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伯爵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朝宋的封爵制度承袭晋制,开国县伯为第二品爵。[1]县为伯国者,改称县令长为相,相最初向国主称臣,宋孝武帝时革除称臣之制。[2]伯国置典书令、典祠令、典卫令、治书、世子庶子、陵长、庙长、牧长、谒者、中大夫、舍人、典医丞、典府丞等官。[3]除开国县伯之外,又有五等县伯,为虚封爵,不开国,无食邑。
南朝梁时,开国县伯位视九卿,班次之。伯国置相、典祠令、典书长、典卫丞等官,国官皆向国主称臣。[4]
以下的列表,列出南朝可考的伯爵。
开国伯
南野国(412年—479年)[6][7] | |||||
以檀韶讨卢循、征广固之功,降其先爵(巴丘县开国侯)一等封,食邑25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南野县开国伯 | 檀臻 | 412年—? | 檀韶子 | |
2 | 南野县开国伯 | 檀遐 | ?—479年 | 檀臻子 | |
齐受禅,国除 |
临沮国(420年—479年)[8][9][10] | |||||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6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临沮县开国伯 | 简伯 | 张邵 | 420年—431年,后复 | |
2 | 临沮县开国伯 | 张柬 | ?—453年 | 张邵子 | |
3 | 临沮县开国伯 | 张式 | ?—479年 | 张柬子 | |
齐受禅,国除 |
汉寿国(420年—479年)[8][11][12] | |||||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6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汉寿县开国伯 | 怀伯 | 沈林子 | 420年—422年 | |
2 | 汉寿县开国伯 | 沈邵 | ?—449年 | 沈林子子 | |
3 | 汉寿县开国伯 | 沈侃 | ?—470年代 | 沈邵子 | |
齐受禅,国除 |
乐安国(457年—?)[13] | |||||
以讨臧质之功封,食邑6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乐安县开国伯 | 庞秀之 | 457年—? | ||
? |
南城国(466年—?)[14] | |||||
以讨袁𫖮之功封,食邑5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南城县开国伯 | ?渊 | 466年—? | ||
? |
乐安国(466年—472年)[15] | |||||
以讨袁𫖮之功封,食邑3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乐安县开国伯 | 蔡兴宗 | 466年—472年 | ||
奏还封爵,国除 |
雩都国(466年—475年)[16] | |||||
以慰劳北讨众军之功封,食邑5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雩都县开国伯 | 褚渊 | 466年—475年 | ||
进爵为侯 |
萍乡国(479年—502年)[17] | |||||
以宋萍乡县开国侯降封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萍乡县开国伯 | 何? | 479年—? | 何无忌之后 | |
梁受禅,国除 |
新淦国(479年—502年)[18] | |||||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5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新淦县开国伯 | 烈伯 | 刘善明 | 479年—480年 | |
2 | 新淦县开国伯 | 刘涤 | ?—502年 | 刘善明子 | |
梁受禅,国除 |
吴平国(479年—502年)[19] | |||||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5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吴平县开国伯 | 桓康 | 479年—482年 | ||
2 | 吴平县开国伯 | ? | |||
梁受禅,国除 |
永新国(479年—482年)[20] | |||||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4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永新县开国伯 | 江谧 | 479年—482年 | ||
伏诛,国除 |
新吴国(479年—483年)[21] | |||||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5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新吴县开国伯 | 萧景先 | 479年—483年 | ||
进爵为侯 |
南丰国(约483年—495年)[22] | |||||
以亲遇封,食邑4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南丰县开国伯 | 懿伯 | 萧赤斧 | 约483年—485年 | |
2 | 南丰县开国伯 | 萧颖胄 | ?—495年 | 萧赤斧子 | |
进爵为侯 |
临汝国(494年)[23] | |||||
以废郁林王之功封,食邑6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临汝县开国伯 | 萧坦之 | 494年 | ||
进爵为侯 |
鱼复国(494年—502年)[24] | |||||
以讨萧子敬之功封,食邑5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鱼复县开国伯 | 陈伯之 | 494年—502年 | ||
进封丰城县开国公 |
武昌国(495年—499年)[25] | |||||
以克北魏淮栅外二城之功封,食邑5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武昌县开国伯 | 裴叔业 | 495年—499年 | ||
降魏,国除 |
汉寿国(502年—?)[26] | |||||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7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汉寿县开国伯 | 蔡道恭 | 502年—504年 | ||
2 | 汉寿县开国伯 | 蔡澹 | 蔡道恭子 | ||
无子,国除 |
州陵国(502年—?)[27] | |||||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7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州陵县开国伯 | 穆伯 | 柳忱 | 502年—511年 | |
2 | 州陵县开国伯 | 柳范 | 柳忱子 | ||
? |
山阳国(502年)/湘西国(502年—?)[28] | |||||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7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山阳县开国伯→湘西县开国伯 | 威伯 | 席阐文 | 502年—504年 | |
2 | 湘西县开国伯 | ? | |||
? |
临沮国(502年)/醴陵国(502年—?)/吴昌国(523年—?)[29] | |||||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4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临沮县开国伯→醴陵县开国伯 | 宪伯 | 江淹 | 502年—505年 | |
2 | 醴陵县开国伯 | 江𫇭 | 江淹子 | ||
有罪削爵,后复 | |||||
2 | 吴昌县开国伯 | 江𫇭 | 523年—? | 江淹子 | |
? |
当阳国[30]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当阳县开国伯 | 徐元季 | ?—509年 |
广牧国(500年代—?)[31] | |||||
以击退魏军之功封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广牧县开国伯 | 庾域 | 500年代—507年 | ||
? |
浛洭国(500年代—511年)[32] | |||||
以累破山蛮之功封,食邑4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浛洭县开国伯 | 马仙琕 | 500年代—511年 | ||
进爵为侯 |
增城国(507年)/豫宁国(507年—?)[33] | |||||
以伐魏之功封,食邑5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增城县开国伯→豫宁县开国伯 | 威伯 | 冯道根 | 507年—520年 | |
2 | 豫宁县开国伯 | 冯怀 | 冯道根子 | ||
? |
新昭国[34] | |||||
食邑10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新昭县开国伯 | 赵征兴 | |||
进爵为侯 |
南野国(550年)[35] | |||||
以讨蔡路养之功封,食邑3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南野县开国伯 | 陈霸先 | 550年 | ||
进封长城县开国侯 |
新丰国(550年—552年)[36] | |||||
以讨蔡路养之功封,食邑4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新丰县开国伯 | 欧阳𬱟 | 550年—552年 | ||
进封始兴县开国侯 |
西陵国(550年—552年)[37] | |||||
以讨侯景之功封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西陵县开国伯 | 周炅 | 550年—552年 | ||
进爵为侯 |
夷道国(553年)[38] | |||||
以讨陆纳之功封,食邑3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夷道县开国伯 | 樊毅 | 553年 | ||
进爵为侯 |
安山国(553年)[39] | |||||
以讨萧纪之功封,食邑10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安山县开国伯 | 樊猛 | 553年 | ||
进爵为侯 |
始平国(560年—589年)[40] | |||||
食邑7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始平县开国伯 | 忠伯 | 赵知礼 | 560年—565年 | |
2 | 始平县开国伯 | 赵允恭 | ?—589年 | 赵知礼子 | |
陈亡,国除 |
怀仁国(560年—562年)[41] | |||||
食邑4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怀仁县开国伯 | 华皎 | 560年—562年 | ||
进爵为侯 |
朝阳国(564年—567年)[42] | |||||
以讨陈宝应之功封,食邑5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朝阳县开国伯 | 陆子隆 | 564年—567年 | ||
进爵为侯 |
文招国(564年—567年)[43] | |||||
以讨陈宝应之功封,食邑4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文招县开国伯 | 韩子高 | 564年—567年 | ||
伏诛,国除 |
江安国(573年—589年)[44] | |||||
以征欧阳纥及平定淮南之功封,食邑4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江安县开国伯 | 周䂮 | 573年—577年 | ||
2 | 江安县开国伯 | ? | ?—589年 | ||
陈亡,国除 |
海安国(573年—589年)[45] | |||||
以伐齐之功封,食邑3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海安县开国伯 | 裴子烈 | 573年—586年 | ||
陈亡,国除 |
廉平国(573年)[46] | |||||
以伐齐之功封,食邑5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廉平县开国伯 | 萧摩诃 | 573年 | ||
进爵为侯 |
建安国(582年—589年)[47] | |||||
以讨陈叔陵之功封,食邑4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建安县开国伯 | 袁宪 | 582年—589年 | ||
陈亡,国除 |
文招国(582年—586年)[48] | |||||
以讨陈叔陵之功封,食邑4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文招县开国伯 | 司马申 | 582年—586年 | ||
进爵为侯 |
五等伯
山阳县五等伯(461年—477年)[49] | |||||
以父庆之勋封,不开国,无食邑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山阳县五等伯 | 沈文季 | 461年—477年 | 沈庆之子 | |
进封略阳县开国侯 |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