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反党集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反党集团(俄语:Антипартийная группа),全称“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反党集团及加入其中的谢皮洛夫”(Антипартийная группа Маленкова, Кагановича, Молотова и примкнувшего к ним Шепилова),是苏联官方媒体中常用的政治套语,用来指代在1957年6月企图将尼基塔·赫鲁晓夫赶下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职位的三位苏共高级领导人。该集团还得到了其他党内高层的支持,其中包括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德米特里·谢皮洛夫,他还对赫鲁晓夫本人提出了不满。
历史
1957年6月18日,苏共中央主席团再次召开会议。到那时,苏联最高领导层已濒于分裂,马林科夫这样评价局势:“如果我们现在不把他们拿下,迟早他们会把我们拿下。”[1]
在多数人的坚持下,会议由布尔加宁主持(而不是像往常一样由赫鲁晓夫主持)。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等主席团成员纷纷向赫鲁晓夫提出大量指责。经过讨论,表决结果为6票赞成(莫洛托夫、马林科夫、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布尔加宁、萨布罗夫),1人弃权(别尔乌辛),反对4票(赫鲁晓夫本人、基里琴科、米高扬、苏斯洛夫,其中明确公开投“反对”票的只有赫鲁晓夫[2])。最终通过决议,建议苏共中央全会将赫鲁晓夫撤下第一书记职务,并重新审议中央书记处的组成。列席的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勃列日涅夫、朱可夫、穆希金诺夫、福尔采娃、什维尔尼克——都表示支持赫鲁晓夫。德米特里·谢皮洛夫最初也支持赫鲁晓夫,但后来倒戈,站到集团一边,并对赫鲁晓夫提出个人指责。
在会议尚未结束之前,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伊万·谢罗夫和朱可夫在与赫鲁晓夫协商后,紧急动用空军飞机,将以对赫鲁晓夫忠诚著称的中央委员会委员和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弗罗尔·科兹洛夫等人空运到莫斯科。[1]新到的一批人设法介入到会议进程中(此时会议已接近尾声),并将关于第一书记和中央书记处组成的问题撤出讨论。这个苏共中央主席团的会议一共拖了四天,紧接着就召开了苏共中央全会。
6月22日,在苏共中央全会的第一次会议上,苏斯洛夫向与会者解释说,主席团的分裂是由于在如何贯彻二十大提出的去斯大林化方针上存在分歧,因此赫鲁晓夫个人及其所犯错误的问题被搁置。随后,朱可夫宣读了文件,指出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和马林科夫正是“大批党政干部被逮捕和处决的主要责任人”。[1]
卡冈诺维奇回应道:“这事得把政治局所有成员都说上”,并直接质问赫鲁晓夫:“难道您没有在乌克兰签过处决令吗?”[1]赫鲁晓夫没有正面回答,因为否认只会显得荒唐。朱可夫则表示必须进行彻底调查,并追究所有在大规模镇压中负有责任者的罪行。然而,这一问题在中央全会上被列为机密,直到“重建”时期,这些事件的更多细节才开始见诸报端。
在米哈伊尔·斯米尔秋科夫看来,朱可夫对赫鲁晓夫的支持在“反党集团”失败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3]
该集团成员都是斯大林的老战友——在赫鲁晓夫于二十大末尾作报告后,他们的影响力开始明显衰减。
德米特里·谢皮洛夫并未参与斯大林时期的镇压行动,也不属于那批反对赫鲁晓夫的党内领导人集团,但赫鲁晓夫认为他是自己一手提拔的人,因而要以“背叛”为名对他进行示众式的惩罚。在苏共二十二大《关于修改苏共章程的报告》中指出:
“ | 企图顽强抵制二十大所确定的列宁主义路线的是一个派别性的反党集团,其中包括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马林科夫、伏罗希洛夫、布尔加宁、别尔乌辛、萨布罗夫,以及后来加入他们的谢皮洛夫。 | ” |
在1957年6月22日至29日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上,[4]该集团的一些成员被撤出中央委员会;到了1962年,他们被开除出党。[5]
亚历山大·佩日科夫指出,苏共二十二大关于反党集团的决议,篇幅几乎是对斯大林个人崇拜批评的四倍;而在赫鲁晓夫的报告和代表们的发言中,批评攻击最多的对象是莫洛托夫(就个人崇拜问题对他的批评,数量还不到前者的一半)。[6]
Remove ads
成员
同样参加了反赫鲁晓夫集团的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克利缅特·伏罗希洛夫、尼古拉·布尔加宁、米哈伊尔·别尔乌辛和马克西姆·萨布罗夫,在全会上当场表示认错,因此最初“只”受到了相对轻的处分:
- 伏罗希洛夫:一直到1960年7月仍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和中央主席团成员,之后转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成员;1960年5月还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 布尔加宁:一直到1958年3月仍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同年先被安排为苏联国家银行管理委员会主席,随后被剥夺元帅军衔,调任斯塔夫罗波尔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
- 别尔乌辛:被降为苏共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并从苏联中等机械制造部部长改任部长会议国家委员会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主席;1958—1962年任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1963—1965年任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能源和电气化局局长;自1965年起直至去世,担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委员、国家计委地区规划与生产布局部主任。
- 萨布罗夫:被降为普通中央委员,先转任部长会议国家委员会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副主席,自1958年起任塞兹兰重型机械制造厂厂长。
Remove ads
指控
地方反应
在地方层面上的反应并不一致:有的党组织甚至拒绝通过《关于反党集团的决议》。例如,堪察加州党委就曾报告中央,称乌斯季博利舍列茨克区基赫钦渔业联合企业第46号鱼类罐头厂的工人大会闹得无法收场:支持反党集团的有81票,而赞成中央决议的只有31票(此后厂长被免职,重新召开的大会才通过了中央的决议)。[9]
参见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