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北市立图书馆

位于台北市大安区的图书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北市立圖書館
Remove ads

台北市立图书馆(英语:Taipei Public Library,又名:Taipei Municipal Library),简称北市图,位于台北市,为台北市政府成立的公共图书馆,主管单位为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终身教育科。其总馆位于大安区建国南路二段125号,邻近大安森林公园,现任馆长为洪世昌。

事实速览 国家/地区, 地址 ...
Remove ads

现况

北市图馆舍(含总馆分馆民众阅览室借还书工作站智慧图书馆FastBook全自动借书站代办民众阅览室等)76处,是台北市使用率最高的社教机构;借阅证总数为2,925,323张,为全国图书馆之冠[1]。截止至2025年5月31日,市立图书馆藏书册数共8,797,319册/件,而2025年5月份总外借图书册数共1,100,796册/件[2]

组织

  • 馆长(1人,简任第十职等至第十一职等)
    • 副馆长(1人,荐任第九职等)
    • 秘书(1人,荐任第八职等)
    • 课长(4人,荐任第七职等至第八职等)
    • 主任(1(2)人,荐任第七职等至第八职等)
    • 分馆主任(一)(17人,荐任第七职等至第八职等)
    • 分馆主任(二)(21人,荐任第七职等)
    • 研究员(1人,荐任第七职等至第八职等)
    • 技正(2人,荐任第七职等至第八职等)
    • 辅导员(1人,荐任第七职等)
    • 分析师(1人,荐任第七职等)
    • 设计师(1人,委任第五职等或荐任第六职等至第七职等)
    • 管理师(1人,委任第五职等或荐任第六职等至第七职等)
    • 技士(4人,委任第五职等或荐任第六职等至第七职等)
    • 课员(59人,委任第五职等或荐任第六职等至第七职等)
      • 技佐(2人,委任第四职等至第五职等)(内1人得列荐任第六职等)
      • 助理员(8人,委任第四职等至第五职等)(内4人得列荐任第六职等)
      • 助理设计师(1人,委任第三职等至第五职等)
      • 办事员(76人,委任第三职等至第五职等)
      • 书记(114人,委任第一职等至第三职等)


  • 采编课:办理图书资料之征集、选购、登记、分类、编目及交换等事项。。
  • 阅览典藏课:办理图书资料、金石、舆图、文献之典藏、陈列、供阅、出借与催还等事项。
  • 咨询服务课:办理参考资料之征集、咨询服务、馆际合作、终身学习及留学资讯服务等事项。
  • 推广课:调查统计、研究实验、视察辅导、推广活动、展览演讲、文宣刊物、导览参观及图书馆专业人员训练等事项。
  • 视听室:办理视听资料之搜集与制作、视听节目之安排与放映、视听器材之管理与维护等事项。
  • 资讯室:办理各种资料分析、资讯服务规划、程式设计、计算机应用之研究及机器操作与维护等事项。
  • 秘书室:办理文书、印信、财产、出纳、庶务、研考、营缮、机电设备之管理维护等事项。
  • 会计室:依法办理岁计、会计及统计事项。
  • 人事室:依法办理人事管理事项。
  • 政风室:依法办理政风事项(含总馆馆舍维安处理、门禁车辆管制及协助驻分馆勤务等事项)。
  • 各分馆阅览室:提供各项读者服务与社区推广活动。
Remove ads

历史

Thumb
王贯英先生纪念图书馆,为前北市图总馆(1957—1990年)
Thumb
十普寺,原古亭图书馆的创办初址
  • 1930年(日昭和5年)松山图书馆成立,捐资人为时任台北州七星郡松山庄知事陈复礼
  • 1936年(日昭和11年)城北图书馆成立,创办时馆舍位于“台北市北区生活改善会”(后来的延平区公所),由地方热心人士成立。
  • 1946年(民国35年)古亭图书馆成立,创办时馆舍位于了觉寺,即今日的十普寺
  • 1947年(民国35年)城西图书馆成立,创办时馆舍位于广州街龙山寺公园(今艋舺公园、龙山寺地下街、捷运龙山寺站1号出口、台北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捷运龙山寺站1号出口站)。
  • 1952年(民国41年),今日北市图前身的松山、城北、古亭与城西四个图书馆依当时的《台湾省各县市立图书馆组织规程》合并为“台北市立图书馆”,总馆设于原“松山图书馆”。
  • 1954年(民国43年)7月总馆改设于原“城北图书馆”。
  • 1957年(民国46年)2月总馆改设于改建完工的汀州路“古亭图书馆”。
  • 1971年(民国60年)因汀州路“古亭图书馆”地层下陷,总馆暂迁至信义路四段29号之租赁建物。
  • 1978年(民国67年)总馆复迁改建完工的汀州路“古亭图书馆”。
  • 在经历1967年(民国56年)台北市升格直辖市以及1978年(民国67年)的文化建设方案后,大幅地推动了台北市立图书馆的馆务。
  • 1990年(民国79年),位于建国南路二段的总馆落成,使得台北市立图书馆的发展进入新的里程碑。

未来规划

总馆自原古亭图书馆馆舍(今王贯英先生纪念图书馆)搬迁至建国南路馆舍启用迄今,已经经历约27年之久。随着书籍逐渐地购入,现有的馆舍也出现不够使用的情况。在高雄市立图书馆与新北市立图书馆陆续更新总馆馆舍后,对于总馆是否迁移提出评估,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评估的总馆迁移规划方案有三,一是搬迁至中正区忠孝东路一段内政部警政署用地,二是搬迁到大安区信义路美国在台协会用地,三是搬迁到内湖区金湖路64巷台北市立金湖国民中学预定地。

经过协调沟通,北市图已确定为将于大安区信义路美国在台协会现址兴建新总馆,将规划包含公共阅览空间、音乐及多媒体图书馆、艺文展览空间、多功能表演空间、音乐表演厅及商业空间等,俟107年6月美国在台协会搬迁后将会进行原址兴建。初步预估经费为新台币60亿元,该案已于2017年5月向台北市市长柯文哲进行了专案报告,目前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AIT现址将建音乐图书中心。

馆舍现状

北市图有总馆1所、43所运作中分馆(大安、松山、永建、士林分馆现闭馆重建中,其中士林设有替代馆于天文馆内)及12所民众阅览室、6所智慧图书馆及9座FastBook全自动借书站。

总馆

分馆

Thumb
长安分馆
Thumb
南港分馆旧址
Thumb
松山分馆
Thumb
西湖分馆
Thumb
2006年年底启用的北投分馆,位于台北捷运新北投站附近、北投公园旁。采用大量的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获选为2007年台湾建筑奖首奖
Thumb
建成分馆
Thumb
石牌分馆
Thumb
延平分馆
Thumb
大直分馆
Thumb
景美分馆
Thumb
李科永纪念图书馆

北市图从原本4间分馆发展至今,现有43间分馆运作中。目前各行政区规划或设有至少2至7间的分馆,除龙山分馆因馆舍空间不足外,各馆设有不同的馆藏特色区,以提供读者多元的服务。

分馆的设立,是视各地的需求,设置分馆于适当地区。目前设置分馆的原则是,各行政区的人口数若超过了7万人,则设分馆1间;尔后若每多8万人,则再增设分馆1间。也就是说当行政区的人口数介于7万以上15万以下,至少设立分馆1间;介于15万以上23万以下,至少设立分馆2间;介于23万以上31万以下,至少设立分馆3间;介于31万以上39万以下,至少设立分馆4间。

分馆的规模,以馆舍面积来说,大部分在500坪以上;以馆藏来说,图书在八万本以上;以馆员人数来说,配置4~8人;除提供图书借阅、报章杂志外,并经常性的办理各种视听活动、推广活动。

更多信息 行政区, 馆舍名称 ...
Remove ads

纪念图书馆

部分馆舍除了提供一般图书馆的服务外,亦做为纪念馆,以纪念对于图书、文学、教育、公益等方面有贡献的人物。目前北市图共有三座纪念馆,分别是纪念“现代武训王贯英王贯英纪念图书馆与纪念前立法院院长张道藩道藩纪念图书馆(一般称为道藩分馆)与纪念竹南热心公益的木材商李科永的李科永纪念图书馆。此外,总馆1楼目前设有吴大猷书房,纪念前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大猷

过去,林语堂先生纪念图书馆与钱穆先生纪念图书馆亦隶于北市图,于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成立后已由文化局管辖,现更名为林语堂故居钱穆故居,做为纪念馆使用,并分别由台北市立大学东吴大学管理。

更多信息 行政区, 馆舍名称 ...
Remove ads

民众阅览室

Thumb
恒安民众阅览室建物

北市图为求服务更多的民众,除于适当地区设置分馆外,亦设置规模更小的分馆,称为民众阅览室。从第一间民众阅览室─龙华民众阅览室发展至今,目前北市图共有12间的民众阅览室。但也有例外,前思恩图书阅览室是唯一不用民众阅览室名称的民众阅览室。

民众阅览室的规模,以馆舍面积来说,大部分在200坪以下;以馆藏来说,图书在30000本以上;以馆员人数来说,配置1至2人;以功能来说,只能提供图书借阅、报章杂志等功能,无法常态性的办理各种活动。

更多信息 行政区, 民众阅览室名称 ...

借还书工作站

在北市图的馆舍中,尚有一种规模小于分馆与民众阅览室的馆舍,称为借还书工作站,馆务由其它分馆支援,规模远较一般馆舍小,只有报纸、杂志与少量图书,民众可以透过网络预约其它馆舍的书籍故称为借还书工作站,所需的空间比一般馆舍更加有弹性,在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虽然空间很小,却可以提供全体北市图藏书的借阅服务。

更多信息 行政区, 借还书工作站名称 ...
Remove ads

书阁

北市图为珍藏图书,于六馆舍内,设有书阁珍藏书籍。

其源由乃为求改善各馆空间不足,书架饱和的问题,将1980年代前出版的罕用书籍,珍藏于书阁中,采用闭架式管理,若有借阅需求时,大多以预约方式借阅之。

更多信息 行政区, 书阁名称 ...

智慧图书馆

Thumb
松山机场智慧图书馆
Thumb
东区地下街智慧图书馆

北市图设有智慧图书馆8座,亲子美育数位图书馆两年后加入北市图,馆内不派驻馆员,仅定期由馆员前往整理,故又称为无人图书馆。无人图书馆得以节省成本、人力,提供民众更多元的服务的优点。但同时,一般图书馆所拥有的自习空间、申请借阅证等功能,智慧图书馆是无法提供的。进入智慧图书馆须先申请RFID借阅证或悠游卡借阅证,RFID借阅证目前可于总馆、西湖、王贯英先生纪念图书馆、葫芦堵、民生、三民、文山、万华、南港、李科永及龙华等分馆申请,悠游卡借阅证(仅限申办个人借阅证)可于本馆除智慧图书馆之外的各阅览单位申办。此外,总馆亦设有智慧图书馆设备,供自助借还书时使用。

更多信息 行政区, 馆舍名称 ...

借书站

北市图设有借书站9座,由自动化设备管理整理,故又称为FastBook全自动借书站。借书站得以节省空间、人力,全天候服务,提供民众更多元的服务的优点。但同时,一般图书馆所拥有的阅览空间与其他文化活动等功能,就不是借书站能服务的范畴。使用借书站须先申请借阅证,需于各阅览单位申办。此外,总馆亦设有借书站设备,供读者选择使用。

借书站有3排书架,每排为134本书,最多可陈列402本书供民众选择。读者选书时,是透过玻璃浏览架上书籍,记下4码的书本架号,机器借书证扫描后,于萤幕点选操作即可借书完成。还书时依据设备指示,将书本放于还书口,即可归还。借书站可归还所有馆舍的书籍,但不能归还附件跟视听资料。

更多信息 行政区, 借书站名称 ...

代办民众阅览室

为配合国家文化建设,委托台北市部分行政区里办公处代办民众阅览室,以提供当地民众阅读之需。

更多信息 行政区, 馆舍名称 ...

各馆舍空间

市图各舍依其规模而有不同的空间,提供不同的服务,一般来说自修室、阅览室、期刊室、儿童室、资讯区是属于较基本的部分。部分馆舍另有活动室、视听室、纪念室等空间。

儿童阅览室

北市图重视儿童图书的重要,于馆舍(含总馆、各分馆、各民众阅览室)内多设有儿童阅览室。儿童阅览室内主要提供有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并配置高度适当的桌椅、书架,便利儿童使用。

此外北市图重视到儿童外文图书的需求,除于各馆舍内儿童阅览室陈列外文书籍外,利用各馆舍儿童图书室设立外文儿童图书区,以服务台北市民众,并可供邻近外县市民众利用。此外在总馆中文儿童阅览室与外文儿童阅览室各自有独立的楼层。

借阅与阅览上与一般阅览室相同,唯开放时段考量儿童安全,会进行调整。

服务

身份

北市图服务读者无身份限制,但不适合进入图书馆者(酒醉、服仪不整者等)不得进入。

借阅证

北市图办理借还书与使用资讯检索设备时,须出示“借阅证”。借阅证主要分为两种,“个人借阅证”与“家庭图书证”;此外,亦可办理使用RFID技术的借阅证。个人借阅证无资格限制,携带适当的个人证件,即可办理;家庭图书证仅限设籍台北市的市民所使用,携带户口名簿,即可办理,同时借阅证每6年需更新使用期限。

2007年8月1日起,悠游卡将可结合借阅证,民众只要将自己的悠游卡,和原本借书证拿到北市立图书馆登录,之后借书就使用悠游卡即可,不用再使用借书证。除了减少民众每天带一堆卡片之外,到台北市的无人智慧图书馆,也可以使用悠游卡,不需要换卡使用。

2011年11月1日起,北市图提供“行动借阅证”服务。读者可开启北市图APP“iRead 台北市立图书馆”后选择“行动借阅证”,并登入账号密码即可以手机上显示条码作为借书证办理借阅。[4]

手机借书

自113年3月1日起,北市图除亲子美育数位图书馆及社子岛智慧图书馆外,民众只要利用北市图APP“iRead 台北市立图书馆”中的手机借书功能,透过简易操作步骤,即可让手机变成借书机,立即可自助办理资料借出。

网络

北市图各分馆多提供有馆藏资料查询与网络浏览服务,各分馆、民众阅览室及智慧图书馆亦有提供 Wifly 付费网络及 Taipei Free台北公众区免费无线上网 免费申请即可使用的市民网络。

时间

  • 部分馆舍服务时间(如智慧图书馆、借书站)依设置地点决定。
  • 启明分馆、柳乡民众阅览室、亲子美育数位图书馆:每日9时起至17时止。
  • 总馆、其它分馆、其他民众阅览室:星期日至星期一为9时起至17时止;星期二至星期六为8时30分起至21时止。
  • 总馆儿童室:星期日至星期一为9时起至17时止;星期二至星期六为9时起至18时止。
  • 借书、还书、申请借阅证业务于闭馆前半小时,停止服务。
  • 休馆:政府公告假日。
  • 图书整理日:每月第1个星期四,不对外开放。

代码

北市图各分馆、民阅、书阁、智慧图均有独立的代号,代号均为3码。分别代表:区号、馆别与各区的馆舍代号。

  • 第一码:为区码,使用A到L,代表台北市的12个区。
  • 第二码(第三码):为馆别,使用0、1、2、3、4、OB、FB、IN、AC,总馆为0、分馆由1开始、民众阅览室由2开始、借还书工作站由3开始、书阁由4开始、智慧图(OpenBook)为OB、借书站(FastBook)为FB、视听内阁为IN、美国资料中心为AC。
  • 第三码/第四码:为馆舍代号,视馆舍的增加而递增编号。
    • 例如:中正区第一间分馆为王贯英纪念馆代号E11,第二间分馆城中分馆则为E12;未来若是中正区有第三间分馆时,则代号应该是E13。
    • 例外:ABS为总馆借书站、MIC为多元文化中心、NRRC为公共图书馆北区资源中心的代号。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