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加拿大交通
地域交通概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加拿大是一已发展国家,其经济包括了广大国土内的原料开采与出口。因此,加拿大的交通运输系统拥有总长超过140万公里的公路、10座主要的国际机场、300座小型机场、总长72,093公里的铁路,以及超过300座通往太平洋、大西洋、北极海、五大湖与圣罗伦斯海道(Saint Lawrence Seaway)的商业港口。[1] 2005年,交通运输部门约占加拿大全国4.2% GDP(加拿大矿业及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约占3.7%)。[2]
加拿大交通部监督和规范加拿大管辖范围内的各种交通运输。交通部首长为交通部长。加拿大运输安全委员会(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 of Canada)透过事故调查与提出安全建议,维持加拿大的交通运输安全。
加拿大目前南方与北方之间的交通运输发展仍存有巨大的落差,南方各省和育空地区的交通设施通常较为完善,但北方如西北地区和纽芬兰的拉布拉多交通运输仍旧十分的落后, 努纳武特地区则是加拿大唯一没有公路运输的行政区,只能靠空运和海运来维持该地区的运作。
Remove ads
公路

加拿大境内公路总长约为1,042,300公里,其中约有413,600公里是已铺面的公路。(包括17,000公里的快速道路)。到2006年为止,未铺面的公路约有626,700公里。[3]
2006 年,加拿大登记的公路车辆有19,499,843辆,其中96.1%的车辆小于4.5公顿,2.3%的车辆介于4.5公顿与15公顿之间,1.6%的车辆 大于15公顿。这些车辆的行驶里程约为3261.4亿公里,其中2969亿公里是小于4.5公顿的车辆所行驶,74亿公里是介于4.5公顿与15公顿之间 的车辆,218公里是大于15公顿的车辆。介于4.5公顿与15公顿之间的卡车有92.2%的行驶里程数属于省内行程,4.5%是跨省行程,3.2%是美加之间的行程。大于15公顿的卡车有58%的行驶里程数属于省内行程,18.4%是跨省行程,15.4%是美加之间的行程,8.4%是加拿大外的行程。

加拿大的车辆共消耗3110万立方米的汽油与1010万立方米的柴油。[4] 交通运输总GDP有35%由货车运输产出,25%为铁路、水路和空中运输(其他是产业运送、管线、风景区与辅助活动)[2] 因此公路是加拿大乘客与货运的主要方式。
在西北公路系统(阿拉斯加公路)和加拿大横贯公路计划启动之前,道路与公路是由省级和地方政府所管理。1942年所建造的阿拉斯加公路,是为了满足二战时期的军事目的,连结不列颠哥伦比亚圣约翰堡(Fort St. John)与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5] 由国家与省级政府共同负担支出的横贯公路,随着1949年12月10日《加拿大横贯公路法案》的实施而启动。总长7,821公里的横贯公路在1962年完工,总造价为14亿。[6]
在国际上,加拿大道路连结了美国下48州与阿拉斯加。安大略运输部(Ministry of Transportation)维护省内的道路网络,并聘请运输部执行官执行《加拿大运输法案》及相关规范。[7][8]
Remove ads
空中运输
空中运输约占2005年交通运输部门GDP的9%。加拿大最大的航空公司为加拿大航空,也是加拿大的国家航空公司,2006年乘客数为3400万,航空器营运数量为368架(包括加航爵士 Air Canada Jazz)。[9] CHC直升机航空是全球最大的商业直升机营运者之一,拥有144架航空器仅次加航位居第二[10],1996年成立的廉价航空公司西捷航空以78架名列第三。[11] 加拿大航空产业在1995年美加两国签订开放领空协议(Open skies)后有了明显改变,市场变得不再规律,而是更为竞争。[12]
加拿大运输局(Canadian Transportation Agency)派遣运输执行官为所有航空业者维持航空器的安全标准,并进行定期的航空器检查。[13] 加拿大航空运输安全局(Canadian Air Transport Security Authority)是负责加拿大国内空中运输安全的机构。1994年,加拿大实施“国家机场政策”(National Airports Policy)。[14]
Remove ads
在超过1,700座已注册的飞行场、合法的机场、直升飞机场和水上飞机场之中,有26座被特别指定为加拿大国家机场系统(National Airports System,NAS)[15]:包括了所有每年旅客数超过20万人的机场,以及服务联邦首都、各个省及地区首府的机场。然而,像是蒙特利尔-米拉贝勒国际机场等机场的年旅客数虽然已低于20万人次,但并未移出名单。[15] 加拿大政府保留这些机场的拥有权,并租赁给地方管理当局。下一级是原属联邦政府的64座区域/地方机场,大多数都已转移给其他拥有者(通常是各市镇)。[15]
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是加拿大最繁忙的机场,也是唯一一座进入2006年世界30大机场的加拿大机场(但2007年未进榜)。2009年,前十大机场的旅客数量共有9590万。未来预测,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到2020年的年旅客量将达到5500万人。 根据 NAV CANADA 2008年11月的报告,加拿大有41座机场有航空交通管制塔,59座机场有飞航服务站。[16]

- A 2008年渥太华机场旅客数是由图表估计
铁路

2007年,加拿大拥有总长72,212公里[27] 的货运或客运铁路。城际客运铁路运输现已十分稀少,但货运铁路仍十分常见。2006年铁路服务的总收入为1040亿,其中只有2.8%是来自客运收入。加拿大国家铁路与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是加拿大两大主要货运铁路公司,双方业务均遍及北美。2007年,铁路货运运输为3570亿吨公里,433万名乘客共使用了14.4亿人公里(与道路车辆的4910亿人公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同年,铁路产业人员共有34,281名。[28]
全国性的客运服务由联邦国营企业维亚铁路提供。三座加拿大城市拥有通勤铁路:蒙特利尔地区由大都会交通局(AMT)提供,多伦多地区为GO运输所营运,而温哥华地区营运者则是西岸快车。安大略北地铁路、洛矶登山者(Rocky Mountaineer)和阿尔戈马中央铁路(Algoma Central Railway)等较小型的铁路公司也营运偏远农村地区的客运服务。
加拿大的铁路皆使用标准轨。
加拿大的铁路可通往美国下48州,但并无连接阿拉斯加的铁路,只有鲁珀特王子港的火车渡轮作为联系,但曾有建造阿拉斯加加拿大铁路的提议。[29]
Remove ads
水路

2005年,加拿大港口的国内货物装卸量为1亿3920万吨。[30] 温哥华港是加拿大最繁忙的港口,2003年的货物量为6800万吨,占全国国内外货物量的15%。[31]
加拿大交通部负责监督大部分航海登记[32]、大型船舶安全[33]与港口引航事务。[34] 许多加拿大港埠设施的管理职责正在从联邦政府转移至其他机构或基层政府。[35]
内陆水路(包括圣罗伦斯海道在内)总长约3000公里。加拿大交通部负责执行管理水路运输与安全的法案与规范。[36]
Remove ads
- 客运渡轮

国家港口委员会管理对象有哈利法克斯、圣约翰斯、诗古提米(Chicoutimi)、三河市、丘吉尔(Churchill)与温哥华。交通部负责监督全加拿大超过300座港口。[5]

2007年年底为止,加拿大商船队共有173艘船只(1000吨以上),总吨位2,129,243吨,总载重吨716,340吨。[3]
管线运输
管线是加拿大能源开采与运输网络的一部分,用来运送天然气、液态天然气、石油、合成原油与其他石油产品。加拿大运输原油与成品油的管线长度有23,564公里,液化石油气管线有74,980公里。[3]
都会运输

以公车系统来说,多数加拿大城市都有公共运输系统。六座加拿大城市拥有捷运系统,三座城市拥有通勤铁路系统。2006年,11%加拿大人使用大众运输前往工作,相较之下,使用汽车有72.3%,走路6.4%,骑脚踏车1.3%。[38] 一般而言,加拿大城市的都会运输使用率大约是美国同规模都市的二至三倍。人口普查数据显示4.8%的美国人使用公共运输系统上班。[39][40]
加拿大目前有六个营运中的大众捷运系统:多伦多地铁、蒙特利尔地铁、温哥华架空列车、卡加利轻铁、艾德蒙顿轻铁与渥太华轻铁。
通勤铁路系统存在于蒙特利尔、多伦多与温哥华:
历史
在与欧洲接触以前,加拿大原住民的交通方式是靠独木舟、皮艇、木架皮舟,冬天则使用雪鞋、平底雪橇、雪橇等工具。欧洲人接收这些技术以深入大陆内陆,并能透过以圣罗伦斯河和哈德孙湾所提供的水路移动。[51]
19世纪到20世纪初,运输以红河牛车或马拉车为主。海上运输则是透过手工劳动,如独木舟或风力航行。水路或陆路移动速度约为时速8至15公里。[52]
聚落沿着河道设立。农产品容易腐烂,贸易中心都大约在50公里以内。村庄周围是农业地区,大约距离十公里。19世纪末期,蒸气火车与轮船的问世将更远的资源与市场互相连接。[52] 铁路也连接到市中心,旅客能以卧铺或铁路旅馆的方式往返城市。搭乘火车往返城市约要四至五天,与汽车的花费时间相同。人们通常居住在离市中心8公里内的地区,因此火车可用来作为城市间的往返,路面电车作为平时通勤工具。
州际公路和1963年加拿大横贯公路的完工,促成了带状发展,货车休息站与工业走廊沿着公路发展。
加拿大交通部成 立于1936年11月2日,负责监督铁路、运河、港口、海洋和航运,民航,广播与气象。1938年的《运输法案》与修订后的《铁路法案》,把对营运商的控 管与规范交至加拿大交通委员会。皇家运输委员会成立于1948年12月29日,审查运输服务的所有领域,以消除对加拿大经济或地理劣势。委员会也重新审查 铁路法,以提供统一且具竞争力的运费率。[5]
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