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剀剀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剀剀案,又称台北保母虐童致死案,是指发生于台湾台北市的一起虐待儿童致死案件。案中一岁半的男童“剀剀”(化名)因遭受收出养等待阶段的过渡期刘姓保母长期虐待,于2023年12月24日病重送医后不治。此案于2024年台湾大选后被殡葬业者揭露而引起台湾社会广泛关注与舆论谴责,并导致对儿童福利机构、社工制度及寄养监督制度的全面检讨。[2]

事实速览 刘〇〇(剀剀), 出生 ...
Remove ads

案件背景

剀剀,2022年2月出生,生父失联,生母因犯罪入监服刑。母亲入监前曾委托私人保母照顾,后因私人保母不具备正式收养资格,且剀剀外婆无法负担照顾费用,转由新北市政府社会局介入,并委托儿福联盟安排寄养。自2023年9月起,刘彩萱(原名沈素芬)、刘若琳(原名沈素芳)这两姊妹成为主要照护人。[3][4]

负责访视的儿福联盟社工陈尚洁,父亲陈志宏基督教台湾信义会牧师,中华福音神学院副校长。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工作学系,[5]高中就读台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级中学。2013年学测成绩为64级分,指考取得525.3分,原可选择台大法律学系,自称国文不好,最终选择社会工作学系就读。[6]自小在教会成长,曾参与偏乡志工服务,陪伴弱势儿童,因而对社会工作产生兴趣。求学期间参与多项志工服务,亦曾出国实习。[7]

事件经过

2023年12月24日,剀剀因呼吸困难被送医,急救无效。社工陈尚洁与保母刘彩萱谎骗医师剀剀是溢奶。检方解剖发现其身上多处瘀伤骨折、牙齿断裂、指甲被拔光、生殖器烧灼等严重外伤,且营养不良。医疗报告与伤势与正常育儿状况明显不符,死因经检警验尸确认为“横纹肌溶解”。警方立即启动调查程序,并通知社工与社会局。[8]

透过还原刘姓保母姊妹手机中的施虐对话纪录与照片,以及家中外籍看护提供的影音档与证词,检警查出,一岁多的剀剀生前曾遭脱衣罚站、喂食馊水厨余、冬天洗冷水澡、身体被强行对折塞入水桶、牙齿被打断,并且全身多处骨折。剀剀在保母刘彩萱家114天内被凌虐到遍体鳞伤,最终送医前不幸死亡。刘姓保母姊妹的恶劣行径引发社会公愤,进而掀起对儿童保护制度的广泛讨论。[9][10]

司法程序

2024年

1月,刘姓保母及其妹经调查后发现轮班照顾男童,涉嫌虐待而遭检方拘提,双方均否认虐待,辩称剀剀伤势来自跌倒及自撞。

4月,台湾台北地方检察署起诉刘彩萱以及刘若琳两姊妹3项罪名,包括1. 《刑法》第286条第1项、第3项:凌虐儿童致死。2.《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第112条第1项前段、《刑法》第302条之1第1项第4款与第2项:成年人故意对儿童施以凌虐而妨碍自由致死。3.《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第112条第1项前段、《刑法》第277条第2项:成年人故意伤害儿童致死。[11]

8月,台北地检署指出,社工陈尚洁未按照规定访视、提前通知保母、未通报异常状况或加强访视,甚至涉嫌伪造访视纪录,依过失致死与伪造文书罪嫌起诉。[12]

9月25日,剀剀案首次开庭审理,刘姓保母姊妹否认所有指控,并当庭翻供,指控检方在侦讯过程中采用不当手段,强调先前的笔录内容并非出自其真实意愿。

12月25日,案件第二次开庭,检方提出新的事证补充,但刘姓保母姊妹仍全盘否认犯行,态度未见转变。

Remove ads

2025年

2月5日,第三次开庭,检方原拟提交109张照片作为虐童证据,经法官考量国民法官负担后,裁定减至67张。检方忧心证据未能完整呈现犯罪全貌。刘姓保母姊妹则仅承认捆绑与打脚底,对其余指控全盘否认。[13]

3月19日:第四次开庭当日,台北地方法院外涌入上百位声援民众,包括台北101董事长贾永婕,高举标语要求对两名被告从重量刑并禁止假释。[3][14]

经过超过一年的起诉与准备程序后,于2025年4月22日上午于台北地方法院宝庆院区第二法庭开庭,由3位职业法官与2男4女国民法官审理。审理时间创下国民法官制度2023年7月上路以来最长,共计以10天时间审理(另预留3天预备庭期)。

4月22日,审理首日,法院裁定在法庭内统一以“A童”称呼剀剀。检方于庭上出示多项关键证据,包括A童遭以布巾、束带反复捆绑,身体状似木乃伊,头部套以水果网袋,以及姊妹间的通讯纪录。对话中,刘彩萱称A童“一进房就乖乖被绑”,刘若琳则回复“他没机会了”、“他大哭自己又反了,桶子翻过去”及“装死”等语。残酷画面与冷血言词使在场家属外婆情绪崩溃,法庭气氛凝重。[15]

4月23日,审理第二日,曾任刘家外籍看护的关键证人Mira从美返台作证,提供多项目睹证词,包括剀剀长期遭罚站、裸体洗冷水澡、在厕所以剩饭甚至含蟑螂食物喂食,并多次出现瘀伤与异常反应。Mira表示部分细节未亲见,但有录影录音证据,检方视其为关键证人。庭上,辩方律师则质疑其目击范围与语言能力。[16]

4月23日,审理第三日,两名前保母及刘彩萱之子王凯弘出庭。周姓保母证称剀剀健康活泼、无异常,与刘彩萱交接匆促,未能交代照护细节;萧姓保母则称虽有肌肉紧绷与哭闹,整体无照顾困难。王凯弘则指剀剀曾骂脏话“XX娘X掰”、自残、排泄异常,并称曾建议母亲通报社工,但法官与检方质疑其接触时间短、认知有限,且可能事后编造,加上曾涉伪证案,其证词可靠性受挑战。[17]

4月28日,审理第四日,刘彩萱承认曾绑剀剀,对讯息中提及“想一巴掌轰给他死”等语辩称是闲聊。剀剀嘴肿伤照曝光后,她称因吃螃蟹过敏。刘若琳则先否认见过罚站,遭提示证词后改口,并称伤势是跌倒所致。她对绑人行为未表质疑,仅称未多想。[18]

4月29日,审理第五日。上午法医许倬宪作证,指出年仅1岁多的剀剀因长期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低下、罹患肺炎休克身亡,死因为低血容性休克,并发现其全身弥漫性瘀伤,程度如遭“棒球棍重击”。[19]下午,台大儿医吕立医师出庭,以“教科书等级的凌虐”形容剀剀身上42处以上密集伤势,包含头部、四肢、大面积瘀青与生殖器撕裂伤,怀疑生前曾遭性虐待。他驳斥保母所称“磨牙导致牙齿脱落”的说法,指出剀剀牙齿无任何磨损痕迹。他指出剀剀死前送医时体温仅24度,显示可能长时间被置之不理,生命最后阶段极度痛苦。[20][21]

4月30日,审理第六日,台大精神科医师丘彦南作证指出,1岁多的剀剀在刘彩萱照顾下罹患忧郁症创伤后压力症适应障碍与依附障碍,明显符合长期多重虐待特征。他强调,剀剀从“笑容可爱、眼神灵动”变为“眼神空洞恐惧”、举止迟缓,显示其身心遭严重破坏。对于保母辩称的自撞与情绪问题,丘明确指出这非分离焦虑,而是长期创伤导致的严重精神病态。[22][23]

4月30日下午,刘彩萱改口对部分事实认罪伤害、妨害自由、凌虐儿童致死。对捆绑造成瘀伤、对剀剀手脚体罚以及汤匙戳牙造成牙齿脱落等表达悔意语气,但否认其余指控和有杀人的故意。这场认罪,有律师认为是策略性操作,避谈“杀意”,否认最重的杀人故意,试图争取从重刑中脱身。根据现行法规,若无法认定杀人犯意,即使证据指向残虐,最重仅处无期徒刑,无死刑可判。[24][25]

5月2日,审理第七日,刘若琳先续行4月30日未完成的诘问程序,她在庭上对所有施虐指控全面否认。她坦承案发后曾删除与刘彩萱的对话纪录,但辩称并非为了掩盖罪行。针对检方提出的与姐姐简讯内容的质疑,她辩解为是建议姐姐教小孩规矩或开玩笑。她强调自己只是被动角色,对于大多问题都以“不知道”,“不记得”带过。[26][27]

接着进入事实与法律辩论,检方痛批刘若琳虽声称无涉,却持续以简讯附和、鼓励姐姐施虐,甚至传讯追踪是否贯彻惩罚行为,且有亲手将剀剀塞入桶子等具体行为,两人为共同正犯。检方悲痛表示,如果两人中有人曾阻止,悲剧或可避免,呼吁刑事司法是制度修正的起点,不让“参与较少”成为卸责借口。[28] 刘彩萱的辩护律师则以她已认罪求情,称她面对育儿困境方式失当,使剀剀死亡非出于恶意,请求从轻量刑。[29] 刘若琳律师则辩称她并未参与核心施虐行为,仅是因信任姐姐未即时察觉问题,不构成共犯。剀剀阿嬷委任律师曾宿明痛陈,剀剀仅115天就从健康活泼变成满身伤痕,死于凌虐,两人不仅施虐,还企图掩盖推诿,强调她们是凌虐致死的共同正犯,恳请法院严惩,为已经无声的孩子发声。[30][31]

5月5日至6日,剀剀案进入第8、9日审理,法院展开对刘彩萱、刘若琳的量刑调查程序。剀剀外婆出庭时情绪溃堤,当庭痛哭斥责两名被告,并表示深深自责,明确拒绝任何和解与民事求偿。精神科鉴定医师徐坚棋指出,刘彩萱虽声称因剀剀说脏话而勾起童年目睹家暴的创伤,并自述长年受到幻听困扰,但鉴定结果排除其患有精神疾病,认为她的说法可能出于求取减刑,欠缺诚意,也无法用“一时冲动”解释其长期虐待行为。此外,刘彩萱律师当庭出示其手机中写给剀剀的“超渡疏文”,请求剀剀原谅、协助她“度过难关、免受牢狱之灾”,并希望家属不要提起高额求偿,该举动引发社会强烈反感与批评。[32]

5月7日,审理最后终结,结辩程序中,检方指出剀剀672天的生命中,有115天遭受不人道对待,形容刘彩萱如“蜘蛛”般持续施虐,甚至在法庭上装病博取同情,建请判处无期徒刑;对刘若琳则请求18年徒刑,认为她经医师鉴定有认知扭曲与道德疏离,选择顺从并纵容姐姐的暴行,犯后态度消极,仅以“装傻”应对,无任何下修刑度的正当理由。[33]刘彩萱的律师则请求法院考量其已认罪、无前科、具悔意,建议将刑期下修至16至18年。刘若琳仅简短表示“没什么要说”,其律师主张,若法院认定她犯下“凌虐儿童致死罪”,请判10年1月;若仅认定构成“凌虐儿童妨害自由罪(未致死)”,则请判1年6月。全案辩论终结,5月13日14时30分一审宣判,台湾台北地方法院依《中华民国刑法》成年人故意对儿童犯伤害致人于死罪、《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成年人故意对儿童妨害自由且施以凌虐而致死等罪,判处刘彩萱无期徒刑、刘若琳18年有期徒刑,可上诉。[34]

Remove ads

护儿大游行

2025年5月1日,作家颜择雅发文表示,剀剀案的保母令人发指,但也不能忘记,在剀剀死后压新闻两个多月的双北市府,以及在立院当门神的儿福联盟。要提防那种完全没提儿福联盟和双北市政府的声援剀剀活动。那是公关操作。[35]

2025年5月2日,网红八炯在社群平台Threads发文示警:“我说过了,中共与在台的舔共同路人,正在利用5月10号的剀剀案游行,来炒作台湾人不满台湾政府,想当中共国人,想所谓回归统一的议题”。[36]

2025年5月2日,成大教授李忠宪对此发文强调,喊错对象的正义,就是帮凶,并质疑真正的正义,应该针对这些具体的权力者与机构,部分自媒体还扮演混淆视听的角色,呼吁应分辨谁该被追究责任,谁在消费悲剧。这是一种利用悲剧与情感作为工具的操作,把真正的责任模糊掉,把焦点从地方转向中央,甚至输出到对台进行认知作战的对岸。跟那些510上街头的人保持距离、剀剀需要正义不是闹剧。[37]

2025年5月10日,多个公民团体于凯达格兰大道发起“护儿大游行”,上千名民众穿着白衣集结,手持“虐待儿童、天理难容”、“儿虐零容忍”等标语,要求政府正视制度漏洞,落实儿少保护责任。并提出成立儿少保护部,增设儿少保护专责医师,儿虐重判不假释等6大诉求。团体针对诉求内容发起连署,截至活动结束共收到8万4467份连署书,将送至包含总统府在内各政府单位盼促成改变。台北101董事长贾永婕等人到场参与声援,贾永婕说,她希望给剀剀一个公道,要给加害者有对等惩处,就算是死刑,对他们而言也是人道的。[38][39]

Remove ads

6大核心诉求:

  1. 设立“儿少保护部”:统合社政、教育、医疗与司法资源,建构即时通报与跨系统联防机制。
  2. 增设有给职儿少保护专责医师:由专职医师训练社工、警察、医疗、教师等人员的儿虐知能,同时与社政、司法紧密沟通合作,建构即时且全面之反应处理机制。
  3. 建立儿虐专责社工制度并加强辨识训练:提升基层人员识别与处置能力,强化前线应变效率。
  4. 导入“访视助理员制度”及视讯访视:因应人力短缺,补强高风险家庭访视量能, 并全面推行“预防性访视”。
  5. 增订《刑法》第 271-1 条“虐杀儿童罪”:死刑或无期徒刑,纳入不得假释规定。
  6. 授权案情未定案前即进行保护性隔离:确保儿少优先保护原则,赋予社工及执法单位紧急处置权限与法律保障。

社工角色争议

负责该案之社工陈尚洁于剀剀死亡后疑刻意隐匿保母身份,且访视纪录与实际照护状况不符。社工称不知情虐待事实,但承认部分纪录有误。其上铐画面曝光后引发社工团体与民众对比例原则与执法程序的激烈讨论。[40]

检警追查发现剀剀主责社工儿福联盟的陈尚洁,不仅未依规定访视以致错失拯救剀剀的良机,甚至在剀剀死后还与儿福联盟的社工成立群组商讨如何修改访视纪录及因应检警侦办,北检依过失致死、伪造文书罪起诉,目前正由法院审理中。[41]

2025年1月6日,台北地院开审查庭,挺孕肚出庭的陈尚洁不认罪,否认伪造访视记录,由于陈女不认罪,法院转由一般法庭,4月17日北院再开庭,对于剀剀之死,陈尚洁否认犯罪,她表示:“对于发生这个遗憾的事,我觉得心痛、被起诉很委曲,因为起诉书提到的事项、工作内容、联责,与实际上有落差,这当中有所误会,所以在与律师讨论后,要以书状向法院澄清说明。”检方认为陈女是“剀剀”当时唯一也是最重要求助窗口,却怠忽职责,事发后又狡辩与隐匿证据、干扰办案,毫无悔意,去年8月起诉陈女1个过失致死罪嫌、3个伪造文书罪嫌,建请分论并罚、从重量刑。[42]

Remove ads

儿福联盟应对与批评

儿福联盟对外声称保母皆符合审核程序,访视纪录完整,否认不当行为,但承认制度应检讨。董事长林志嘉公开要求社工“勇敢面对社会”,言论被批评推卸责任,打击第一线社工士气,并引发组织内部治理与责任归属争议。[43]

2024年3月17日,白丽芳在董事会的要求之下,辞去执行长一职。卫福部社家署署长简慧娟则表示,事前并未听闻白丽芳辞职一事,儿盟人事异动并非卫福部要求,而是机构内部决定,与公部门无关,对后续检讨工作并无影响,社家署尊重儿盟决定。白丽芳遭撤换消息传出后,重挫儿盟内部士气,数百名员工发起内部联署要求“请把白丽芳执行长还给儿盟”,对董事会决定的强烈不满,认为非但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提油救火”,严重损害了儿盟的内部凝聚力。脸书社群也开始出现许多声浪,认为白丽芳遭到撤换一事让人无措又灰心。[44]

2025年3月20日,律师巴毛在脸书发文点名儿福联盟,不讳言大家现在都把焦点放在恶保母跟陈姓社工身上,她强调:“我想请大家不要忘记儿福联盟,剀剀会遭遇到这样的事情,其实他们才是最根本的源头。”多数网友则认同。女星隋棠也转发粉专“妈妈需要写日记 ”内容,强调期望法官能做出最重判决,而人民能做的是“致电给自己该区的立委,请他们针对儿虐事件做更完备的修法”与“关注此案第四次开庭儿福联盟给的答复与检讨,并停止捐款给儿福联盟”。[45]

政策与制度检讨

2024年3月13日,卫福部宣布暂停儿福联盟新案件,提出六大改革,包括加强保母审核、增设幼儿专责医师、三方共访机制、避免经济因素造成出养等。3月14日,身兼儿福联盟董事(曾任儿福联盟执行长)的中国国民党籍立法委员王育敏(当届立法院卫环委员会召委)宣布辞去董事一职。[46]3月15日,行政院召开跨部会检讨会,邀集新北、台北市政府及学者研议制度改革。[47]3月18日,立法院卫环委员会邀请卫福部进行讨论,因此次会议主席(召委)中国国民党王育敏为曾身兼案件关系者之一的儿福联盟董事,而被民进党立委要求回避、请国民党另派委员当主席,而引发两党的国会暴力冲突。[48]

2024年3月23日,台北市议会民主进步党台湾民众党籍议员要求市府的专案报告,在中国国民党台北市党部主委黄吕锦茹到场监督下让中国国民党籍议员不进会场,技术性杯葛流会而让蒋万安市府不需向议会报告讨论此案。[49][50]

2025年2月20日,民众在公共政策网络参与平台提议,虐童致死者应处无期徒刑且不得假释或死刑。同时也提议修法,对于凌虐未满16岁之人,最重可处20年以上有期徒刑,得并科1000万元以下罚金。这项提案最终获得13万8995人附议,在3月16日成案,依规定主责机关法务部应于2个月内为成具体回应。[51]

2025年5月12日,民进党立委林月琴遭爆为时任凯凯案访视业务单位外部督导,被质疑未善尽职责。国民党新北市议员江怡臻更爆料,林月琴近年担任外聘督导、讲师及委员,钟点费用累计恐高达百万元。对此,新北市社会局也证实有相关情形。[52]

2025年5月17日,法务部指出现行刑事法律已无唯一死刑之刑责规定,使审判机关有适度裁量空间,提议建议处罚“意图灭证”且处唯一死刑,是否符合罪责相当原则及比例原则仍须斟酌。又刑法第165条已对湮灭证据行为定有刑责,并非不予处罚。是否尚有增订需求亦须斟酌。法务部正式回应不予采纳,网友抨击,“台湾真是虐童、诈骗的天堂”。[51]

2025年6月18日,立法院三读通过修正并增订刑法第272条之1,对未满7岁者犯杀人罪,加重其刑二分之一,如果虐杀未满7岁者,处死刑或无期徒刑;也修订第286条,凌虐未满7岁者致死,处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61550

Remove ads

监察院调查

2025年5月,监察委员叶大华、王幼玲、张菊芳调查指出本案有以下问题:

  • 社工缺乏专业敏感度
  • 儿福联盟在保母管理及社工训练等方面有多项缺失
  • 卫福部监督不周
  • 新北市政府未落实记录
  • 台北市政府的访视辅导流于形式

因而对卫福部、新北市政府及台北市政府失职人员提出纠正案,并建请台北地院参酌儿福联盟社工违失情形。[53]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