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印度尼西亚经济
印尼經濟概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印度尼西亚经济是指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状况。印度尼西亚是一个新兴市场国家,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这个国家也是G20的会员国之一,被列为新兴发展中国家[12]。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3年7月30日) |
Remove ads
历史
印尼经济直至1960年代仍然呆滞,主因是政局长期不稳,直至政治强人苏哈托上台,致力建立经济制度,印尼经济才于1970年代始见增长。起先是靠出售石油所带动,至1980年代大量外资引进,制造业发展急速,在1989年至1997年间,印尼经济一直有着平均7%的增长[13]。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打击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其中以印尼遭受的创伤最大,兑美元的汇价由2,000印尼盾跌至18,000印尼盾,而增长率更下滑13.7%。经济下滑触发大规模骚乱,苏哈托更因而下台。
投资
自1980年代以来,印尼当局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以鼓励经济增长。 这一增长主要来自国内外私人投资。 美国投资者主导了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并承建了印尼一些最大的采矿项目。 此外,美国银行、制造商和服务商的数目不断扩大,特别是在1980年代工业和金融改革之后。其他主要外国投资者包括印度、日本、英国、新加坡、荷兰、卡塔尔、韩国。
印尼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损失了超过100盾的投资评级,并于2011年底从惠誉重新获得投资级评级,并于 2012 年初从穆迪评级获得投资级评级。2017年5月,由于 2017 年初出口反弹和消费支出强劲,标普全球将印尼投资评级从 BB+ 上调至 BBB−,前景稳定。
宏观经济走势
经济结构
2007年印尼的国民生产总值是4080亿美元(平均4600美元)。

以2005年计,印尼主要出口市场乃日本(22.3%)、美国(13.9%)、中国大陆(9.1%)、新加坡(8.9%)。而入口则大体来自日本(18.0%)、中国大陆(16.1%)和新加坡(12.8%)。2005年印尼创出了逾二百亿美元贸易盈余,主要由出口石油、天然气、矿材所带动,而入口则计有机械和化学品。

自1998年印尼发生骚乱以来,印尼由于政局不稳定,数年间先后更换总统,印尼经济一直停滞不前。尽管国民生产总值于2004-2005年间连续超过百分之五,但失业率仍然普遍。截至2006年,印尼失业率是约9.75%。
印尼是唯一东南亚国家为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 成员国。尽管该国拥有庞大的石油生产工业,但目前仍然是石油净进口国。1999年,原油产量平均为每天150万桶(24万立方米),1998年,包括炼油在内的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对GDP的贡献约为9%。 截至2005年,原油产量为每天107万桶(170,000立方米)。 石油产量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油田老化和石油生产设备投资不足。
石油和采矿权于印尼皆属国有。但外国公司可以投资参与承包工作:承包商必须为某一开采项目承担所有勘探、生产和开发成本。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锡市场。 尽管矿物生产传统上以铝土矿、银和锡为主,但它正在扩大铜、镍、金和煤炭的出口市场产量。 1993年中期,印尼当局重新开放煤炭行业予外资,其中即有印尼煤炭商与英国石油公司 (BP) 和力拓集团 (Rio Tinto Group) 成立一家合资企业。 1999年煤炭总产量达到7400万吨,其中出口5500万吨,2011年产量为3.53亿吨。 截至2014年,印度尼西亚是第三大生产国,总产量为458吨,出口量为382吨。按照这个速度,到2075年为止,储备将在61年内用完。
印度尼西亚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镍生产国;到 2022 年将成为第二大钴生产国。
两家美国公司在印尼经营三个铜矿、金矿;一家加拿大和一家英国公司分别持有镍和黄金的投资。韦丹塔资源公司和塔塔集团等印度财富集团也在印度尼西亚拥有大量采矿业务。 1998年,印度尼西亚的黄金和铜产量分别为10亿美元和8.43亿美元。 1998 年矿产开采部门赚取的 30 亿美元收入中,来自黄金、铜和煤炭的收入占 84%。
如果加上占全球氧化铝产量5%的氧化铝项目,印尼将成为全球第二大氧化铝生产国。 该项目不会将矿石转化为铝,因为印尼其他公司可以进一步开发 100 种氧化铝衍生物。
Remove ads
由于印尼长期以来严重依赖化石燃料的使,加上矿物和石油的出口国身份,印尼对可再生能源一直投资有限。
印尼有5000万家小型企业。2010年在线使用量增长48%。根据德勤2011年的数据,互联网相关活动创造了GDP的1.6%,比电子设备出口和液化天然气出口还要大(分别为1.51%和1.45%)。
截至2011年6月底,固定国有资产为1,265万亿盾(1,280 亿美元)。国有股票的价值为50万亿盾(50亿美元),而其他国有资产为24万亿盾(24亿美元)。
2015年,金融服务覆盖7.2万亿盾。 50家国内外企业集团持股比例约为70.5%。 其中 14 个为垂直集合体,28 个为水平集合体,8 个为混合集合体。 35家主体主要集中在银行业,13家属于非银行业,特殊金融业和资本市场业各1家。
以劳动人口计,印尼大多数人都是从事农业,约占整体劳动人口的44.3%。服务业和制造业则分别占了36.9%和18.8%。
以服务业占的比率最多,达45.3%。
经济上的挑战
与伙伴国之间的关系
自后苏哈托时代起,1999年美国对印尼的出口总额为20亿美元,比1997年的45亿美元大幅下降。主要出口是建筑设备、机械、航空零部件、化学品和农产品。 1999年美国从印尼的进口总额为95亿美元,主要包括服装、机械和运输设备、石油、天然橡胶和鞋类。
2019年,由于印尼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超过0.5%,美国贸易代表决定不将印尼列为“发展中国家”。尽管取消了这一地位,但印尼政府保证这一点不会改变印尼目前从美国享有的优惠。
自1990年代以来,印尼与中国的贸易不断增加,2014年,中国成为印尼第二大出口目的地,仅次于日本。事实上,虽然2003年印度尼西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额仅达到38亿美元,但2010年几乎翻了10倍,达到361亿美元。
印尼与日本签署了《印尼-日本经济伙伴关系协定》(IJEPA),于2008年7月1日生效。该协定是印尼第一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旨在便利货物和人员的跨境流动以及投资两国之间。
几十年来日本一直在印尼投资,特别是在汽车、电子产品、能源和采矿业。 而早在印尼独立之前,日本人即将印尼视为重要的自然资源来源地。2012年,有1,200-1,300家日本企业在印尼开展业务,约有12,000名日本公民居住在印尼。
如今,印尼是日本天然橡胶、液化天然气、煤炭、矿物、纸浆,以及咖啡的主要供给国;同时印尼一直被视为日本汽车和电子产品的主要市场。 对于日本企业来说,印尼一直是低成本制造业务的所在地,并雇用了大约300,000名员工。日本主要工厂集中在雅加达东部,其中最集中的是西爪哇省的勿加泗、芝卡朗和加拉旺。
其他资料
参见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