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洲开灵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洲開靈宮map
Remove ads

23.102047°N 120.353410°E / 23.102047; 120.353410

事实速览 南洲开灵宫, 基本信息 ...
Thumb
正殿

南洲开灵宫位于台湾台南市山上区,又称南势洲开灵宫[注 1],主祀树德尊王(树王公),也就是庙后的雨兰松(阿勃勒[2][1]。该庙属于树神信仰的庙宇,而且可能是台南唯一一座以阿勃勒为神明的庙宇[注 2],但庙方的沿革匾则认为树德尊王原名杜冠明,乃汉平帝之臣,因王莽之故在树下自缢殉国,后来东汉光武帝复国后,敕封为“九天提督树德尊王”[2][1][3]

开灵宫除了有“收契子”的习俗,还有树王公“坐四轿”降驾为民众处理地理风水、家运、疾病、收惊等问题的活动[1]

Remove ads

沿革

Thumb
位在开灵宫后方的阿勃勒

根据《台南州祠庙名鉴》与庙方的沿革匾,开灵宫建于乾隆廿九年(1764年)[2][1][3]。而在《台南州祠庙名鉴》一书对于立庙经过表示细节不详[3],而庙方沿革匾则记载传说过去在庙后的雨兰松下常有孩童玩耍,有时孩童会做出念咒请神的动作玩乐,结果弄假成真,有位“九天提督树德尊王”在乾隆廿四年六月十五日(1759年7月9日)降临附在人身,说他奉玉旨出巡,见雨兰松与他有缘,便嘱咐村民早晚来烧香[2][1]。后来村民取雨兰松的一段雕刻成金身,之后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举行祭典,并在乾隆廿九年(1764年)立庙[2][1]

依据《台南州祠庙名鉴》的记载,该庙在咸丰三年(1853年)改建,之后因光绪五年(1879年)的地震倒塌而在两年后(1881年)重建[3]。而后依据庙方沿革匾,该庙在大正十二年(1923年)又有改建,二次大战后因民国五十三年(1964年)的强烈地震再度震毁,次年重建成为目前的庙貌[2][1]

Remove ads

祀神

开灵宫内除了主神树德尊王外,还配祀有二树王、三树王、天上圣母、池府王爷[注 3]、姚府先锋爷、姚府元帅、江府元帅、关圣帝君等神明[1]。其中姚府元帅据说原是在曾文水库的水神[注 4],江府元帅则是霸守在二仁溪溪底的水神,是在历次得请水仪式中请回到开灵宫里的[1]。此外该庙有一团宋江阵以关圣帝君为祖师爷,有别于一般以田都元帅为祖师爷的情况[注 5][1]。该庙的池府王爷(池府千岁)与姚府先锋爷,则是分灵自归仁区的保西代天府[5]

树德尊王来历

根据庙中沿革匾的记载,树德尊王生前名叫杜冠明,出生于江南镇江,为汉平帝之臣,人称杜将军,为部属所敬爱[2][1]。王莽毒死汉平帝后,杜将军脱官并率众避居深山开垦荒地,以待将来有机会协助收复汉朝[2][1]。然而其行踪被王莽得知,乃派军进攻,杜将军不愿被俘,遂在一古树自缢[2][1]。之后该地村落夜间有时发出光影,众人认为是杜将军附在此树为神,便予以祭拜,并将该树称为“树王公”[2][1]。又据说病患到此祈求炉丹,服用后皆能痊愈,因而香火鼎盛[2][1]。东汉光武帝刘秀复国后,感念杜将军忠诚且逝世后仍显灵庇佑百姓,便敕封为“九天提督树德尊王”[2][1]

而根据《台南州祠庙名鉴》的记载,该庙主神树德尊王便是庙后的大树,附近居民先是在底下建小祠,日后逐渐改建成一大庙[3]

五营

Thumb
南洲松树王公庙

开灵宫有内五营与外五营,此外还有两处“兵榕”(榕神兵)[4]。开灵宫会在“松树王公”(二树王公)[注 6]神诞正月十五,与六月十五的树德尊王千秋两日举行赏兵仪式[4]

内五营 Thumb 有五营旗、五营头、七星剑、鲨鱼剑等象征物[4]
外五营 Thumb 使用竹符做为象征物[4]
南兵榕 Thumb 1994、1995年左右,开灵宫前往南化水库请水时,迎请回来的兵将驻守之处[4][1]
新兵榕 Thumb 该地原有一株老榕,老榕枯死后,约在1996年左右从善化的小新营苗圃移植过来[4][1]。据说移植时有一营阴兵一同过来依附,而该处兵榕乃为了镇摄西边埔仔尾公墓煞气而种[1]

注释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