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印度制造
印度政府2014年起推行的计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印度制造(英语:Make in India)是印度政府提出的一项倡议,目的在促进投资、鼓励创新、提升技能发展、保护知识产权,并在印度国内建立一流的制造基础设施,并针对制造业的专项投资提供奖励。[1]这项倡议的主要目标是吸引全球投资,并强化印度的制造业。[2][3][4]倡议由印度商业和工业部辖下的产业与国内贸易促进司 (Department for Promotion of Industry and Internal Trade ,DPIIT) 主导。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于2014年8月15日,在首次从德里红堡城墙发表的印度独立日演说中介绍这项计划。他当时说道:"我希望告诉全世界的人们:来印度制造吧。来印度生产吧。去世界上任何国家销售,但在这里制造。我们拥有技能、人才、纪律和做事的渴望。我们希望给予世界一个机会,来印度制造。"这项倡议由莫迪先生于2014年9月25日在新德里的维吉安·巴旺会议中心正式启动,当时印度商界巨擘均出席参加这项活动。[5]
"印度制造"倡议在过去十年中,显著提振国内制造业,吸引有外国投资,并促进创新。它创造数百万个就业机会,提升技能发展,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此项倡议也强化印度作为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尤其是在电子和汽车等领域。总体而言,它在转变印度的工业格局和提升其在世界舞台上的竞争力方面发挥有关键作用。[5]
然而"印度制造"并未达成其设定的目标。计划原希望印度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毛额(GDP)中的比重于2022年达到25%。但事实上的占比是从2013-14财政年度的16.7%下降到2023-24财政年度的15.9% 。[6][7][8][9]
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印度制造在该国过去5年GDP中的占比(含2023年)各为:2019年(13%)、2020年(14%)、2021年(14%),2022年(13%)及2023年(13%)。[10]而根据长期市场、经济和金融数据的线上研究平台Macrotrends LLC提供的数据,印度在2020-2023年四年间的各年制造业产值为:3,777亿美元、4,553.6亿美元、4,400.6亿美元及4,613.8亿美元。[11]显示印度制造的产值确有增加,却不及GDP的增长速度。
Remove ads
历史
印度制造倡议于2014年宣布,设有三个明确目标:
- 将制造业的年增长率提高到12-14%、
- 到2022年,为印度创造1亿个新的工作机会、
- 确保制造业于2022年在GDP中的占比(后修订为2025年)提高到25%。[12]
当"印度制造"倡议推出之后,印度在2014年9月到2016年2月期间获得价值16.40兆卢比(约合1,9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以及价值1.5兆卢比(约合180亿美元)的投资意向(投资询问)。[13][14][15]
根据该国目前的政策,除太空产业(FDI(外商直接投资)最高可占74%股权)、国防产业(最高可占49%)和媒体(最高可占26%)之外,所有国内100个产业都允许FDI可拥有百分之百的股权。[16][17]此外,日本和印度还宣布设立一项价值120亿美元的"日印制造特别金融机制"基金,以推动对印度的投资。[18]
印度各邦也推出自己的地方性措施以响应"印度制造"倡议。例如"奥迪萨邦制造(Utkarsh Odisha)"、"泰米尔那都邦全球投资者峰会"、"活力古吉拉特邦峰会"、"哈里亚纳邦峰会(Happening Haryana)"和"马哈拉什特拉邦峰会"。[19]印度在2016-17财政年度已吸引达600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20]
世界银行于2019年10月24日发布最新版《营商环境报告》(DBR, 2020)。在本次评估涵盖的190个国家中,印度排名从2019年的第77名大幅跃升14名,成为第63名。印度的营商便利度指数排名从2018年的第100名跃升到2019年的第77名,而印度于2017年的排名为130名。[21]印度制造业在2014-15财政年度至2019-20财政年度期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6.9%。[22]
由于人们对印度法律的透明度和执法机制缺乏信心,导致投资者裹足不前,进度也因此缓慢。这些都是该国在建立友善营商环境时所面临的重要难题。[23]虽然一些大公司在倡议推出许久后终于决心要采行"印度制造",[24]但尚未创造出预期中足够的就业机会。[25][26]
Remove ads
"印度制造"倡议
印度在2020年的营商便利度指数中排名第63名,[27]较2016年的第130位有所提升。[28]印度政府为让改革措施更贴近实际需求,于2017年2月委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及指示印度商业和工业部之下的国家生产力委员会负责"向实际使用者宣导并听取他们对各项改革措施的回馈"。[29]因此印度各邦现在正展开竞争,根据"印度制造"倡议下98点商业改革行动计划的完成百分比得分,来改善其在营商便利度指数中的现有排名 。[30][31][32][33][34][35]对"印度制造"及相关倡议的最新状况可至网页[2]查询。
"印度制造"的宣传活动由美国广告代理商Wieden+Kennedy设计。[36]这项活动透过推出专属网站,并发布25个产业的宣传手册,以帮助读者更易理解印度政府的最新政策。政策中包括放宽多个产业的外国股权上限、规范和程序,例如制造业申请现在可在线上办理,且执照有效期也延长至三年。[37]
"零缺陷 零影响 (Zero Defect Zero Effect)"是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提出的口号,是"印度制造"倡议的核心精神。它强调制造的产品必须达到两大目标:品质上"零缺陷",确保产品完美无瑕,同时,制造过程与产品本身对环境和生态"零影响",确保友善环境。简单来说,这就是追求高品质且环境友善的印度制造产品。[38][39]
孟买都会区发展局(MMRDA)于2016年2月13日举办的印度制造周多产业活动,共有超过2,500名国际参与者和8,000多名国内参与者,另有来自68个国家的外国政府代表团参加。有72个国家和印度所有邦的商业团队也在活动中举办展览。活动获得超过15.2兆卢比(约合1,8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和1.5兆卢比(约合180亿美元)的投资意向,其中马哈拉什特拉邦已取得8兆卢比(约合950亿美元)的投资额,居于领先地位。[13][14]此前印度政府在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期间从有兴趣的电子产品公司那里已获得价值1.20兆卢比(约合140亿美元)的投资提案。[15]
Remove ads
主导"印度制造"倡议的部会 - 印度商业与工业部于2017年6月15日修订印度的公共采购条例和一般财务规则,以纳入印度制造的优先考量。随后,所有其他主导机构也发布各自的命令,以扩大"印度制造"在其产品线相关采购中的适用范围。[40][41]
涵盖产业
"印度制造"专注于经济体中的25个产业,例如:
美国通用汽车宣布投资10亿美元,在马哈拉什特拉邦制造汽车。[42]
韩国起亚汽车于2017年4月宣布将投资超过11亿美元,在安德拉邦的阿纳恩塔普尔兴建一座汽车工厂。这座厂是起亚在印度的第一座制造厂。起亚表示该工厂将雇用3,000名员工,每年生产30万辆汽车。建设工程于2017年中开始,已于2019年3月完工。首批车辆于2019年中下线生产。起亚总裁朴韩佑 (Han-Woo Park) 宣布该工厂生产的第一款车型是一款专为印度市场设计的 运动型多用途车(SUV) 。[43][44]朴韩佑还补充说起亚计划到2021年将在印度投资超过20亿美元,创造10,000个工作机会。[45][46]
日本日立制作所宣布将于2016年前在清奈兴建一座汽车零件厂,并将其在印度的员工数量从10,000人增加到13,000人。[47]
根据印度航空业专栏作家普希宾德·辛格·乔普拉的说法,在"印度制造"倡议启动之前,在更广泛的"自力更生印度"倡议下完成的第一笔交易是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获得授权,制造德国设计的多尼尔228小型载客飞机。[48]法国无人航空载具制造商LH Aviatio宣布在印度设立一家制造厂,生产无人航空载具。[49]在2018年"马哈拉什特拉邦峰会"活动期间,印度直升机制造商Thurst Aircraft Pvt Ltd与马哈拉什特拉邦政府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计划在帕尔加尔县(在孟买以北约140公里处)建造一座制造厂,投资额为35,000亿卢比(约合52亿美元) 。[50]
日本堀场制作所设在那格浦尔的印度最大医疗设备和血液学试剂生产设施于2024年7月6日正式启用。该公司计划在当地分阶段投资20亿卢比扩建工厂,将为超过30,000家印度医院和诊断机构提供服务。该工厂生产医疗耗材(试剂)、临床化学设备和血液检测设备,也将作为对邻近国家出口的枢纽。初期目标是实现50%的在地化生产,未来则以达到80-90%的在地化为目标。该工厂初期将服务生物科技与医疗保健领域,并期望最终能扩展到材料与半导体,以及能源与环境科学领域。[51]
根据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倡导的"印度自力更生运动",设定印度国防部对26军事装备品项仅能向国内供应商采购。[52]
印度和俄罗斯透过签署多项协议,深化在"印度制造"国防装备方面的合作,包括建造海军巡防舰、生产KA-226双引擎通用直升机(合资企业,其中60架在俄罗斯制造,140架在印度制造),以及布拉莫斯巡航导弹(合资企业,印度占50.5%股份,俄罗斯占49.5%)。[53]纳伦德拉·莫迪于2015年12月访问俄罗斯期间签署一项国防协议,内容包括Ka-226直升机制造,这是"印度制造"倡议下实际签署的第一项国防协议。[54][55]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于2015年8月开始与俄罗斯的伊尔库特公司 (Irkut Corp) 商谈,根据"印度制造"计划移转苏恺-30MKI战斗机332个零件的技术给印度。这些零件,也称为线路可更换单元 (LRUs),包括有关键和非关键组件,主要分为四类:无线电与雷达、电气与电子系统、机械系统以及仪器系统。[56]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于2016年2月宣布计划在印度制造F-16战隼战斗机,但并未公布任何时间表。[57]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于2017年2月表示,如果印度空军同意采购F-16 Block-70(第四代) 战机,他们打算与印度本地伙伴合作生产。[58]
波音公司宣布将在印度设立一家工厂,组装直升机(AH-64阿帕契直升机,或是CH-47契努克),[59]以及制造F/A-18E/F战斗机。[60]

印度陆军于2018年5月宣布一项价值5,000亿卢比(约合59亿美元)的弹药生产计划,将在10年内分阶段实施。预计此计划将有11家私人公司负责制造和供应陆军坦克、火箭、防空系统、火炮、步兵战车、榴弹发射器及其他野战武器所需的弹药。印度陆军指出这项计划的目标是减少对外国进口的依赖,并建立足够维持30天战斗所需的弹药库存。[61]
Remove ads
预计全球对印度生产的电子硬件的需求,到2020年将迅速增长至4,000亿美元,印度有潜力成为一个全球电子产品制造中心。印度政府设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电子产品的净零进口。[62]这个计划启动后,在2015年4月至6月的季度于印度销售的智能手机中,有24.8%是国内生产,高于前一季度的19.9%。[63][64][65]到2019年,印度国内生产的手机占比已跃升至95%。[66]多家电子产业公司承诺在印度投资,以进行制造。
根据手机出口数据,印度在2024财政年度出口价值156亿美元的智能手机,比前一财政年度显著增长42%。而就手机出口商数据来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出口国,出口额高达1,370亿美元。[67]印度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生产国。[68]
虽然印度已成功实现智能手机在本土组装,但印度政府目前正专注于提高国内的附加价值。为达成此目标,除现有的 "生产连结奖励计划 (Production Linked Incentive schemes,PLI)" 外,还推出多项定向补贴计划,包括76,000亿卢比的"印度半导体任务" (India Semiconductor Mission),以及23,000亿卢比的被动电子元件计划(scheme for passive electronic component)。这些措施的目标是减少对进口的依赖(特别是来自中国的进口)、促进各层面电子产品在本地制造,并创造高品质的就业机会。目前,印度在智能手机的本土附加价值为15%至20%,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其倍增(相比之下,中国的本土附加价值为38%)。[69]
- 鸿海精密:原计划在马哈拉什特拉邦投资50亿美元,用于研发高科技半导体制造设施,但因未能依其条件取得土地而未履行所签署的谅解备忘录。[70][71][72]根据印度经济时报报导,鸿海为减低地缘政治风险,目前已在泰米尔那都邦、卡纳塔卡邦和泰伦加纳邦都设有据点,而鸿海为扩大其在印度产能,现传出在有意在印度北部增设生产基地。[73]
- 和硕联合科技:这家苹果公司供应商正洽谈开设其在印度的第二家iPhone制造厂。[74]2025年初传出和硕集团陆续淡出iPhone代工制造业务,同时也将印度iPhone制造缩减。外媒报导印度塔塔集团于1月24日表示已买下和硕印度子公司60%股权,扩大"印度制造"布局,并将与和硕协作共同整合团队。[75]
- 华为:在邦加罗尔设立新的研发中心,投资额达1.7亿美元,[76][77]并在清奈设立电信硬件制造厂。[78]
- 摩托罗拉行动:由伟创力在清奈附近的斯里佩鲁姆布杜尔营运代工制造。[79][80]
- Micromax(印度公司):在拉贾斯坦邦、泰伦加纳邦和安德拉邦新增三个制造工厂,投资额达30亿卢比(约合3,500万美元) 。[81][82]
- 高通:启动"Design in India(印度设计)"计划,以辅导10家具有潜力,能提出创新解决方案的印度硬件公司,并协助它们扩展为全球规模级的制造商。[83]
- 三星集团:建立10所"MSME-三星技术学校(为印度微中小企业部(MSME)与三星集团之间的联合倡议)",[84]并在其诺伊达工厂生产Samsung Z1手机。[85]
- Spice Global(印度公司):在北方邦设立一座投资额达50亿卢比(约合5,900万美元)的移动电话制造厂。[86]
- Vivo(中国公司):开始在大诺伊达的工厂制造智能手机,这座工厂雇用有2,200名员工。[87]
- 纬创资通:这家台湾公司将在诺伊达的新工厂开始制造Blackberry(黑莓机)、宏达国际电子 (HTC) 和摩托罗拉品牌的手机。[88]纬创是苹果在印度的三家主要组装厂之一,该公司董事会于2023年10月27日拍板,以1.25亿美元将印度厂卖给印度塔塔集团,让印度诞生首家本土iPhone组装业者。[89]但根据2024年4月的新闻报导,纬创并未退出"印度制造",可能改而在当地进行笔电组装。[90]
- 小米集团:该品牌的手机将由位于斯里市的鸿海精密营运的工厂制造,首先生产的是红米手机2。[91][92]
- 维维帝恩科技(VVDN Technologies):这家印度的原厂委托设计代工厂商 [93]扩大其制造业务,在印度新增一座占地10英亩的全球创新园区,以响应"印度制造"倡议。[94][95][96]
奥迪萨邦的"Pitha"、喀什米尔的"Gushtaba"、旁遮普邦的 "咖喱鸡"、古吉拉特邦的 "Khakhra"和"Khandvi"、南印度的竹蒸鱼、 "瓦达 (食品)"和"Medu vada"、比哈尔邦的"Khaja"和 "Inarsa"、北方邦的 "烤串" 以及马哈拉什特拉邦的"Puran poli",都被选为持续推广活动中的传统地方性美食。[97]
印度海洋产品出口发展局宣布达成一项协议,将向印度养殖户供应虾卵,用于虾类养殖,未来将会将育成的印度虾出口到海外国家。[98]
水产养殖顾问公司Poseidon Aquatech在奥迪萨邦投资峰会上宣布计划在该邦投资10亿卢比(约合1,470万美元) 进行虾类养殖和加工。[99]
面条制造商Indo Nissin Foods Ltd(日本日清食品在印度的子公司) 也宣布计划,将在2017年前额外投资5亿卢比(约合730万美元),以扩大其在奥迪萨邦的生产设施。[99]
在奥迪萨邦投资峰会期间,印度国营煤碳公司NLC India Limited与奥迪萨邦政府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将斥资750亿卢比(约合11亿美元)设立一座煤碳加工厂。[99]

印度国营煤碳公司NLC India Limited于2016年8月宣布将在奥迪萨邦设立一座500百万瓦的太阳能发电厂,成本为300亿卢比(约合4.41亿美元) 。[99]
联邦内阁于2017年5月批准建造10座本土制造的加压重水反应堆(PHWRs)。合约预计价值将达7,000亿卢比(约合83亿美元),将交由印度公司制造。这10座反应堆的总发电量将达到7吉瓦(GW,10亿瓦),预计将可创造33,400个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103]
NLC India Limited在奥迪萨邦投资峰会期间与奥迪萨邦政府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将斥资1,500亿卢比(约合22亿美元)设立一座2,000百万瓦的火力发电厂。[99]
阿萨姆邦癌症护理基金会是阿萨姆邦政府与塔塔信托基金会 (Tata Trusts)的合作伙伴关系。塔塔信托基金会表示,在阿萨姆邦设立六所癌症医院并为七所新癌症医院奠基,让阿萨姆邦的医疗保健和癌症治疗水平得以提升,这在该国所有邦中是项创举。[104]
印度-英国健康研究院 (Indo-UK Institute of Health) 在阿萨姆邦投资峰会上宣布将在古瓦哈蒂设立一座耗资160亿卢比(约合2.31亿美元)的医疗城。印度-英国健康研究院是始于2015年的印度与英国合作计划,将于印度建立先进医疗城,以提升印度的医疗与教育水平。[105]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