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卵翅蛾科
鳞翅目的一科昆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卵翅蛾科(学名:Neopseustidae)也称蛉蛾科、新顶蛾科、无轭毛顶蛾科,为鳞翅目的一科昆虫。本科是鳞翅目昆虫较为稀有的类群,全世界仅记录4属14种,分布于印度、缅甸、中国及智利、阿根廷等地区。
Remove ads
创建
1909年,英国昆虫学家爱德华·梅里克(E.Meyrick)描述了一种发现于印度卡西丘陵的昆虫,命名为 Neopseustis calliglauca,创立了新属蛉蛾属(Neopseustis ),放在小翅蛾科(Micropterygidae)毛顶蛾亚科(Eriocranianae)内。1925年德国昆虫学家埃里希·马丁·黑林(Erich Martin Hering)发表了采集自台湾的台湾卵翅蛾(Neopseustis meyricki),同时讨论了蛉蛾属,以此建立了“蛉蛾科(卵翅蛾科)”。但是黑林误认为本科物种没有翅轭的,而前翅基部臀叉的“兜”是代表另一类的连锁器。因而本科有“无轭毛顶蛾”、“缺轭蛾”等中文译名。[1]
形态特征
本科物种保留有翅轭但无翅缰,排泄腔发育不完全,受精囊管以及腹输卵管为波曲状。前胸叉突的侧臂细长,从基部向上伸在背面。上腭的收肌与展肌均非常发达。[1]
下属分类
- Apoplania Davis, 1975
- 扇鳞蛾属/长距蛾属 Nematocentropus Hwang, 1965
- 蛉蛾属/卵翅蛾属 Neopseustis Meyrick, 1909
- Synempora Davis and Nielsen, 1980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