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印度交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印度交通运输(英语:transport in India)包含陆路、水路和航空三种。道路运输是大多数印度公民采用的方式,而印度的道路运输系统是世界上使用最为频繁的系统之一。

印度拥有全球最大且最繁忙的道路系统,于2015年的客运量达82.25亿人次,货运数量逾9.8亿吨。[1]其铁路网络规模居世界第4,繁忙度则位居第2,于2020年客运量为80.9亿人次,货运量达12亿吨。[2]印度航空市场的成长速度为世界之最(依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数据),可分为军用和民用两种。[3]此外,印度的内陆水路网络(河流、运河等)规模为世界第9,但货运量仅占全国内陆总运输量的0.1%。[4]根据该国于2011年进行的人口普查,总计约有21%的家庭拥有两轮车,而4.70%的家庭拥有汽车或厢型车。[5][6]
该国于2023-24财政年度,乘用车总销量从2022-23财政年度的389万辆增长至421.9万辆,其中多功能休旅车的销量从200.4万辆增长至 252.1万辆,厢型车的销量从13.9万辆增长至14.9万辆。然而,与前一年相比,2023-24财政年度的轿车销量从174.7万辆下降至154.9万辆。三轮车的销量从48.9万辆增长至69.2万辆。两轮车的销量从1,590万辆增长至1,800万辆。[7]
Remove ads
传统交通方式
步行在古代印度是主要的交通方式,人们常徒步或乘坐牛车远行,例如古籍记载的古印度哲学家阿迪·商羯罗的印度之旅。[8]至今,步行在农村仍是重要交通方式。[9]孟买大都会区域发展局正兴建超过50座人行天桥(参见孟买人行天桥计划),[10][11]鼓励人们步行,以助于改善当地交通环境。西孟加拉邦也设有目的相同的达克希涅斯瓦人行天桥计划(Dakshineswar Skywalk)。

在过去,轿子(当地称palkis - 肩舆)是印度富人和贵族彰显地位的交通工具,同时也用于运送神明(塑像/雕像)。许多古老寺庙的雕刻中均描绘神祇乘坐轿子的场景。[12]然而于现代社会中,轿子的使用已大幅减少,主要只应用于传统的印度婚礼仪式、宗教朝圣活动以及神像的运送。[13][14]

牛车过去是印度的一种运输方式,但由于速度缓慢以及机动车辆出现后,如今已很少见。不过,牛车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仍是重要的货物运输工具。
自行车
印度各邦的自行车拥有率约在30%至75%之间。[6]在城市非正式就业人口中,自行车和步行占通勤方式的50%至80%。[9]印度城市于近年来骑自行车的风气渐盛。在较小城市,非机动运输(含自行车)占劳动阶层出行方式近半。在孟买、班加罗尔和德里等大城市,则占35%至37%。[15]印度各地政府机构为减少空气污染和交通壅塞,正鼓励建设自行车专用道,扩大以此方式行动的人口。[16]
人力车(或称黄包车)在今日的印度城乡已相当罕见。许多地方政府认为其"不人道",而倡议禁用。西孟加拉邦政府早在2005年就曾提出禁令。[17]虽然西孟加拉邦议会于2006年通过相关的《加尔各答人力车法案(Calcutta Hackney Carriage Bill)》,但至今仍未落实。[18]西孟加拉邦政府正着手修正该法案,以弥补在人力车主协会对其提出异议后所显现的不合理部分。[18]
印度于1940年代开始引入人力三轮车。[19]由车夫于前方踩踏板驱动,后方有可载两人的座位,体积较一般三轮车大。迄2000年代后期,部分城市曾因交通壅塞问题而禁用此类车辆。[20][21][22]德里警方曾试图禁止三轮车以缓解交通壅塞问题,但遭德里高等法院驳回。[23]环保人士则支持保留三轮车,视其为一种不产生污染的交通工具。[24]


道路


根据2024年的估计,印度道路总长度为6,700,000公里(4,200,000英里),使印度的道路网络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道路网络。[25]就道路密度,印度每平方公里土地的道路长度达到1.94公里(1.21英里),此一数值与高度发展的香港并驾齐驱,更远胜于美国(0.71公里,0.44英里)、中国(0.54公里,0.34英里)、巴西(0.23公里,0.14英里)及俄罗斯(0.09公里,0.056英里)。[26]
印度拥有连接所有主要城市和邦首府的国道网络,构成国家的经济骨干。印度截至2013年共有161,350公里(100,258英里)的国道,其中6,059公里(3,765英里)被归类为高速公路。[27]尽管印度拥有庞大的4线或更多车道、符合国际品质标准的公路网络,但由于缺乏出入管制,它们并非高速公路,而仅能+++++++称为公路。
根据印度国家公路管理局的数据,该国约66%的货运和82%的客运由公路运输承担。虽然国道仅占公路网络总长度的约2%,但运输量约占公路总运输量的40%。[27]印度近年来车辆数量的平均年增长率约为10.16%。[27]
印度为缓解交通壅塞,在主要城市中建有许多桥梁和高架道路,例如孟买的班德拉-沃利跨海大桥和清奈的提帕拉苜蓿叶型立体交叉桥。根据Ola Consumer (前身为Ola Cabs,是一家印度运输公司,提供叫车服务,并经营其他业务,如金融服务和云端厨房。总部位于班加罗尔,业务遍及印度250多个城市)于2017年进行的的研究,显示德里市内平均车速为25公里/时,孟买为20.7公里/时,清奈为18.9公里/时,加尔各答为19.2公里/时。
印度为提升国家公路系统的运输能力,正透过国家公路发展计划(NHDP)将现有国道逐步扩建为至少4线道,部分重要路段更将升级为6线道。[28]该国近年来更着力于建设全国性的多线道高速公路网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工程包括连接印度四大都会区(德里、加尔各答、清奈、孟买)的黄金四边形,以及串联南北和东西主要城市的南北-东西走廊。
印度于2000年时约有40%的村庄缺乏全天候道路,在雨季期间仍然处于隔绝状态。[1][29]该国为改善农村交通连接,于2000年启动由中央政府在世界银行的协助下所资助的总理乡道计划,以修建全天候道路,连接所有人口在500人以上的居住地(山区则为250人以上)。[29][30]
印度最长的桥梁 - 称为"跨湾大桥(Trans Harbour bridge)",连结孟买与新孟买,在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于2024年1月12日主持启用典礼后正式通车。[31][32]
Remove ads

巴士对于印度的公共运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都市地区的巴士服务通常由公共机构负责,而大多数邦政府也透过邦营道路运输公司运营巴士。[33]在连接印度各地的村庄和城镇方面扮演核心角色。[34]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的私营巴士数量远超公营的。于2012年的数据显示,公营巴士约有13.18万辆,而私营巴士则高达154.47万辆。[35]
虽然巴士在印度扮演重要的公共运输角色,但在大多数城市,其使用比例远不及私人交通工具。在许多大型城市,超过八成的车辆是两轮车和汽车。[34]



巴士捷运系统(BRTS)已在印度多个城市内运行。[36]在印度城市中的公共运输,巴士有90%以上的占比,[37]是一种重要的运交通模式。此类巴士服务主要由邦政府拥有的运输公司经营。[34]所有邦政府运输公司于1990年代都推出各种设施,例如为残疾人士提供的低底盘巴士,和空调巴士,以吸引私人汽车车主前往搭乘,用意为缓解道路拥堵。[38][39]
艾哈迈达巴德巴士捷运系统于2010年获得华盛顿运输研究委员会颁发的永续运输奖。[40]浦那的彩虹巴士捷运是印度首个巴士捷运系统。孟买早在1998年就引进空调巴士。[41]班加罗尔于2005年1月率先在印度采用富豪B7RLE市内低底盘巴士,[42][43][44]也是印度第一个拥有空调巴士站的城市。[45]清奈的清奈城际巴士总站则是亚洲最大的巴士总站之一。[46]
Remove ads
机动两轮车辆,如速克达、摩托车和轻型机车,因其燃油效率高且在拥挤的道路或街道上易于使用,非常受欢迎。印度于2003年有4,750万辆机动两轮车,而仅有860万辆汽车。[47]
印度摩托车制造始于1948年,由起源于英国的Royal Enfield在清奈设厂组装。Royal Enfield持续生产不同英国型号Royal Enfield Bullet摩托车,成为当地经典品牌。[48]目前印度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几家两轮车公司有Hero MotoCorp(前身为Hero Honda)、本田技研工业、Bajaj Auto、山叶发动机、TVS Motors和Mahindra Group等。[49]
印度速克达制造始于1949年,印度汽车产品公司 (API) 在孟买成立,并开始组装意大利的Lambretta速克达。[50]而目前印度已不再生产速克达摩托车。
在印度都市地区,私人汽车占总交通需求的30%。在德里的每日平均新增注册车辆就有963辆。[51]印度汽车产量在2002-2009年间显著增长,从630万辆增至1,100万辆以上。[52]各城市和邦的汽车拥有率差异大,班加罗尔、清奈、德里和加尔各答的每千人拥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53]整体而言,印度汽车拥有率仍属偏低。根据南非统计局发布的BRICS Joint Statistical Publication 2018,金砖国家中于2016年每1,000人拥有的汽车数量各为巴西 (4.9辆)、俄罗斯 (29辆)、印度 (1.9辆),中国 (9.8辆)及南非 (9辆)。[54]
铁路



印度境内的铁路服务由国营事业印度铁路(IR)统一提供,并由印度铁道部监督管理。印度铁路系统庞大,划分为18个铁路区域(包含加尔各答地铁在内)。[55]在区域层级之下,IR进一步细分为67个管理部门,每个部门都设有行政中心。[56][57]
印度铁路网络覆盖广泛,截至2021年3月已拥有逾7,325个车站,总路线长度超过68,080公里,轨道长度约132,310公里。[58]迄2025年,约97%的路线已电气化。[58][59]印度铁路是该国重要的运输方式,于2019年3月每日运送2,310万乘客和330万吨货物。[58]在同期,IR也是世界第8大雇主(拥有122.7万名员工),并拥有超过289,185节货车、74,003节客车和12,147辆铁路机车。[58]IR还自设铁路机车和客车生产工厂,并经营长途和通勤铁路服务。
IR营运多种享有较高优先权的特殊列车服务。目前最快的列车是赞美印度特快列车,设计时速高达180公里,但实际运行速度最快的是加提曼快速列车,时速为160公里(99英里),平均时速为100公里(62英里),赞美印度特快列车基于安全考量,最高时速限制在130公里。[60][61][62][63]于1969 年推出的首都特快列车则为连结德里与各邦首府之间的交通。另一方面,世纪特快列车提供旅游、朝圣或商业中心之间的交通连接。世纪特快列车运行于中短距离,没卧铺,而首都特快列车则运行于较长距离,且只有卧铺。这两个系列的列车最高运行时速可达110至140公里(68至87英里),但平均时速低于100公里。永不停歇特快列车则供大型城市之间的交通连接。除此之外,IR还营运多条服务不同旅游路线的豪华列车。例如车轮上的皇宫服务于拉贾斯坦邦的旅游线路,金马车则服务卡纳塔卡邦和果阿邦的旅游线路。IR拥有两处世界遗产,分别为贾特拉帕蒂·希瓦吉·摩诃罗阇终点站[64]和印度山地铁路。[65]后者包含三条独立铁路线:西孟加拉邦小喜马拉雅山的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610毫米窄轨铁路)、泰米尔那都邦尼尔吉里丘陵的尼尔吉里山地铁路(1,000毫米米轨齿轨铁路)以及喜马偕尔邦西瓦利克山脉的卡尔卡-西姆拉铁路(762毫米窄轨铁路)。[65]
IR承担着将工业、消费和农业等领域的货物及燃料输送到全国各地的重任。然而长期以来,来自客运业务的亏损一直依赖货运收入补贴,而让货运服务在成本效益和运输速度上难以与其他运输方式匹敌,市场占有率不断萎缩。[66]IR为应对这一挑战,已开始实施一系列新策略,包括改善现有货物装卸设施、吸引私人资金以建立多功能多式联运物流枢纽、改革货柜规格、推出定期排班的货运列车,并调整货运的定价策略和产品结构。[67]
印度国营的康坎铁路公司于1999年在马哈拉什特拉邦的科拉德到果阿邦的韦尔纳之间,首创铁路运输道路卡车服务,这是一种结合公路与铁路的创新运输模式。[68]这项便捷的服务后来在2004年延伸至卡纳塔卡邦的苏拉特卡尔。[69][70]这种印度首见的运输方式,让卡车可直接驶上平板拖车,经由铁路运送。此种滚装运输服务因有便利性而广受欢迎,[71]迄2007年,康坎铁路公司已运送约11万辆卡车,带来约7.4卢比的营收。[72]
预计在2020年完工的IR新货运专用走廊,有望彻底改变印度铁路的货运业务。这些总长约3,300公里的走廊启用后,将能以时速100公里运输长达1.5公里、轴重32.5吨的列车,并将繁忙客运线路的运能扩大,让IR能以更高速度运行更多列车。印度还计划兴建更多货运走廊,以提升全国的货运基础设施。
截至2025年4月: 东部货运专用走廊 (Eastern Dedicated Freight Corridor, EDFC): 全长1,337公里,已于2024年2月完工并全面运营。
西部货运专用走廊 (Western Dedicated Freight Corridor, WDFC): 全长1,506公里,截至2025年3月,已完成约96.4%的工程并投入运营。预计剩余路段将在2025年底前分阶段完成并投入使用。
印度许多都会区居民的日常通勤多仰赖效率高且经济的铁路运输。例如在孟买、加尔各答和清奈即有历史悠久的通勤铁路,加尔各答更有百年历史的有轨电车,近年则有加尔各答、德里和清奈的捷运,以及孟买的单轨列车加入。


孟买市郊铁路是印度首个铁路系统(于1853年启用),每日运送630万人次,是全球客运密度最高的铁路。[73]随后成立的有加尔各答市郊铁路(1854年)和清奈市郊铁路(1931年)。[74][75]目前印度营运中的市郊铁路系统有孟买、加尔各答、清奈、勒克瑙-坎普尔、德里、浦那、海德拉巴、巴拉班基-勒克瑙和卡尔瓦。[34]班加罗尔、亚美达巴德和哥印拜陀等地也计划兴建城郊通勤铁路中。
1995年启用的清奈捷运(MRTS)是印度首个,也是唯一的高架捷运系统。虽然它与清奈城郊铁路不同,但仍是城市铁路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76]
印度第一个现代捷运系统是加尔各答地铁,于1984年开始营运,属于IR管辖的第17区。[77] 于新德里的德里捷运是印度第二个传统捷运系统,于2002年开始营运。班加罗尔的南玛捷运 是印度第3个营运中的捷运系统,于2011年开始营运。[78]
目前印度营运中的捷运系统有:加尔各答、德里、班加罗尔、古尔冈、孟买、斋浦尔捷运、清奈、科契、勒克瑙、那格浦尔、诺伊达、海德拉巴、坎普尔、艾哈迈达巴德、浦那、新孟买、阿格拉。[79]
目前正在施工中的捷运系统有:连结甘地纳加和亚美达巴德两城市的艾哈迈达巴德捷运第二期、瓦拉纳西捷运、马杜赖捷运、维杰亚瓦达捷运(Vijayawada Metro)、巴特那捷运、密拉特捷运、古瓦哈蒂捷运、昌迪加尔捷运、博帕尔捷运、科泽科德轻轨捷运、印多尔捷运、提鲁沃嫩塔布勒姆轻轨捷运、哥印拜陀捷运、维沙卡帕特南捷运( Visakhapatnam Metro)、苏拉特捷运、查谟捷运、斯利那加捷运、大瓜廖尔捷运(Greater Gwalior Metro)、贾巴尔普尔捷运和大纳西克捷运。[80]印度几个主要城市目前已有34公里的捷运系统投入运营,其余部分正在建设或规划中,并将在不久的将来开通。

印度通常将单轨电车定位为捷运系统的辅助接驳工具。加尔各答早在2004年就曾考虑兴建单轨电车,但最终因资金问题和实施难度而作罢。[81]孟买单轨列车于2014年开始营运,是印度自1927年帕提亚拉邦立单轨铁路停止运作后,首先出现实际营运的单轨电车网络,[82](于2004年在果阿邦用作试验性质的悬挂式Skybus Metro 除外)。此外,清奈、加尔各答等多个城市也曾有单轨电车的规划。
此外,清奈、加尔各答、普拉亚格拉吉、班加罗尔、德里、印多尔、坎普尔、新孟买、巴特那、浦那、亚美达巴德、艾藻尔、布巴内什瓦尔、久德浦、那格浦尔和纳西克等多个城市也曾有兴建单轨电车的规划。

印度许多城市在19世纪末开始引入有轨电车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然而,这些电车系统随着时间演进几乎都已走入历史。时至今日,加尔各答的有轨电车成为印度全国硕果仅存的。
印度与邻国的铁路联系尚不完善。目前有两条与孟加拉国连结的铁路:每周两班从加尔各答到该国首都达卡的友谊快车,以及每周一班从加尔各答到库尔纳的连结快车。与尼泊尔之间则有两条铁路:从比哈尔邦贾伊纳加尔到比贾尔普拉的客运服务,以及比哈尔邦拉克绍尔到比尔甘杰的货运服务。[83]
目前印度与缅甸间没铁路连接,但一条铁路线计划从吉里巴姆(位于曼尼普尔邦)经由因帕尔和莫雷延伸至缅甸的塔穆。[84]根据印度外交部通过印度铁路技术与经济服务有限公司(RITES)进行的可行性研究,建设这条铁路连接线,预计要耗资294.1亿印度卢比(约合3.4亿美元)。一条长18公里的铁路线正在从西孟加拉邦的哈希马拉修建至不丹的托里巴里。目前印度并无铁路与中国和斯里兰卡连结。[85]
截至2025年,印度尚无任何营运中,速度能超过时速200公里(125英里,被归类为高速铁路(HSR))的铁路列车。[86]目前,在图格拉卡巴德-阿格拉路段上, 如拉妮·卡玛拉帕蒂–新德里百年特快列车、加提曼特快列车、赞美印度特快列车等列车服务能达到最高的营运时速为160公里(100英里)。
但在2014年印度大选期间,印度国民大会党和印度人民党两大主要政党皆承诺将引进高速铁路。印度国民大会党更提出连接所有人口超过百万城市的宏伟目标。[87]最终胜选的印度人民党则承诺推动钻石四边形计划,预定透过高速铁路串联清奈、德里、加尔各答与孟买四大城市,[88]此计划并在新上任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的演讲中被列为政府优先项目。[89]高速铁路建设成本远高于标准铁路,每公里造价估计在10亿至14亿印度卢比(约合1,200万至1,600万美元)之间,是后者的10至14倍。[90]印度政府已批准由日本协助建设其首条高速铁路,该计划连接孟买与艾哈迈达巴德,全长约500公里(310英里),最高时速可达320公里(200英里)。[91][92]根据初步规划,工程预计于2017年启动,2023年完工,总投资约9,800亿印度卢比(约合110亿美元),并将利用日本的低息贷款进行融资。[93]印度首条高速铁路线预计将于2026年开始营运,[94]而建造成本将由原来估计的10,800亿卢比(约合126.5亿美元),以超过16,000亿卢比 (约合187亿美元)的金额完工。[95]
印度对于轻轨的看法如同单轨电车的,归类为地铁系统的接驳系统。计划中的轻轨系统有加尔各答轻轨运输 (KLRT)和德里轻轨运输。
航空

印度的航空产业由国家级监管机构 - 民航总局)负责管理,民航总局隶属于印度民航部。民航部还管控一系列与航空相关的自治组织,例如负责机场管理的印度机场管理局(AAI)、主管民航安全的印度民航安全局(BCAS)、提供飞行培训的英迪拉·甘地国家飞行学院,以及帕万汉斯直升机有限公司和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等国营企业。[96]
印度航空是该国国营旗舰航空公司,于2011年与印度人航空公司合并,[97]在维系印度与全球各地的交通网络中扮演关键角色。[98]印度主要的航空公司依市场占有率排序,为靛蓝航空、印度航空、印度快运航空、Akasa Air及香料航空。[99]这些航空公司随着印度航空业开放,不仅串联国内超过80个城市,更积极拓展国际航线。此外,众多国际航空公司亦提供印度各城市与世界主要城市之间的航班服务。印度的孟买-德里空中走廊在2012年被艾玛迪斯信息科技(一家主要的西班牙跨国科技企业,其业务核心是为全球的旅行与观光产业开发并提供软件解决方案。)列为全球最繁忙航线中的第10位,这似乎显示印度航空运输的活力。然而,若就全印度而言,该国航空运输的整体潜力仍有很大部分处于未开发的状态,仍有显著的成长空间。[100][101]

印度拥有346个[102]民用飞行场(airfields),其中253个有铺设的跑道,所余93个并无铺设跑道。然而截至2014年11月,其中仅有132个被归类为"机场(airports)" 。[103]在这些机场中,位于德里的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是全国最繁忙的机场。[104][105][106]印度主要机场的营运在过去5年来已逐步私有化,而促使机场设施更加完善,环境也更加整洁,航厦也得到翻新或是扩建。
印度还有33个"幽灵机场" ,这些机场的建设初衷是为让偏远地区的居民容易搭乘飞机,但由于缺乏需求,现在已停止运营。例如拉贾斯坦邦的斋沙默尔机场于2013年完工,原本预计每年可接待30万名旅客,但至今尚未有任何商业航班起降。纵然该国有许多闲置的机场,目前仍计划在未来20年内再兴建200个"低成本" 机场。[107]
截至2021年,印度共有45座直升机场。[102]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直升机场也位于印度,坐落于锡亚琴冰河之上,海拔高达6,400米(21,000英尺)。[102]帕万汉斯直升机有限公司主要为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的离岸作业点,以及印度东北部等地的各邦政府提供运输服务。[108]
水运
印度拥有长达7,517公里(4,671英里)的海岸线,[109]因此有许多港口是主要的贸易中心。印度还拥有广泛的内陆水路网络。


印度约有96%的货物吞吐量和70%的贸易额通过港口处理。[111] 孟买港和尼赫鲁港处理印度70%的海上贸易货物。[112]印度共有12个主要港口:尼赫鲁港(新孟买)、孟买港、清奈港、卡马拉贾尔港(原称恩诺尔港)、V. O. 吉大姆巴拉纳尔港、科契港、加尔各答港(包括霍尔迪亚港)、帕拉迪布港、维沙卡帕特南港、新芒格洛尔港、莫尔穆加奥港和坎德拉港。[113]除此之外,印度还有187个次要和中型港口,其中有43个可处理货物运输。[113]
印度的海运事务由国营的印度航运公司负责管理。该公司不仅营运船舶,也掌管印度境内的离岸及其他海运基础建设。印度航运公司拥有并营运全国约35%的船舶吨位,其航运业务几乎涵盖所有领域,服务国内及国际贸易。值得一提的是泰米尔那都邦是印度唯一拥有3个主要港口的邦,分别是卡马拉贾尔港、清奈港与V. O. 吉大姆巴拉纳尔港。[114]
该公司拥有一支庞大的船队,包含79艘各类船舶,总吨位高达275万总吨(约480万载重吨)。此外,印度航运公司亦代表多个政府部门及其他机构来管理53艘科研、测绘及后勤支援船只,总吨位约12万总吨(约6万载重吨)。[115]公司的人员培训在位于孟买的海事培训学院进行,该学院是1987年成立的世界海事大学的分支机构。[116]印度航运公司另外也透过合资方式,在马耳他和伊朗拓展业务版图。[115]
主要港与次要港的划分,并非依据货物吞吐量而定。主要港口由中央政府监管的港务信托机构管理,[117]其运作遵循1963年的主要港口信托法。[118]相较之下,次要港口则由各邦政府负责监管,且其中不少属于私人或企业专用港口。[118]印度主要港口于2005-06财政年度的总货物处理量达到3.8233亿吨。[113]


印度境内拥有广阔的内陆水道系统,包含多条河流、运河、回水区及溪流。这些水道的可通航长度达到14,500公里(约9,000英里),其中约有5,200公里(约3,231英里)的河道和485公里(约301英里)的运河,可供机械动力船只通行。[119]印度的内陆水路货物运输相较于其他大型国家,显得极少受充分利用。内陆水道的货运量仅占印度国内总运输量的0.15%,而德国的比例为20%,孟加拉国的更高达32%。[120]
在印度,有组织的货物运输主要集中在果阿邦、西孟加拉邦、阿萨姆邦与喀拉拉邦的少数特定水道。[121]印度内陆水道管理局(IWAI)是负责全国水道事务的法定机构,其职责涵盖在这些水道上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评估新计划的经济效益,以及执行行政管理与法规监管等工作。[122]下列水道已被指定为国家级水道:
- 国家水道 1:恒河-帕吉勒提河-胡格利河水系,从普拉亚格拉吉至霍尔迪亚段,全长1,620公里(1,010英里),于198610月27日被列为国家水道。[123]
- 国家水道 2: 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从萨迪(Saidiya)亚到图布里段,总长891公里(554英里),于1988年10月26日公告。[123]
- 国家水道 3: 西海岸运河的奎隆到科塔普拉姆段,连同昌帕卡拉运河(Champakara Canal)和乌迪奥格曼达尔运河(Udyogmandal canal),总长205公里(127英里),于1991年2月1日公告。[123]
- 国家水道 4: 克里希纳河-戈达瓦里河水系的巴德拉恰拉姆 - 拉贾赫穆恩德尔伊段和瓦齐拉巴德 - 维杰亚瓦达段,连同卡基纳达 - 朋迪治理运河网络,总长1,095公里(680英里),于2008年11月24日公告。[124][125]
- 国家水道 5: 默哈讷迪河-婆罗门尼河水系的芒加尔加迪(Mangalgadi)- 帕拉迪普[段和塔尔切尔 - 达马拉(Dhamara)段,连同东海岸运河,总长623公里(387英里),于2008年11月24日公告。[124][125]
管线
印度石油与天然气产业高度仰赖进口,约82%的石油来自国外。印度政府为降低进口依赖,计划在2022年前将进口比例降至67%,策略包括加强国内探勘、发展再生能源以及推广本土生产的乙醇燃料(约为2018年1月的数据)。[126]然而根据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所属的石油计划与分析小组(PPAC)提供的数据,该国于2023-24财政年度的进口依存度飙升至87.7%,高于2022-23财政年度的87.4%。印度于2023-24财政年度的国内原油产量几乎没有变化,维持在2,940万吨。[127]
印度目前的原油输送管线总长约20,000公里(12,427英里),而石油产品的输送管线总长则约为15,000公里(9,300英里)。
缆车索道
物流
依据世界银行的全球物流绩效指数,印度物流排名已从2014年的第54位跃升至2016年的第35位。[128]印度政府的策略目标是将国际贸易在国内生产毛额(GDP)(2017-18财政年度为2.7兆美元[129])中的占比升至40%,其中出口额将占一半,即GDP的20%(约为2018年1月数据)[130]。目前印度物流成本占GDP的14%,相较于发达国家属于偏高。印度政府为此推动改革,目标在2022年前将此比例降至10%(约为2018年1月数据)[128])。印度商业和工业部已与新加坡及日本合作,将先前由铁路、公路、航运及航空等多个部门分散管理的相关业务交由一个新的专责物流部门管理,以能更有效处理物流事务。[131]
各邦为促进出口,将制定专属的出口与物流政策,并于县级单位指派专责官员(约为2018年1月数据)。[130]由于从生产到出口的完整流程中涉及64项交易及37个政府部门。印度正积极建构一个"共通线上整合物流电子市集平台"以进一步提升物流排名、加快物流速度、优化营商便利度并降低物流成本。前述平台将涵盖生产及出口的所有环节,串联买家与物流服务供应商,以及海关的Icegate系统(Indian Customs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Gateway)、港口社群系统、海空港口货运站、航运公司、铁路等政府机构(约为2018年1月数据)。[128]
萨迦玛拉计划是个以港口为核心,价值1,250亿美元的计划,印度政府将借鉴全球前10大物流领先国家的经验,为国内 300个内陆港物流园区(内陆货柜集散站)制定监管规范,以促进出口增长、消除供应链瓶颈、降低交易成本、优化物流结构,并建立新型的轴辐式内陆港体系(约为2018年1月数据)。[132]此外,政府为达成降低10%物流成本及降低12%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正沿着36条环状道路开发35个新的"多模式联运物流园区"(MMLP),预计将可处理印度50%的货物运输量。目前已选定部分土地,并针对其中6个多模式联运物流园区展开初步可行性评估(约为2017年5月数据)。[133]
印度工业联合会 (CII) 将与政府携手举办年度全国物流会议。[128]印度货柜运输公司和印度运输公司是该国两家主要的货柜运输业者,在美国于1962年创始的《物流管理》杂志则是物流业界重要的出版刊物之一。
现代化
印度最高法院于1998年颁布一项指令,明确规定德里所有公车、三轮车及计程车在2001年4月之前都必须完成更换或改装,使用压缩天然气 (CNG)作为动力来源。[134]
卡纳塔卡邦道路运输公司 (KSRTC) 首开印度先河,成为第一个采用生物燃料与乙醇混合燃料的邦级运输机构。[135]KSRTC为寻求替代能源, 积极投入研究,实验将柴油与印度苦楝、棕榈、葵花籽、花生、椰子及芝麻等植物油提炼的生物燃料混合使用。[136]该公司与2009年更决策大力推广以生物燃料作为巴士的动力燃料应用。[137]
印度政府于2017年发布一项宏伟的目标:在2030年之前,全国仅销售电动载具。[138]此外,亦宣告将于2022年前完成所有铁路机车的电气化。[139]
印度政府为因应COVID-19疫情的严峻情势,于2020年3月临时中断所有客运铁路、捷运及巴士的营运服务。[140]
参见
- 多模式和国际性
- 类似轨道计划
- 印度货运专用走廊
- 未来的印度铁路运输
- 类似道路开发计划
- 印度桥梁与公路网络发展计划(字面意义为印度花环计划)
- 钻石四边形计划,并入印度桥梁与公路网络发展计划
- 黄金四边形道路系统,用来连接印度四个主要的都会城市,即:德里(北部)、加尔各答(东部)、清奈(南部)和孟买(西部)。
- 印中边境道路, 并入印度桥梁与公路网络发展计划
- 印度高速公路
- 印度无平交道国家公路计划, 透过兴建高架桥或地下道 来取代现有的铁路平交道,以提升道路安全、减少交通壅塞并缩短旅行时间
- 类似港口及河流运输计划
- 印度国家水道列表
- 萨迦玛拉计划, 又称海洋之环,释放水道和海岸线的潜力,以最小化达成这些目标所需的基础设施投资。
- 相关航空发展计划
- 印度导弹
- 印度太空研究组织任务列表
- 印度载人航太计划
- 印度全民飞行计划, 包括建设全新的绿地机场以及升级现有的棕地机场。
- 一般议题
- 印度交通事故
- 印度都市轨道运输系统
- 印度缆车索道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