭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