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一所專門培育小學師資的教育大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map
Remove ads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简称北教大北教国北,过去简称国北师国北教北师)是一所专门培育小学师资的教育大学,位于台北市大安区。与国立台中教育大学同为台湾仅存的二所国民小学师资培育专门学校之一。校内人文艺术气息浓厚,古典的建筑氛围吸引许多影视取景。

事实速览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老校名 ...
Remove ads

校史

前身为“省立台北师专”,于2005年改为现名。现已转型为一般大学,但仍留有师范院校的传统特色。

师校时期

1919年台湾总督府台北师范学校

1926年,总督府台北师范学校台湾学生因与日本学生起冲突爆发学潮,总督府因而计划设立第二师范学校。

1927年台北师范学校分割为台湾总督府台北第一师范学校(今台北市立大学博爱校区)、台湾总督府台北第二师范学校(国立台北教育大学的前身)。创立台北第二师范学校于芳兰地区,并将原台湾总督府台北师范学校之台籍学生全数迁入;第一师范学校仅招收日籍学生。

1943年太平洋战争末期资源吃紧,两校合并为台湾总督府台北师范学校,分为“南门校区”(原第一师范)、“芳兰校区”(原第二师范),南门校区收预科及女子部,芳兰校区收本科生;日治时期将原“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及“台湾总督府台北师范学校”的学籍簿全部移至芳兰校区(这也就是现今日治时期台湾曾就读师范学校之菁英学籍册皆存放于国立台北教育大学之缘故),该校区别称“芳兰之丘”。

1945年两校区再度拆分为台湾省立台北师范学校(只招收男学生),简称“省北师”,与“台湾省立台北女子师范学校”(只招收女学生)之简称“女师”区别。

1947年增设艺术师范科。

1948年增设音乐师范科。

Remove ads

师专时期

1961年“省北师”改制为台湾省立台北师范专科学校。停招艺术师范科。

1963年音乐师范科停招。

1968年增设音乐专修科。

师院时期

1987年升格为台湾省立台北师范学院。设有初等教育学系(分设行政组、智能不足儿童教育组、美劳教育组、体育组、辅导组)、数理教育系、语文教育系、社会科教育系和音乐教育学系。

1991年改隶教育部,改名国立台北师范学院,简称“国北师”。初等教育学系智能不足儿童教育组独立为特殊教育学系。

1992年增设初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班)。初等教育学系美劳教育组独立为美劳教育学系。增设幼儿教育学系。同年12月5日,体育馆、艺术馆、视听教育馆落成。

1993年初等教育学系体育组独立为体育学系。

1995年初等教育研究所改名国民教育研究所。

1996年增设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硕士班。

1998年数理教育学系分拆为数学教育学系、自然科学教育学系。初等教育学系辅导组独立为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增设数理教育研究所。教育科技研究所申请案未获教育部通过。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增设教学硕士班。

1999年増设国民教育研究所博士班、儿童英语教育研究所。初等教育学系分设行政组、课程与教学组。同年12月,举办创校一百周年校庆活动。

2000年8月增设艺术与艺术教育研究所硕士班,并分设艺术教育组、艺术组。增设传统音乐教育研究所硕士班、教育传播与科技研究所硕士班、幼儿教育学系硕士班、儿童英语教育学系。初等教育学系取消分组。

2001年美劳教育学系改名艺术与艺术教育学系,并与艺术与艺术教育研究所系所合一。增设特殊教育学系硕士班、社会科教育学系硕士班、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硕士班、体育学系硕士班。

2002年增设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班、台湾文学研究所硕士班。幼儿教育学系增设教学硕士班。

2003年增设玩具与游戏设计研究所硕士班、国民教育学系硕士班、幼儿教育学系早期疗育硕士班;国民教育研究所改名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所(硕、博士班)。

2004年增设生命教育与健康促进研究所、资讯科学研究所、语文教育学系硕士班、特殊教育学系早期疗育硕士班、造形设计学系。数理教育研究所分拆为数学教育研究所、自然科学教育研究所。初等教育学系改名国民教育学系、传统音乐教育研究所改名音乐教育研究所、数学教育学系改名数学暨资讯教育学系、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改名教育心理与咨商学系。艺术与艺术教育学系硕士班改设艺术教育组、艺术理论组、艺术创作组、工艺创作组。

Remove ads

国北教大时期

2005年8月1日改名为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成立“教育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理学院”。增设艺文产业设计与经营研究所硕士班、教育经营与管理学系、文教法律研究所、资讯科学研究所增设资讯科学学系并系所合一。儿童英语教育研究所与儿童英语教育学系系所合一。自然科学教育研究所与自然科学教育学系系所合一。

2006年增设文化产业学系、数位内容设计学系、教育经营与管理学系。教育心理与咨商学系改名心理与咨商学系、语文教育学系改名语文与创作学系(分设语文师资组、文学创作组)、艺术与艺术教育学系改名艺术学系、音乐教育学系改名音乐学系。音乐教育研究所并入音乐学系为硕士班。国民教育学系增设教育事业创新经营硕士学位在职进修专班。

2007年玩具与游戏设计研究所并入造形设计学系为玩具与游戏设计硕士班。幼儿教育学系改名幼儿与家庭教育学系。增设自然科学教育学系博士班。

2008年艺术学系、造形设计学系合并为艺术与造形设计学系,硕士班分组为艺术教育组、艺术理论与评论组、艺术创作组、工艺创作组及产品设计组。文化产业学系、艺文产业设计与经营研究所系所合一为文化产业学系暨艺文产业设计与经营硕士班。原属造形设计学系之玩具与游戏设计硕士班改与数位内容设计系整并、改名为数位科技设计学系暨玩具与游戏设计硕士班。

2009年社会科教育学系改名社会与区域发展学系。国民教育学系改名教育学系。原国民教育学系硕士班与教育事业创新经营硕士学位在职进修专班,整并为教育学系教育创新与评鉴硕士班、硕士学位在职进修专班。儿童英语教育学系硕士班改名儿童英语教育学系英语教育硕士班。

2010年文化产业学系暨艺文产业设计与经营硕士班改名文化创意产业经营学系(含硕士班)。数理教育研究所并入数学暨资讯教育学系为数学教育硕士班。生命教育与健康促进研究所改名生命教育研究所。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并入教育经营与管理学系为教育政策与管理硕士班、教育政策与管理博士班。

2012年8月文教法律研究所并入教育经营与管理学系为文教法律硕士班,并自原人文艺术学院改隶教育学院。生命教育研究所并入教育学系为生命教育硕士班、硕士学位在职进修专班。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育传播与科技研究所整并为课程与教育传播科技研究所,包含博士班、课程与教学硕士班、教学硕士班、教学传播科技硕士班、在职进修硕士班等五个班别。幼儿与家庭教育学系教学硕士班改名幼儿与家庭教育学系硕士在职专班。增设语文与创作学系华语文教学硕士班。

2013年增设艺术与造型设计学系艺术跨域整合博士班。

2016年增设当代艺术评论与策展研究全英语硕士学程。

2017年增设班东南亚区域管理硕士学位学程、学习与教学国际硕士学位学程。停招儿童英语教育学系硕士在职专班、教育经营与管理学系硕士在职专班、语文与创作学系硕士在职专班、课程与教学传播科技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增设语文与创作学系语文教学硕士在职专班、课程与教学传播科技研究所课程与教学硕士在职专班。

2018年增设博物馆管理与科技应用硕士在职学位学程,是继北艺大南艺大辅大之后,国内第四个属于博物馆学类的教学单位。自然科学教育学系硕士班取消科学教育组、应用科学组之分组。停招社会与区域发展学系社会学习领域教学硕士学位班、音乐学系音乐硕士在职专班。增设社会与区域发展学系硕士在职专班。

2020年停招博物馆管理与科技应用硕士在职学位学程、语文与创作学系语文教学硕士在职专班。增设文化创意产业经营学系博物馆管理与科技应用硕士在职专班、语文与创作学系国际华语文教育博士班。艺术与造形设计学系硕士班调整分组,取消艺术教育组、艺术理论与评论组,改设艺术价值创造组。

2023年,停招文化创意产业经营学系博物馆管理与科技应用硕士在职专班。

2024年,原教育经营与管理学系文教法律硕士班改制为文教法律研究所。

Remove ads

历任校长

日治时期[1][2]
更多信息 任职期间, 姓名 ...
战后
更多信息 任别, 任职期间 ...
Remove ads

刚从师院升格为大学时的早年评鉴

师培中心中等教育学程停招

台湾三所师范大学成立后,各师范学院(今教育大学)逐渐没落,2006年经教育部评鉴,该校师资培育中心中等教育学程被评为“三等”,依规定于2007年由教育部勒令停招,同时期被评为三等且勒令停招的学校有:中华大学义守大学[3]该中心于2009年2月1日更名为“师资培育暨就业辅导中心[4]”。

未通过系所评鉴

2006年由高等教育评鉴中心进行的大学评鉴,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有:文教法律研究所、生命教育与健康促进研究所、社会科教育学系、资讯科学系和语文与创作学系等系所被评为3等,评鉴不及格,依规定扣减招生名额10%、降学杂费1%处分。

近年北教大的评鉴大多数都通过审核标准。[5]

事实速览 大学排名, 全球排名 ...

学术表现与排名

  • 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亚洲排名451–500名,全台湾大学排名第34位。[7]
  • 2020年入围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2019亚洲大学最佳教学与学习策略奖,是台湾唯一入围之大学。
  • 2021年《ARWU世界大学排名》教育类领域世界排名401名,全台湾排名第9位。[8]
  • 2024年2月《EduRank世界大学排名》教育学领域世界排名1397名,亚洲排名313名,全台湾排名第23位。[9]

现况

  • 由校长综理校务,并设副校长1人,其下分设教育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理学院,及若干行政与辅助单位,并佐以各种委员会及校务会议。目前有专任教师205人,其中博士158人、硕士28人、学士19人;学生计五千八百余人。
  • 为台湾仅存的两所培育小学师资专门学校之一,学校保持师专时期作风。现因应少子化招生困难,入学生已无全面修习教育学程,仅余部分名额。现招生无虞,注册率排名公立一般大学第六名[10]
  • 2016年,国北教与台湾大学继多年洽谈合校事宜,已提出合校备忘录及合作意向书,但由于台大前校长杨泮池卸任,合作被无限期搁置。
  • 2019年,台大新任校长管中闵于多次会议讨论后宣布,以推展台大校务为优先,婉拒与国北教大合并,以致该合并案正式破局[11][12]

学校环境

Thumb
艺术馆
Thumb
笃行楼
Thumb
“芝岩流徽,芳兰扬芬”石碑

周边环境

位于台北市大安区,附近有台北捷运文湖线科技大楼站。同样位在大安区的大学有国立台湾大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等,邻近的小学有国北教大附小、建安国小、大安国小。附近的公共设施有大安运动中心台北市立图书馆道藩分馆及成功阅览室。

校舍方面

网站:[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笃行楼(代号Y):综合教学大楼,于2011年落成启用,地上8层地下1层,为一“L”形建筑,与北师美术馆相连。1楼有进修推广处、校史馆等,6楼有笃行楼未来教室及国际会议厅,地下1楼为停车场。东盟中心、华语中心、东南亚学程亦位于此栋。
  • 北师美术馆:地上3层地下1层,一楼设有咖啡厅。
  • 泳健馆:室内50米游泳池,于2011年落成启用,2012年4月下旬,由篮球达欣队厂商标下营运。
Thumb
行政大楼
  • 行政大楼(代号A):地上7层,1992年落成。原址为旧行政大楼(红楼),于1987年拆除。学校主要行政单位所在,校长室、副校长室、秘书室、人事室、主计室、研发处、教务处(华语中心、东盟中心、课外组除外)、学务处(心辅组、体育室除外)及总务处等行政单位皆座落于此。课传所、台文所、教经系、幼教系、特教系、儿英系、语创系等系所办公室亦位于此栋。与图书馆相连。
  • 至善楼(代号G):地上8层,教育学院、心咨系、教育系、社发系等院系之办公室所在。6至8楼为教授研究室,地下1楼有至善楼国际会议厅,地下2楼为停车场。学务处心辅组亦位于此栋。
  • 科学馆(代号B):共5层,理学院、自然系、数资系、资科系、数位系等院系之办公室所在。与视听教育馆相连。
  • 艺术馆(代号M):共5层,1992年落成。人文艺术学院、音乐系、艺设系等院系之办公室所在。
Thumb
体育馆
  • 体育馆(代号K):共4层,1992年落成。1楼为跆拳道教室、健身房、韵律教室等,2楼为体育系系办及教室,3楼为木地板篮球场3座,4楼为看台。学务处体育室亦位于此。
  • 学生活动中心:共5层,1楼为学生餐厅,2楼为用餐区及麋研斋书店,3至5楼为社团办公室,4楼有学生活动中心国际会议厅。
  • 第一宿舍(兰苑):共5层,女生宿舍。
  • 第二宿舍(竹苑):共5层,1、2楼为女生宿舍,3至5楼为男生宿舍。
  • 明德楼(代号C):共3层,一般教室。1970年代完工启用。通识教育中心办公室位于此处。
  • 图书馆:共7层,1楼为数位学习中心、儿童阅览室(林靖娟纪念馆)、报纸区,2楼为期刊区、行政办公室,3楼为参考区,4楼为数位媒体区,5、6楼为中文书库,7楼为外文书库。与行政大楼相连。
  • 视听教育馆(代号F):共5层,1992年落成。4楼挑高,文创系之办公室、计算机中心所在。与科学馆相连。
  • 创意馆(代号E):共4层,3、4楼为纪念校友知名音乐家邓雨贤的288座的演艺厅“雨贤厅”。
  • 芳兰楼(代号D):共2层,策展学程、学习学程之办公室所在。
  • 大礼堂:日治时期存留至今,1927年落成,2008年列为台北市市定古迹。
  • 文荟楼:共3层,专作教师研究室。
  • 钟楼:有铜钟一座,四面皆嵌有时钟,位在行政大楼与校门之间。
  • 校门:三拱建筑,收发室、警卫室所在。1993年重建为现今之形制。
  • 防空洞艺廊:共一层,做为学生申请艺文展览使用。

校园植物

校园内外广植花木,有山樱花吉野樱八重樱杜鹃鹅掌藤雀榕枫香第伦桃阿勃勒黑板树榕树大叶合欢等。其中大礼堂前的一株大叶合欢树形高大典雅,在2009年票选为“校树”。

文化资产

事实速览 旧总督府第二师范学校大礼堂(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旧礼堂), 位置 ...
事实速览 旧总督府第二师范学校小使室及便所(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旧琴房), 位置 ...
事实速览 原台北第二师范学校警卫室, 位置 ...
  • 市定古迹:旧总督府第二师范学校大礼堂,1926年,红砖造礼堂建筑类型,具拱廊立面开有拱窗。
  • 历史建筑:旧总督府第二师范学校小使室及便所,建于1927年前后,小使(校工之意)。后来小使、汤沸、浴室及物置室曾变更为琴房使用,今日延续做为工友休息室之使用。
  • 文化资产,1967年9月,日本首相佐藤荣作访台,随行众议员山中贞则为本校校友赠送母校一架由佐藤首相题字的山叶钢琴(12月22日到校)。[13]

学术单位

更多信息 教育学院 ...
更多信息 人文艺术学院 ...
更多信息 理学院 ...
更多信息 不分院国际学位学程 ...

中心单位

更多信息 中心单位 ...

影视取景

  1. 偶像剧“流星花园”校内大礼堂的长廊取景拍摄。
  2. 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校门、艺术馆(代号M)中庭舞台及女生宿舍寝室取景。
  3. 光良曹格演唱的“少年”、I.N.G.演唱的“中场时间”、游鸿明演唱的“诗人的眼泪”与杨丞琳演唱的“年轮说”MV,分别以大礼堂、体育馆三四楼、明德楼与行政大楼三楼取景拍摄。

校友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