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区岁乐
英國殖民地官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区岁乐(英语:John Philip Aserappa,1917年5月21日-1994年1月),英国殖民地官员,于英属锡兰及英属香港任职,曾任新界民政署长、徙置事务处长、大埔及元朗理民官等职。
Remove ads
生平
区岁乐生于1917年5月,为斯里兰卡的主体民族僧伽罗人,[1]其父李察·亨伯特·区岁乐(Richard Humbert Aserappa,1874-1966)是锡兰出生的本地人。[2]他在剑桥大学取得文学士学位后,于1939年11月加入英属锡兰政府任职公务员,并在当地的印花税部门任助理收税员,负责处理收取所得税及遗产税的工作。[3]
1949年,区岁乐转到香港政府任职,并于同年2月起任二级官学生(Cadet Officer II),6月起任辅政司署助理辅政司,[1]亦曾任助理人事登记处长。[4]1950年12月,区岁乐任职元朗理民官。1951年6月,他改任大埔理民官。在任大埔理民府期间,他对沙田的建设颇有建树,如择定铜锣湾村校址建立公共学校,以及在沙田辟建大型市场及增设新街市。[5][6]其后,沙田新市于1952年圣诞正式开幕,成为当时沙田区内的重大事件。[7]1953年2月至10月间,区岁乐返回英国度假,遗缺由铎慈接任。[1][8]
1953年10月,区岁乐转任市政总署助理署长,负责筹备成立房屋管理处。[4]1955年8月,他再度回归辅政司署任助理辅政司。[1]1956年6月,区岁乐在黎敦义离任大埔理民官后短暂接任此职,并于华乐庭履新后离任,转任新界理民府的理民官。[9]1958年5月,他出任署任徙置事务处长一职,并于1960年1月转正。[10]同年8月,他升任为一级官学生,并于翌年晋升为首长级乙级政务官。[1]1959年,徙置事务处与社会福利署合作成立徙置区居民贷款储蓄会,为徙置区居民提供免息分期贷款,革除当时徙置区内的高利贷活动。[11]同时,他在任期间亦建设徙置工厂大厦以安置寮屋区的小型工厂,以及推行清除及禁建木屋的政策。[12]
1962年4月,区岁乐出任新界民政署长。[13]同年9月,新界地区在温黛风灾中损失严重,他与新界的乡事领袖共同处理灾后的善后问题。[14]他在任内主要面对乡民持续反对新界土地政策的问题,包括收地赔偿、建屋限制、乡村发展蓝图及农地改变用途等议题。[15]1964年6月,区岁乐任满离任,并返英休假至翌年1月。[1]1966年6月,新界民政署长一职由时任副辅政司黎保德接任。[16]1968年2月,他接替退休的巴悌再度出任徙置事务处长。[17]在第二次执掌徙置事务处间,他主要处理改善徙置区住户调迁、建设徙置区地点及寮屋区居民安置等问题。[18][19]1970年8月,区岁乐从港府退休,职务由徐家祥接掌。[20]
Remove ads
家庭
区岁乐有一名哥哥Richard及姐姐Hetty。其妻为玛莉·伯德(Mary Bird,1911年生)。[21]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