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反媒体垄断运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反媒体垄断运动,又称反媒体巨兽运动,为2012年在台湾发起的学生与社会运动,901反媒体垄断联盟与由台湾各大学院校学生组成的反媒体巨兽青年联盟为推动此运动的主要团体。反对旺中案、反对壹传媒并购案,要求制定反媒体垄断法。以维护台湾新闻自由、反对媒体垄断、防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与台湾财团控制台湾媒体为主要诉求。
![]() |

2019年6月后,反媒体垄断运动再度被热议。6月上旬,香港发生一连串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的活动,大量台湾报章将相关事件放置于头版报导,惟部分媒体却对相关活动只字不提,令部分民众感到台湾仍有媒体被北京政府染红,拒绝报导大型反对北京政府群众活动。[1]。台湾于6月23日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行“拒绝红色媒体、守护台湾民主”游行。
Remove ads
主要组织与成员





主要组织有三:一个是反媒体巨兽青年联盟、另一个是901反垄断联盟、中央研究院部分院士与学者,三方的成员如下:
- 反媒体巨兽青年联盟
反媒体巨兽青年联盟总召集人是林飞帆,当时为国立台湾大学研究生学会会长。成员由台湾各大学院校的社团所集结。包括陈为廷[2]、赖品妤、洪瑞璞、妖西等人。
- 901反垄断联盟
901反垄断联盟,则是包括三十多个社运团体,计有台湾新闻记者协会、台大新闻研究所教授张锦华、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叡人、台湾人权促进会会长赖中强、成大政治系副教授梁文韬、守护民主平台召集人徐伟群、中正大学副教授管中祥、等人也参与其中,并提供支持。
- 中央研究院部分院士
中研院院士余英时以亲笔信表示支持,其中院士曹永和、廖运范、郑天佐、吴茂昆、李远哲、李文雄、杜正胜、周昌弘、林明璋等九位院士,以及六百多位学者参与连署反壹传媒并购案。
Remove ads
历史
在台湾解严之后,学者及民间社运团体开始重视新闻媒体的自主性,推动党政军退出媒体运动。1995年起,利用街头游行、公听会等管道,对政府施压。
陈水扁执政时期,于2003年,立法院完成广电三法中三项法律修正案,俗称党政军退出媒体条款。在修正案中,规定政府、政党不得捐助与成立新闻媒体。2005年,国民党将中视股权出售给财团,政府建立公视集团,被视为是党政军退出媒体运动的重要里程碑。
2008年,马英九于总统大选中胜选,国民党重回执政。旺旺集团回台湾投资,先后并购中国时报集团中的《中国时报》、《中天电视台》、《中国电视》等,形成旺旺中时集团,并计划继续并购频道业者。社运团体与学者张锦华、林丽云、洪贞玲、林宗男、黄国昌等人,担心台湾媒体财团化,财团跨媒体经营,造成台湾媒体遭垄断。自2010年起先后反对中时、中天、中视并购案、旺中并购中嘉案,号召示威游行等活动。
2010年,壹传媒主席黎智英,在台湾创办壹电视。同年,立法院通过广电三法修正案,将党政军投资放宽至10%,再度引起党政军介入媒体的争议。12月13日,《中国时报》记者黄哲斌,在个人部落格发表“乘着喷射机,我离开《中国时报》”,在文章中,陈述台湾媒体置入性行销的状况极为严重,他因此决定离职。民间社运团体,号召第二次党政军退出媒体运动,在阻止党政军势力进入媒体之外,也希望规范台湾财团。
2011年1月12日,因社会压力,立法院通过预算法增订第62条之1条文案,要求政府、政府捐助的财团法人、公营企业,不得进行置入性行销。但是此法律并没有规范民间财团,社运人士仍然对此表达抗议。
2012年,《华盛顿邮报》采访旺中集团主席蔡衍明,在报导中指出,蔡衍明认为六四事件并没有人死亡。此事触怒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运人士,王丹因此发起拒绝中时运动,余英时发表声明支持。拒绝中时运动的成员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可能透过旺旺集团等台湾财团,来干预台湾民主。拒绝中时运动的成员,加入反对旺中并购中嘉案。
因凯擘与中嘉等频道业者,拒绝让壹电视进入有线电视频道。壹传媒在听证会中指控,此事是因旺旺中时集团在背后阻止,加入反对旺中并购中嘉案。
2012年7月起,多个团体透过脸书发起反媒体垄断活动,包括导演王小棣发起的“无力者结盟运动”,提出“你好大、我好怕”口号,希望大家拒看中视、不买中时。另有小儿科医师彭裕弘与亲子共学团发起人郭骏武则在网络发起“拒看与拒买旺中集团媒体”行动,与发起“亲子家庭拒旺中媒体”。[3]
2012年7月25日,黄国昌等人召开记者会,反对旺中并购中嘉案。记者会结束后,约有百来位学生到中华民国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抗议旺中案。中国时报集团报导,部分参与游行的学生,是受雇出现,暗指学者黄国昌应该为此负责。清大学生陈为廷在脸书上指控时报周刊副主编林朝鑫可能与此事有关,《中国时报》与《中天新闻台》等以大篇幅报导回击。引发旺中案走路工事件。
7月31日,包括台大、清大等30余个学生社团,在网络上组成反媒体巨兽青年联盟。号召约700名学生聚集在中天电视台前,抗议旺中案走路工事件报导不公,表达对旺中集团的不满,游行口号为 [我是学生,我反旺中] [4]。正式宣誓加入反媒体垄断运动。
9月1日,近百个民间社团,在台湾新闻记者协会的主导下,发动反媒体垄断大游行。这些民间社团,组成901反媒体垄断联盟,共同推动反媒体垄断运动。反媒体巨兽青年联盟也参与其中,形成学运与社运结盟的形式。
10月16日,因壹电视无法在有线电视上架,造成亏损,壹传媒主席黎智英决定将台湾媒体事业出售给中信集团辜仲谅、台塑集团王文渊与旺中集团蔡衍明等人。反媒体垄断运动成员,表态反对此项并购案,要求公平交易委员会与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介入,此外,也诉求制定《反媒体垄断法》,防止媒体被少数财团控制。
11月25日,反媒体巨兽青年联盟在壹传媒签约前夕提出四点诉求:[5]
- 政府严审
- 反垄断入法
- 反中国因素
- 声援壹传媒工会
11月28日,学者余英时以亲笔信声援反媒体垄断运动,表达对财团购并壹传媒。在信中,余英时认为中共假借台商购买台湾媒体,将会影响台湾民主[6]。
12月31日,反媒体垄断巨兽青年联盟成员在自由广场守夜静坐[7]。2013年1月1日,约四百多位青年学生,自凌晨三点起,由自由广场移师凯达格兰大道静坐,并拉起布条进行示威抗议[8][9]。
Remove ads
2019年6月13日,时代力量立法委员黄国昌在脸书公布取得凯达格兰大道的路权并正式宣布“拒绝红色媒体、守护台湾民主”活动权及红色媒体滚出台湾游行确定在6月23日下午举行[10],游行目的旨在驱赶亲中的红色媒体及避免其对台湾的影响、守护台湾民主与自由及声援香港人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11]。
旺中案失效
2013年2月20日,旺中案因未符合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于2012年7月25日所提出的3项停止条件及25项承诺,旺中案因此失效。[12]
年代董事长练台生取得壹电视
2013年6月1日,壹电视经历多个买主先后竞争退出后,公告卖给有“有线电视台三大霸主”之一外号的年代董事长练台生。[13]今周刊曾于2009年报导“对大部分人而言,练台生是个陌生的名字,然而,这个陌生的名字却拥有百亿元的身价。掌控著有线电视频道商的生死,又是每年涌进数百万人次的钱柜KTV董事长,具有媒体、娱乐大亨双重身份”、“有线电视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操纵有线电视频道商的生杀大权”。[14]
东森新闻于四月报导练台生“会晤员工时,把狠话说在前头,直言如果大家不欢迎他,继续吵下去,以致于审核无法通过,就直接解散壹电视。”[15]联合报于五月初报导“预估将壹电视综合台所有人力全部资遣、新闻台也将裁员四成,裁员总人数估计超过四百人。”针对壹电视组织调整方案,壹电视工会声明关心被资遣的员工,同时要求练台生团队对于留任人员,应该承诺不裁员、不减薪、未经同意不调整职务等以表达善意,也再度呼吁签订新闻自主公约。[16]
Remove ads
广电三法修法争议
“广播电视法”、“有线广播电视法”及“卫星广播电视法”合称“广电三法”。
2013年1月1日,反媒体巨兽青年联盟提四点诉求:[17]
- 反垄断三法,国民党勿阻拦
- 公平会勿闪避,立刻召开听证会
- 说法要统一,投审会别落跑
- 政府要透明、进度要公开
2013年1月8日,民进党立院党团提出“广电三法修正草案”,经过1天的审议与讨论后,9日下午将该案初审通过送出委员会,不需朝野协商,预计周五(11日)送立法院院会。草案中针对“落实媒、金分离”、“设立外部独立董事”、“订定编辑室公约”、“外资对媒体直接与间接持股的比例不该高过60%”、“系统业者向金融机构借贷不能高过30%”、“有线电视系统业者的财务状况须公开”、“垂直管制集合门槛至10分之1等”订定规范。[18]。
2013年1月10日,民进党提出反媒体垄断修正草案,吴育昇代表国民党党团表示支持民进党提出的《广电三法》修正案于次日完成三读。台大政研所硕士生侯汉廷(国民党青年团)、文化大学博士生林明正(新党)、政大外交系硕士生王炳忠(新党)等三位研究生,组成中旺之心同盟,至立院门口静坐,表达支持旺中案、反对修法的态度[19]。
但疑因对旺中集团、富邦集团、中信集团、台湾产险有影响。由国民党行政院提名之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其中翁柏宗和谢焕干漏夜召开记者会,批修法草率,并提出多项质疑,马英九总统与行政院长陈冲见面会商后,国民党中央紧急暂停[20]。1月11日,国民党团在立法院将民进党版修正案由议程的第一案撤下,进行朝野协商,以议事程序封杀此案。青年联盟人员到立法院进行抗议。
2013年6月,国际记者联盟(IFJ)在都柏林举行每三年一次的全球大会中,通过台湾新闻记者协会所提出的紧急决议案,促请中华民国政府与国会,确保提供能有效保障台湾新闻事业,免于受到商业利益恶性垄断的法律,并建立防范机制,确保新闻媒体免于受到商业或政治利益干预新闻内容自主及新闻记者权益[21]。
Remove ads
反媒体垄断法修法争议
2013年6月18日,新闻媒体自律协会理事长成嘉玲、台湾报业公会理事长林圣芬、中华民国广播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马长生等三人拜访立法院长王金平,提出陈情书,指出反媒体垄断法对维护新闻媒体专业自主相关条文值得肯定,但部分条文却扩大规范、越权管辖,违反宪法保障之自由权利,要求删除相关条文。成嘉玲说,过去新闻界为争取言论自由,努力废除出版法,如今“出版法”却借此法借尸还魂,令人无法接受。[22]
2013年6月21日,报载“媒体垄断防制及多元维护法草案”(反媒体垄断法)将媒金分离条款纳入规范,不过经营有线电视、电视购物、频道的富邦金控董事长蔡明忠,以及联邦银行大股东、自由时报创办人林荣三,将因为相关配套条文包括“回溯条款”保留,导致相关配套措施不完整,成为媒金分离的例外。[23]归纳叙述如下:
富邦金控董事长蔡明忠未达反媒体垄断法对于“整合”定义,必须达到有表决权股份或资本额总数10%以上者。“自然人、四等亲”等“关系人”条例未纳入媒金分离条款内。
- 富邦人寿是台湾大的逾3%大股东之一
- 台湾大透过台固媒体买下国内5家系统台,是国内第4大有线电视系统台
- 富邦在台固媒体间接持股比例不到5%
- 以个人及家族名义成立大富媒体
- 大富媒体已收购凯擘股份有限公司(可参照东森媒体集团)
自由时报创办人林荣三媒金分离只规范金控公司负责人不能投资媒体。
- 联邦银行大股东,未担任联邦银行董事长
中国时报社论,质疑绿营竟然主张,在NCC成立前的既成事实可不受该条文规范。不知是NCC成立前的银行比较无害,还是NCC成立前的媒体就没有垄断?社论主张坚持贯彻“媒金分离”原则,让所有金融控股公司一起退出媒体。[24][25]
立委蔡正元痛批“银行、金控公司是特许行业,掌握大批民众资金,若反媒体垄断法草案没有纳入媒金分离、回溯条款,只是保障媒金垄断集团、惩罚未来想投资媒体的新竞争者,全世界没有国家会如此作。”,立委林沧敏表示“反媒体垄断法涉及言论自由,及人民权利义务事项,绝不能有针对性的立法。目前反媒体垄断法草案版本,明显仅针对旺旺中时集团规范,其他媒金一体财团却完全不受管制,相当不应该。”[26][27]
钮则勋教授表示“反媒体垄断法既然要媒金分离,又不溯及既往,又没有过渡条款或日落条款,是不是在帮特定的人事护航或量身订做”、“面对台湾根本不存在垄断问题而强行立法,忧心未来会不会又造成另一个立法疏失。”,媒体人唐湘龙表示“反媒体垄断法根本是一个没有必要的法律”、“呼吁NCC,如果认为台湾有媒体垄断现象,就该自己站上第一线,不要都只是顺着市场风向球走,一不小心十天前的对,就变成十天后的错。”[28]
2013年6月24日,报载(九〇一反媒体垄断联盟)前金管会主委、中研院研究员施俊吉反驳,若(反媒体垄断法)立法完成实施后,任何媒体事业都要遵守媒金分离,包括自由时报和联邦银行、大富媒体与富邦金控、旺中的国票金控与旺旺友联,都有媒金合一疑虑存在,都要进行修正。“旺中集团看不懂法律!”、“不知(中时)在吵什么东西!”[29]同时表示媒金分离有管制原则后完全不需要“回溯条款”。[30]
2013年6月,九〇一反媒体垄断联盟发言人管中祥表示,6年多前在NCC成立时,包括媒体观察基金会等多个公民团体就曾拜会NCC,盼制订国内首部反媒体垄断专法。他和联盟的立场都是一致,也就是反媒体垄断法应该“玩真的”,不该为特定集团或打击特定集团进行修法。并强调,有人指草案中订定编辑室公约是“出版法复辟”,但这根本是颠倒是非,只有媒体老板才不喜欢编辑室公约,不是记者,呼吁朝野政党应信守承诺,盼立法院可以尽速通过《反媒体垄断法》。[31]
2018年5月19日,黄国昌以时代力量党主席身份发表写给就任总统2周年的蔡英文看的公开信,他说,反媒体垄断的立法,到现在连草案都提不出来[32]。
广播电视垄断防制与多元维护法草案〔反媒体垄断法〕
2013/4/26 版本
本法所称广播电视事业之整合,指广播电视事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 与他事业合并,或形成共同所有或共同控制关系。
- 广播电视事业之同一股东及其关系人直接或间接持有或取得该广播电视事业之股份或出资额,达股份或资本额总数百分之二十以上,再取得或持有他广播电视事业之股份或出资额,达股份或资本额总数百分之二十以上。
- 转让或出租全部或主要部分之营业或财产。
- 与他事业共同经营或委托他人经营。
- 业务经营或人事任免约定由他人直接或间接控制。
- 联合经营。
- 签订二年以上之频道代理或授权契约,或授权同一频道代理商居中中介其频道节目公开播送累计达三年以上,再与同一频道代理商签订频道代理或授权契约。
前项第一款所称共同所有,指二以上事业之股份或资本额总数百分之五十以上由同一自然人或事业及其关系人持有或出资者。
第一项第一款所称共同控制,指二以上事业由同一自然人或事业及其关系人直接或间接控制事业经营或人事任免,或以其他方法取得实质影响力者。
股份或出资额之计算,应将受让人之关系人所持有或取得该广播电视事业之股份及出资额一并计入。
2013/5/29 修正纪录
媒体之发起人、董事、监察人、经理人或受托人,应善尽媒体经营者之公共责任,并谨守利益冲突回避原则,不得有滥用媒体公器及侵犯新闻专业自主之行为。
- 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保险机构及其负责人、其捐助成立之财团法人或其受托人不得持有媒体事业有表决权股份或资本总额超过百分之十。
- 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保险机构及其负责人、其捐助成立之财团法人或其受托人违反前项规定者,其超过部分无表决权,并由主管机关命其于限期内处分。
- 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保险机构及其负责人、其捐助成立之财团法人或其受托人不得担任媒体事业之发起人、董事、监察人或经理人。
- 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保险机构及其负责人、其捐助成立之财团法人或其受托人违反前项规定者,主管机关得命于限期内免除担任职务。
前四项负责人指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保险机构之董事、监察人、总经理、副总经理、协理、经理或与其职责相当之人。
各界反应
2013年1月2日,国民党立法委员蔡正元在脸书发表看法,认为,反媒体垄断是假议题,违反出版自由,反媒体垄断人士只是被林荣三与黎智英为个人商业利益煽动,大学生则沦为跑龙套[35]。
前主席蔡英文表示“新闻自由是民主制度的城墙。城墙破了,民主就会被淹没”,“旺中案之所以被重视,就在越来越多人警觉到,如果我们的传播公器只集中在少数集团或个人手上,是令人忧心的,尤其当这个集团或个人并不愿意信守传播的民主原则,拒绝尊重新闻专业和伦理的时候,我们的民主自由就会一步步的遭受侵犯。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民主国家都设有严格的规定来避免媒体的垄断,而她在党主席任内坚持NCC必须驳回旺中案的理由也在这里。”她说“如果政府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为人民把关一个健全而自由的媒体环境,为了我们的民主自由,更为了我们的下一代,我们只有自己站出来展现人民的力量。”她呼吁各界为捍卫台湾的新闻自由挺身而出,踊跃参加“你好大、我不怕”的反媒体垄断大游行,除了要求NCC撤回旺中案决议外,并检讨现行法规以防止媒体的过度集中与垄断。[36]对于国民党团在立法院阻挡“广电三法修正案”,她表示,这种因财团而一夕生变、连夜翻盘的政党很让人失望。她认为马总统应该主导反媒体垄断的修法,让相关法律完备,不能对媒体自由没有全盘视野的看法,只是说他不介入个案。[37][38]
立委郑丽君等则于立法院院会提案要求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于反媒体垄断法公布前不得再通过任何媒体购并案。她表示财团介入媒体事业经营,并透过雄厚之财力进行水平及垂直之并购,再借由旗下媒体公器私用,箝制言论打击异议者,已严重影响新闻自由,伤害台湾民主。壹传媒的购并案一旦通过后,其平面媒体的市占率将逼近五成,恐产生言论集中的问题。[39]
台联党主席黄昆辉表示,国民党对广电三法的修正案出尔反尔、言而无信,还在学生们抗争后动用大批便衣警力及警备车尾随学生,台湾已经不是国民党威权统治的时代了,不要搞白色恐怖贻笑国际;而国民党只有“一夜改革”,人民不能再寄望或期待,他呼吁全民要用行动来要求马英九下台。[40]台联立委林世嘉强调,台联党团始终支持反媒体垄断、媒金分离及召开法案公听会。[41]
2016年11月21日,ETtoday东森新闻云的直播节目讨论台湾数位光讯科技宣布购买东森电视事件,主持人赖宪政说,在新的媒体怪兽即将成形的时候,反媒体垄断运动的团体到哪里去了,“是不是应该站出来守护四年前的理念”;来宾台联台北市议员陈建铭说,敬告曾经支持反媒体垄断运动的民进党,不要换了位置就换了脑袋,“别以为执政了就不会有社会运动”[42]。
时代力量宣布于2019年6月举办红色媒体滚出台湾游行之后,前新北市市长朱立伦表示,台湾是言论自由的社会,不该因媒体的立场而抗议,认为相关游行干预新闻自由。[43]
苏打绿跨年反媒体垄断遭剪
2013年1月1日,在义大世界“全台第义大跨年晚会”现场,苏打绿主唱青峰表示:“这首歌呢我想说的是,在今年我觉得发生了非常非常多的事情,但我觉得有一些值得令人开心的部分是,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这个社会勇敢地发声……在我的心目当中,媒体呢应该是一个为真相发言的一个平台,而不是呢企图地去垄断或是想要把你或把我们当作是被利用的东西。所以呢,我希望我们的下一年都可以过得更好,然后过得更不孤单。然后接下来这首歌呢,我想要送给每一个很勇敢的人,然后还有每一个清醒的你们。”青峰并献唱由王丹填词的〈没有烟抽的日子〉,重播时这段话被中视以广告剪接方式删除。[44]《自由时报》电子报即时新闻以“中视剪青峰反垄断言论 遭轰‘无耻’”标题炮轰中视;但一向力挺蔡英文的资深政论部落客“黑雨”讽刺,自由时报也是半斤八两:“套用自由时报的逻辑,他们跳过蔡英文信任度超过苏贞昌的事实,算不算‘无耻’呢?”[45]
2012年11月6日,曾任《自由时报》专栏作家的《新台湾新闻周刊》发行人詹锡奎(老包)讽刺,《自由时报》仗着自己拥有“台派资讯霸权”,封杀在该报写专栏的南方朔与卜睿哲帮谢长廷辩护的言论,“把极端主义者拿来当论坛主流”,以“圈养式资讯”在台派内部制造矛盾,“像四十年前执行独裁统治的老K(国民党)中常会”[46]。2012年12月28日,詹锡奎甚至披露,曾有人在《自由时报》内部会议中委婉劝告该报创办人林荣三不要利用媒体公器襄助民进党的新潮流系与苏系,反而被林荣三大骂“不支持苏贞昌,要支持谁”[47]。
2013年6月6日14点,《自由时报》电子报即时新闻转载中央通讯社对珑山林企业董事长林鸿尧(林荣三么子)假赠与士林官邸附近土地案的报导后,发现林鸿尧是本案当事人,随后立即撤除该篇报导;同日晚间,《自由时报》发言人苏宇晖说,他对撤报导的事不知情,林鸿尧非该报员工,他将了解情况再回应;但同日18点30分到21点30分,面对《中国时报》记者的电话查证,《自由时报》都以“苏宇晖不在座位上”、“苏宇晖还在开会”、“总编辑也在开会”为由不对外回应[48]。2013年6月6日22点58分,《自由时报》电子报即时新闻终于刊登该报记者写的对本案的报导[49]。
乔姆斯基举纸牌争议
台湾反媒体垄断运动支持者林庭安邀请麻省工学院学者诺姆·乔姆斯基(又译为乔姆斯基)以举纸牌方式,声援反媒体垄断运动,在脸书上公布照片。[50]林庭安是继陈为廷之后,第二位因为脸书发言被《中国时报》与中天新闻台公布个人资料的青年支持者。林庭安曾接受访问,声称她有将纸牌内容与事件经过解释给乔姆斯基,经他同意才公布照片。乔姆斯基接受访问时,声明其立场为反对媒体垄断与支持新闻自由,但他不准备支持反中或亲中,他认为这应由台湾人民自主判断。
反媒体垄断运动联盟鼓励支持者手持活动标语“拒绝中国黑手、捍卫新闻自由、我在__守护台湾”自拍照片后,上传脸书,表达对运动的支持与关心。2012年12月26日,林庭安致信乔姆斯基,说明台湾发生了一个新闻媒体并购事件,可能造成新闻垄断,学生发起抗议运动,在网络上以举标语方式来反对媒体垄断,希望乔姆斯基也可以参与这个活动,声援台湾反媒体垄断运动。在电子信件中,林庭安解释活动标语“拒绝中国黑手、捍卫新闻自由、我在MIT守护台湾”的英文为Oppose Media Monopoly, Reject the black hand of China, uphold freedom of the press, I protect Taiwan in...。[51]乔姆斯基同意,于是林庭安拍下他举著印有这三句口号的中文纸牌。此外,她也取得Ned Block、Steven Gross教授的照片,她将这些照片在脸书上公布。这张照片在脸书上被快速转载。1月5日,林庭安投书《想想论坛》征文比赛,成为得奖作品,在其中她署名为阳明大学心智哲学研究所硕士班学生[52]。
1月7日,《自由时报》首次报导乔姆斯基举纸牌支持反媒体垄断运动,报导中称呼林庭安是阳明大学心智哲学研究所硕士班学生[53]。
澳门大学学者刘世鼎向诺姆·乔姆斯基写信询问此事,刘世鼎将这三句标语英译为“Protest against media monopoly, Refuse Chinese manipulation, Defend freedom of press”。诺姆·乔姆斯基回信说他的立场为反对媒体垄断与支持新闻自由,但没有其他立场[注 1]。2013年1月27日,刘世鼎在脸书上公布乔姆斯基回信与自己的意见,认为乔姆斯基反对媒体垄断的立场被台湾社运与媒体曲解为反中国运动的代言人,乔姆斯基并不知道台湾反媒体垄断运动的反中国诉求,乔姆斯基被误导加入反中国运动,是因反媒体垄断运动者移花接木、暗渡陈仓。
1月13日,国立台湾大学教授石之瑜认为,乔姆斯基因为反霸权与反帝国主义的立场,遭到反媒体垄断运动者误导,而加入反中反华的行列;他说,乔姆斯基如此毫无警觉、毫无历史感的表现,当然不是因为他突然觉得中国比美国更坏或更可恶,而是因为他只听到反媒体垄断运动者的陈述,“他为了表达反霸反帝,而中了台湾反媒体垄断势力的垄断之计。”石之瑜认为,如果反媒体垄断运动者没有反垄断的口号,他们不容许亲中者享有言论自由的立场就会被揭穿,那么他们主张台独的言行就变成是反言论自由,与他们恐惧的中国一样[54]。
1月29日,《中国时报》以〈反媒变反中 乔姆斯基被设计〉为题,报导刘世鼎在脸书上发表的文章。报导中认为,学生并未解释将标语的意义解释给乔姆斯基听,乔姆斯基显然是在不知情下为学生拍摄。刘世鼎认为,反媒体垄断运动参与者偏颇、双重标准、选择性反对,不是单纯的争取民主与新闻自由,实际上是反对中国,针对中资来反对[55]。同日刘世鼎公布乔姆斯基一个简短澄清函内容写着:“我们显然被误导了。”。[注 2][56][57][58]1月31日,刘世鼎再度在脸书发表,反媒体垄断运动不应被窄化为反对中国[59]。石之瑜投书《中国时报》,认为乔姆斯基被设计、被反旺中运动消费,美国CNN、BBC、《纽约时报》等媒体才是真正具备垄断能力的真垄断者,反旺中集团是为了掩护美帝真垄断才发动的政治活动[60]。
林庭安稍后在自己脸书页面公布与乔姆斯基的信件,解释她曾向乔姆斯基解释这个运动的内容,标语内容也曾译成英文,向乔姆斯基解说,否认曾有误导。张铁志在个人脸书上回应,刘世鼎扭曲了反媒体垄断运动,将它描述为反中运动,并且是反对中国的一切人事物。
1月30日,《自由时报》报导了林庭安的说法,在报导中仍然称她是阳明大学心智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林庭安认为她已详细向乔姆斯基解释反媒体垄断运动的内容,在得到他同意之后才刊出照片;林庭安认为,乔姆斯基反对媒体垄断,这个立场与台湾正进行的反媒体垄断运动一致,希望大家将焦点放在这个地方[61]。电邮文中写着"Reject the black hand of China",证明有尝试翻译“拒绝中国黑手”,但未必能全面反映原文意义。
1月30日,《中国时报》报导,乔姆斯基以电子邮件回复《中国时报》与中天新闻,信中说,他完全不知道牌子上还有其他字句,他认为这件事是严重扭曲[62][63]。中天新闻台的谈话节目《台湾顾问团》,在当天晚间以此为题,批评《自由时报》报导不公、林庭安假造学生身份误导乔姆斯基,并认为有人刻意挑起反中情绪来攻击旺中案[64]。
1月31日,《中国时报》公布林庭安的个人资料。报导中说,林庭安于2012年自台湾大学生命科学系毕业后,于阳明大学心智哲学研究所担任计划研究助理,非阳明大学心智研究所学生[65]。《中国时报》记者刘屏希望林庭安承认,自己当初对乔姆斯基说谎,因意识型态而未全盘说出实情[66][67][68]。
1月31日,历史学者吴从周投书《中国时报》,说:“乔姆斯基反对媒体垄断,但他反对的焦点是美国的‘宣传模型’(Propaganda Model),因为该模型的核心就是反共的意识形态;乔氏进而强烈抨击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媒体,为达反共政治目标,不惜逃避正当报导的劣行。反观眼下的台湾,少数真正秉持民主、自由、多元理念,有意对中国做出客观报导,也尝试提供统独议题讨论平台的媒体,却被反媒体垄断运动扣上‘垄断’与‘卖台’的大帽子;反之,某些占据舆论统治地位,长期进行垄断性反共、反中宣传的媒体,反媒体垄断运动却视若无睹;此运动虽以‘民主自由’为名,但追求的却是与乔氏相左的反共政治目标。反媒体垄断运动的成员,竟然寻求意识形态与他们针锋相对的左派学者背书。”[69]
2月2日,《台北时报》刊出报导,报导中引述乔姆斯基的回信。乔姆斯基说,他与他的朋友、纽约大学哲学系教授Ned Block,都拍了照片支持;但他们只注意到标语中反媒体垄断与新闻自由,但不记得当中有反中国的部分[注 3]。乔姆斯基不打算指控任何一个人欺骗或是误导,单纯只是因为他们不懂中文,造成误会[注 4][70]。
2月3日,中天新闻记者臧国华赴波士顿访问乔姆斯基,乔姆斯基受访一再强调这件事只是因为他不懂中文造成。他表明了一贯立场,反对媒体垄断与支持新闻自由[注 5],但他不准备加入反中或亲中的阵营,他认为这应由台湾人民自主判断[注 6]。他认为,如果标语主题在于反对中国,他就不会参与举牌[71]。中天新闻以〈若知有“反中” 乔姆斯基:不会答应拍照〉为题,播出访问。[72]网络上,有人将乔姆斯基的访问,逐字翻译后,与中天新闻的字幕版本做对照,认为中天新闻有误导观众的嫌疑,对照影片被放到youtube上[73]。中天新闻表示,该则新闻确有口白与翻译字幕配合上的疏失,在部落格中致歉[74]。《自由时报》在2月4日报导了此事[75]。有观众向NCC投诉[76]。2月5日,中天新闻重新剪辑访问,播出了字幕对正的版本,并将臧国华的大多数旁白与访问后的评论删除[77][78]。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