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原台湾三菱制纸所办公厅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原台湾三菱制纸所办公厅舍,为位于云林县林内乡的历史建筑,其最初为合资会社三菱制纸所于1911年兴建的台湾三菱制纸所办公厅舍[1],战后由宝隆纸业使用。
介绍


台湾总督府在治台初期,对台湾进行了各种物产调查,其中也包含制纸的调查。其发现台湾中南部的中低海拔山区有丰富的桂竹,适合制造竹纸,且在当地已有些许传统的竹纸业加工制造[2]。1908年,在嘉义厅和南投厅划定了模范竹林区域,并于同年12月由合资会社三菱制纸所(本社位于日本兵库)承租。三菱制纸所于1909年6月在嘉义厅斗六堡林内庄林内车站北侧建造了制纸厂[3],1911年6月完工并开始营运,定名为“台湾三菱制纸所”[4],以桂竹为原料生产木浆造纸[5],1912年4月举行开业式。台湾三菱制纸所在工厂内设置了轻便轨道连接至林内车站,并设有宿舍、工场、贮水池、邮局、斗六寻常高等小学校林内分教场等设施。后来由于市场反应不如预期,且制浆技术无法突破,台湾三菱制纸所于1914年停止生产[6],林内寻常小学校也于1914年4月1日废校[7],1916年2月台湾三菱制纸所完全结束营运[2]。台湾三菱制纸所在结束营运后,其位于竹山的“三菱台湾竹林事务所”仍然持续运作,在1932年改组为图南产业合资会社,并将本部由竹山迁至斗六。
台湾三菱制纸所在战后作为宝隆纸厂办公厅舍,2006年以“林内旧庄役场”之名称登录为历史建筑,2009年更名为“原台湾三菱制纸所办公厅舍”,计划与相邻的宝隆纸厂旧址一同规划为一生态园区[8]。
Remove ads
建筑特色
屋顶为四坡水之水泥瓦屋顶,墙身为外侧砖拱及内侧承重砖墙[1]。
其他
由于台湾总督府强行划定模范竹林区域,将土地收归国有,但收归后的土地事实上是由三菱制纸所支配,并引起当地农民不满,遂于1912年引起了林杞埔事件(竹林事件)。其土地争议至战后仍持续,但由于日时已久导致产权不易辨明,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仍将图南会社所有土地收归公有。政府在后来允许民众组成合作社向农林厅承租林地,土地争议才暂告一段落[9]。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