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劳氏鳄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劳氏鳄科(Rauisuchidae)是群大型主龙类掠食动物,身长可达6米以上,主要生存在三叠纪中晚期的冈瓦纳大陆西南部,是副鳄形类的较衍化物种。目前对于哪些属到底该列入迅猛鳄科、劳氏鳄科,或者是需要再成立独立的科,仍有争论。如果斯基泰鳄(Scythosuchus)、齐马鳄(Tsylmosuchus)也属于劳氏鳄科,劳氏鳄科的生存时代将提早到三叠纪早期[1]。
J. Michael Parrish在1993年对于鳄型踝关节类(Crocodylotarsi)的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里,劳氏鳄科包括了:芙蓉龙、法索拉鳄(Fasolasuchus)、劳氏鳄、以及撕蛙鳄(Batrachotomus)[2]。然而根据大卫·高尔(David Gower)在2002年的研究,撕蛙鳄实际上跟迅猛鳄科关系较近[3]。生存于中国、缺乏牙齿的芙蓉龙,近年被改归类于梳棘龙科,梳棘龙科有者类似异齿龙的背帆[4]。
巨齿龙过去曾归类于波波龙科,现在为劳氏鳄科[5][6]。也有主张认为习惯上被分类到波波龙科的波斯特鳄,实际上属于劳氏鳄科[7]。其他属如七鳄(Heptasuchus)、提基鳄(Tikisuchus)也被列入本科。
在2005年,保罗·塞里诺(Paul Sereno)将劳氏鳄科演化支定义为:包括劳氏鳄,但不包含坚蜥、迅猛鳄、波波龙、尼罗鳄在内的最大的演化支。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