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十六罗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十六罗汉(或称十六阿罗汉、十六尊者)是释迦牟尼的得道弟子。十六罗汉的名字早有佛经所载。后来十六罗汉传入中国后,约于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演变为十八罗汉。

沿革
据公元二世纪师子国庆友尊者《法住记》所载述,佛陀临涅槃时,嘱咐十六罗汉到世间弘扬佛法、利益众生。而《法住记》早已记载了十六罗汉的名字。
一般早期记载十六罗汉的佛经,只记述十六罗汉皆有人名,却没有列出所有罗汉的名字。其中的《入大乘论》记载:“尊者宾头卢、尊者罗睺罗如是十六人诸大声闻散布在诸处……守护佛法。”西晋时期所翻译的《弥勒下生经》:“所谓大迦叶比丘、军屠钵叹(Kuṇḍa-Dhāna)比丘、宾头卢(Pindola Bharadvaja)比丘、罗云(Rāhula)上丘,汝等四大声闻要不般涅槃,须吾法没尽,然后乃当般涅槃。”
直到唐朝著名的玄奘法师翻译《法住记》时,才将十六罗汉的名字译成汉语,从此佛道中人才认识十六罗汉的名字。十六罗汉的名字和资料既已确立,很快就广泛流传。从唐朝至五代十国的时期,十六罗汉的形象已在不同的名家的绘画和雕刻作品中出现。当中的名家有:卢楞伽、王维、陶守立、贯休等。他们作品中的罗汉,很多都是十六罗汉。
Remove ads
十六罗汉
按玄奘法师所翻译的《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即汉语的《法住记》),十六罗汉的资料如下:
- 第一尊者:宾度罗跋啰惰阇[1],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西瞿陀尼洲
- 第二尊者:迦诺迦伐蹉[2],与自眷属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方迦湿弥罗国
- 第三尊者:迦诺迦跋厘惰阇[3],与自眷属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东胜身洲
- 第四尊者:苏频陀[4],与自眷属七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俱卢洲
- 第五尊者:诺距罗,与自眷属八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南赡部洲
- 第六尊者:跋陀罗[5],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耽没罗洲
- 第七尊者:迦理迦[6],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僧伽荼洲
- 第八尊者:伐阇罗弗多罗[7],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钵刺拏洲
- 第九尊者:戍博迦[8],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香醉山中
- 第十尊者:半托迦[9],与自眷属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三十三天
- 第十一尊者:罗怙罗[10],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毕利飏瞿洲
- 第十二尊者:那伽犀那[11],与自眷属千二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广半度波山
- 第十三尊者:因揭陀[12],与自眷属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广胁山中
- 第十四尊者:伐那婆斯[13],与自眷属千四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可住山中
- 第十五尊者:阿氏多[14],与自眷属千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鹫峰山中
- 第十六尊者:注荼半托迦[15],与自眷属千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持轴山中
Remove ads
十六罗汉画像
著名作品
参见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参考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