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渡三案

维基媒体消歧义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渡三案,又称为南都三案,是指南明弘光政权年间的三大案件,林时对称之为《南都三大疑案》。

这三件大案都与“皇族身份的辨别”有关,背后与“明末党争”有极大的关联。而弘光帝处理得极差,导致失去民心,瓦解了时人对南明的向心力。

案件

1644年12月有一比丘释大悲来到南京水西门外,自称是明朝亲王,崇祯时封为齐王,是潞王朱常淓的故人。弘光帝素来与潞王不和,又出此案,弘光帝怀疑大悲是来为潞王刺探情报,便将他投入监狱,严加刑讯,最后大悲遭绑赴西市问斩。

弘光元年初一位童氏女子逃至南京,自称为福王弘光帝之元配正妃,但朱由崧立即否认,宣布童氏为假冒。三月初一日,童氏送抵南京,朱由崧拒不召见,并移送锦衣卫审讯。随后朱由崧仍持续否认,对童氏严刑拷打,不久童氏死于狱中,哗然一时。

相传崇祯帝太子朱慈烺出现在浙江。弘光帝朱由崧令太监李继周往浙江一探究竟,并将他带回安置在太平门内的兴善寺。然而弘光帝根本不想辨认其太子真伪,担心会动摇自身皇位,因此当太监辨识太子为真后,弘光帝杀太监灭口,随后连同李继周一同诛杀。最终将真假不明的太子关在狱中,南京士民皆“哗然不平”。江防督抚袁继咸、宁南伯左良玉、广昌伯刘良佐等大臣上疏抗争。

参考书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