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包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包恢(1182年—1268年),宏父,一字道夫宏斋江南西路南城包坊(今江西)人,祖籍淮南路合肥北宋开封府尹包拯兄长包播九世孙[1]南宋官员,官至刑部尚书,追赠太子少保文肃

生平

出生书香世家,其父包扬、伯父包约、叔父包逊皆是陆九渊弟子,后又从朱熹游学。包恢生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少得朱陆渊源之学”,[2]

嘉定十三年(1220年)进士,调任江西金溪、福建光泽主簿,历官建宁府教授,江西永丰县令等职。其执法严酷,在永丰县曾诛杀自称活佛的妖僧,用棺材活埋逆媳,[3]

咸淳二年(1266)五月,累官至刑部尚书、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封南城县侯。咸淳四年,封资政殿学士,同年卒,赠少保、谥文肃。有《敝帚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敝帚稿略》八卷。北京故宫博物院今藏有文天祥致包恢信札。

评价

《宋史》对包恢的评价:“历仕所至,破豪猾,去奸奸,治蛊狱,课盆盐,理银欠,政声赫然。”

注释

延伸阅读

参考书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