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湾可再生能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灣再生能源
Remove ads

台湾可再生能源截至2023年底装置容量为1795.6万瓩(17,956MW),占台湾总发电设备6,404.5万瓩之28.0%。2023年度台湾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267.10亿(26,710GWh),占台湾总发电量比例为9.5%[1]

Thumb
台中市高美湿地旁的风力发电厂
Thumb
清水地热发电厂地热井

蔡英文政府林全内阁希望于2025年达成“非核家园”[2],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为可再生能源装置容量达2,700万瓩(27GW),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例达20%[3]

定义与发展历程

根据经济部能源局统计资料,现阶段台湾可再生能源涵盖项目包括惯常水力发电(川流式水力发电)、太阳光电风力发电地热能生质能废弃物发电英语Waste-to-energy六项[1]经济部能源局在订定发展目标上,通常使用“新及再生能源”一词,除了前述项目之外,另加入并非属于“可再生能源”,而是属于“新兴能源”之燃料电池[4]

台湾投入发展“可再生能源”,除了前述项目,另有尚于初始开发阶段之海洋能技术,政府主管机关尚未对于海洋能发展订立目标,但经济部能源局[5]与“第二期能源国家型科技计划”[6]有投入研究。

台湾发展可再生能源之重要里程为2009年7月发布之“再生能源發展條例”[7],此为台湾发展可再生能源之母法,该条例之中央政府主管机关为经济部,由经济部能源局执行业务。

“可再生能源发展条例”通过后,历年可再生能源装置容量、发电量之数值与占总发电之比例如下:

更多信息 年度, 装置容量 ...
Remove ads

可再生能源政策

政策目标

台湾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现阶段以发电为主。过去曾经有非发电之发展目标,包括提供热能太阳能热水器推广设置,部分替代柴油之“生质燃料掺配比例”规范,两者目前均已不再列为推动项目[9][10]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于2019年4月12日于立法院通过修正案,设定2025年可再生能源累计装置量达2,700万瓩(27GW)的目标[3]

更多信息 2020年, 2025年 ...

奖励措施

现阶段蔡英文政府对于可再生能源奖励措施以“保证收购”20年之“趸购费率”制度为主,“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于2019年4月12日于立法院通过修正案后,未来“保证收购”与“电力自由交易”二者可相互转换,代表政府过去师法德国的“保证收购”趸购费率制度[11]将逐渐淡出,逐步导向自由市场[3]

自“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实施以来,历年各类型可再生能源“趸购费率”如下:

更多信息 年度\技术类型, 太阳光电 ...
  • 各种技术依照技术种类、装置型态,再细分不同费率,例如太阳光电2019年依据各型态共分为46项费率。
  • 上表为单一费率,海上风力发电地热能另有前高后低费率。
  • 其他包括海洋能氢能或其他经中央主管机关(经济部)认定可永续利用之能源。
  • 2020年原“川流式水力发电”改名为“小水力发电”,其他部分取消。
Remove ads

各种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

太阳光电

Thumb
台湾历年太阳光电累计装置容量

台湾于2000年开始推动太阳光电,但于2009年通过“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政府开始实施“保证收购”20年之“趸购费率”制度后,安装量方开始显著成长。另外,建置成本大幅下降,也是2010年后成长的主因。这使得原本以外销导向的光电产业,内销比例逐渐成长。

台湾整体年均日照接近1,800小时,发展条件良好。[23]政府目标于2025年,太阳光电累计安装容量达 2,000万瓩(20GW),其中屋顶型太阳光电目标 300万瓩(3GW),包括水域面积在内的地面型太阳光电 1,700万瓩(17GW)[24]

风力发电

Thumb
台湾历年风力发电累计装置容量

台湾风力发电开发始于2000年,该年政府颁布“风力发电示范系统设置补助办法”[25]。之后,包括台湾电力公司、台朔重工,以及正隆公司依据前述示范计划投入风力发电厂开发。台湾首座风力发电厂为台朔重工的麦寮风力发电厂[26]。 2012年政府公布“风力发电离岸系统示范奖励办法”[27],启动离岸风电开发。2013年1月,台湾离岸风场示范案开标,由福海风力发电(永传能源)、海洋风力发电(上纬企业)、台湾电力公司三家中标[28],2017年4月海洋风力发电公司之海洋竹南风力发电场第一期开始商转,为台湾首座正式营运的海上风力发电场。

2018年政府展开离岸风电大规模开发,公布“海上风力发电规划场址容量分配作业要点”[29],启动海上风力发电“遴选”与“竞价”作业。分别由7家开发商获得遴选资格,总开发容量为383.6万瓩 (3,836MW)[30];两家厂商于竞价中获选,总开发容量为166.4万瓩(1,644MW)[31]

Remove ads

水力发电

台湾最早开发之水力发电厂为1905年启用之龟山水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在台湾发展的历史至今已超过一世纪,截至2018年底累计装置量为209.2万瓩(2,092MW)。

台湾水力发电较优良场址大都已开发,新位址较难寻觅[32],未来台电将以中小型水力发电厂为开重点[33]

地热能

台湾最早发展地热发电始于1966年,由经济部矿业研究所进行探勘工作。1973年第一次能源危机爆发后,经济部指示进行全国地热区资源普查。根据普查结果,工研院选定宜兰清水地热区为首要潜能区,并进行系统性探勘[34]

1976年中油公司加入探勘行列,在该区钻探深井成功,1977年由工研院中油台电三机构分别负责探勘、生产及发电,并建造第一座1,500瓩(1.5MW)地热试验电厂,随后于1981年4月构建3,000瓩(3MW)地热电厂,同年9月清水地热发电厂移交台电营运,但由于热液产能因孔内结垢问题造成逐年衰减,以致发电量随之递减,运转12年后于1993年停止发电试验。

2002年起政府重新探勘,并评估修复地热井,已完成50瓩(50kW)示范机组。2016年宜兰县政府进行招商,由“宜元股份有限公司”得标,预计第一期1,000瓩(1MW)于2020年开始商转[35]

除了清水地热发电厂之外,还有一些电厂开发正在进行中,例如绿岛地热示范发电厂

生质能

台湾原先生质能推动重点为生质柴油,一度经济部能源局曾订定强制市售柴油掺配2%生质柴油(B2生质柴油),该项政策于2014年停止[10]

台湾政府近年生质能推动重点改为沼气发电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成立“沼气推动计划办公室”进行推广活动[36]

海洋能

台湾海洋能开发尚在初始开发阶段,尚未有商业运转的发电厂。

台湾持续有法人机构与学校投入海洋能技术开发,包括工研院台湾国际造船投入20瓩波浪发电机组开发[37]中山大学海洋科技研究中心、成功大学水工试验所、国研院海科中心等投入海流发电(黑潮发电)技术[38]

参见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