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湾车辆牌照

中華民國自由地區車輛牌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灣車輛牌照
Remove ads

中华民国车辆号牌根据《公路法》、《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道路交通安全规则》等道路交通法规发放及规范[2],为公路监理之一环;在道路上“非依轨道电力架设,而以原动机行驶”之车辆均需悬挂号牌、并以此登记车籍。主要管理机关为交通部公路局,台湾目前有效的车牌号码是以1992年换发的为主

事实速览 国家, 国家代码 ...
Thumb
悬挂中华民国现代车牌的普通轿车

2024年12月,汽车总量超过800万辆(包含未依规定注销仍在籍车辆,但不含非公路总局管辖之车辆,例如军用车辆),而机车总量在2020年超过1,400万辆;截至2025年3月底,各车种登记总数共计2,335.3万辆,其中汽车868.9万辆、摩托车1,466.4万辆,每百人机动车辆数为99.9辆(每百人汽车数37.2辆,每百人机车数62.7辆)[3]

Remove ads

现行制度与号牌型式

型式与悬挂规定

Thumb
中华民国交通部汽车行车执照正面
Thumb
中华民国交通部机车行车执照正面

自2018年初新增电动机车号牌起,一般号牌可分为29种(汽车19种及机车10种,详如下表),特殊号牌则有:临时号牌(汽车/机车)、测试车辆号牌(汽车/机车)、使节车辆号牌(使/外/领字,其中领字因本国仍无任何外国驻台领事馆,目前仍未实际制作)、农用机械号牌及动力机械号牌等。

目前通行的两代共四版号牌(1992年/2007年/2012年/2014年)皆为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混用,其中含有拉丁字母部分为区段代码(官方又称代字或字轨),数字部分则为区段编号,至于号牌之悬挂位置,于《道路交通安全规则》里有详细规范:

  • 第9条 汽车号牌之型式、颜色及编号,按其种类由中华民国交通部定之。
  • 第11条 汽车号牌悬挂位置,除原设有固定位置外,应依下列规定悬挂固定:
    1. 汽车号牌每车两面,应正面悬挂于车辆前后端之明显适当位置。(含排量大于550c.c.之大型重型机车)
    2. 牵引车号牌每车二面,应正面悬挂于车辆前后端之明显适当位置。
    3. 机车及挂车号牌每车一面,应正面悬挂于车辆后端之明显适当位置。
    4. 测试车辆号牌与临时通行许可比照上述车种办理。
Remove ads

号牌的生命周期

  • 号牌跟车不跟人;
  • 同代号牌,一个牌号仅有一次寿命。

这也就意味着:

  • 车主丧失对这一车辆的所有权(卖掉或报废掉)之后,无权再保留这一牌号;
  • 牌照被注销(包括购买二手车想自己申领新的牌号而不想要原有的号牌,以及车辆报废)之后,这一牌号不会再被回收利用。


现行一般号牌样式一览

注:代别的计算是以台湾历史为出发点而非中华民国政府,故“台湾第七代车辆号牌”实际上等同于“中华民国第六代车辆号牌”,另外官方并无“第几代第几版”之称呼。

更多信息 No., 车种 (使用路权) ...

上述各车种包括特种车在内,即设有特种设备供专门用途而异于一般汽车之车辆,包括消防车救护车警备车、警宪巡逻车、拖吊车、工程车教练车、身心障碍者专用特制车、洒水车、邮务车、垃圾车清扫车水肥车、狱务车、公交车、客运、灵车及街景车(GoogleApple⋯等)经交通部核定之其他车辆。(其中大多数皆申领社会车辆辆号牌)

Remove ads

现行特殊车牌样式一览

更多信息 号牌例示 (皆为7代), 车种 ...
更多信息 号牌例示 (8代), 车种 ...
Thumb
台湾早期曾使用过的机车号牌 (1984-1995年)
Thumb
车辆号牌核发经纬(内容部分有误,例第四代机车号牌编号仅有五码而非六码)
Remove ads

历代号牌演进

自1920年各州陆续实施车籍登记开始,至今已发行过八代共近二十版本、超过150种号牌,最近二十年来也逐渐将车种细分(例如电动汽机车)以利管辖,目前通行的是第七代(1992式)与第八代(2012式)共四种版本,而在1992年以前所使用的号牌,皆已在1995~1997年左右全数注销,不得再挂牌行驶,以下是台湾车辆号牌的完整演进过程:

第一代:日治时期(1921-1946)

1919年,为了处理车辆事故、有效管理征税等原因,车辆总数最多的台北州率先发布“台北州自动车取缔规则”,强制规定所有持有汽车的车主都必须向政府登记车辆,隔年更明确规定,车辆必须悬挂官方制发的号牌才可行驶上路,修正案自1921年1月起正式施行,而其他州也在随后几年跟进。

  • 编制:管辖代号+不定码编号
    • 管辖代号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州代号,共有8种,分别为:“(台北州)、“(新竹州)、“(台中州)、“(台南州)、“(高雄州)、“(花莲港厅)、“(台东厅)、“(澎湖厅);第二种为单位代号,例如“甲”疑似所属军方单位管辖。
    • 若流水号超过四位数则会加上分隔符(台北州与台中州已确认编逾千号),另外有跳号传闻,会跳过车主们忌讳的车号,例如 北344
  • 型式:私人用车为黑底白字(例:北 1),营业用车为白底黑字 (例:中 1,517),且营业用车需在车辆头尾挂上圆形“营”字辨识牌(高雄州为唯一例外,一律发放黑底白字号牌),另外当时是采陶制硬片加上人工涂漆而成,除了管辖代号有制作模板以外,数字部分并没有标准字体(依照制作师傅及各州规定各有不同)。   
Remove ads

第二代:过渡时期(1946-1949)

二次大战后,由于制度不同,而车牌又是以州作为主要代号管理,故也被列入了打掉重造的对象。1946年4-5月间,全台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车籍调查,并在其后发行了“新式号牌”(官方称为“国台字临时号牌”),为与中国1934式号牌编制相同的國 20001 臺格式,隔年2月又推出了第二版本國 28001(官方称为“国字通用号牌”),两版本的差异在于后者可以跨省通行,不需要另外申请通行证(但由于地理条件限制,该政策仅对大陆地区有实质效用,对台湾并无太大意义)。

  • 编制:第一版同中国1934式车牌(國 + 2码管辖代号+3码流水号+所属省别,约1946年6月~1947年4月),第二版则去掉行政区(国+2码管辖代号+3码流水号,1947年2月~1949年9月),管辖代号依车辆用途而有不同,但详细区分仍无从考证。
  • 型式:两版皆相同,小型车为黑底白字(例:國 29028),大型车为白底黑字 (例:國 21015 臺),数字部分依照制造地而有数种不同字型,“國”与“臺”两字则为统一模板。
Remove ads

第三代:行省时期(1949-1975)

1949年中,为了在战争中跟共产党车辆做出识别区隔,政府再度改版号牌,此次的编码基准与第二代大致相同,仅仅是将省代号改成了数字区别,在往后的数版本之中,依然沿用了原始的编码设计。同时因为1960年代的两年一换政策(车牌两年需更换一次),至使此代号牌共衍伸了7种版本,使用时间长达26年之久,直至2018年才正式被七代号牌打破记录。

  • 编制:所属省别代号+4/5码编号,其中福建省(金门、连江)为14,台湾省为15,编号除第一版为4码外,其余皆为5码。另第一版65代号为专供营业车辆使用,而台北市因于1967年升格,自第六版起,独立代号为70,同样自第六版起,号牌下方加注使用年份。
更多信息 省市, 车辆号牌分配 ...

第四代(1975-1978)

由于15/70字号牌(第三代官方称呼)已无实质代表意义,加上汽机车总量开始增长,故号牌又重新被设计了一次,此次以实际拥有领土作为编码标准参考,不再纳入大陆地区,行政区共分成三区,分别为台湾省(省)、台北市(市)、金门县(金),而连江县因尚未设立监理机关,仍然自行发放14字号牌,同时从此代开始,自用小型车车种统一为白底黑字格式。

  • 编制:行政区代号+不定码区段代号+4码流水号(机车为5码),下缀64-66。其中不定码区段代号为国字而非数字,二十及三十更使用了“廿”“卅”二字,至1977年底,台湾省辖区最高段发放纪录为“省卅二”,台北市辖区则为“市十一”。

第五代(1978-1986)

1978年起,因第四代号牌效期已过不再发放,取而代之的新型号牌采用六码数字编码,相比第四代不定码区段代号原定只发放至“卅九”,足足多了两倍以上的空间,但仍不敌汽机车的成长速度,1982年,自用小型车因编码严重不足而衍伸出了第二版将分隔码右移的形式,随后面临编码不足的重型机车也比照办理。另外,此代开始取消了施行二十年的定期换牌制,至此号牌不再强制规定期限,可以使用至编码耗尽换新号牌为止。

  • 编制:第一版为2码管辖代号+4码编号(机车为5码)。第二版为3码管辖代号 + 3码编号(机车为4码)。

第六代(1984-1995)

为了因应编码一直不够用的问题,此代号牌又增加了一码,甚至还提早半年让大型车车主直接申领新牌(原定于1985年1月初启用,这也是为何五代二版仅有两种号牌的原因),在设计方面新增了上缀,采用公路总局的管辖所别区分,依编码顺序分别为“台北市”、“高雄市”、“台北所”(北县、宜兰、花莲)、“新竹所”(桃园、新竹、苗栗)、“台中所”(台中、彰化、南投)、“嘉义所”(云林、嘉义、台南)、“高雄所”(高县、屏东、台东、澎湖)、“金门所”,另连江县虽于1989年设立监理所,其当地发放之六代号牌上方未有上缀,全国唯一没有管辖监理所上缀之号牌。

  • 编制:上缀管辖所别,3码管辖代号+4码编号(汽机车编制相同,意即重号)。

上述四代各车种号牌范例详见下表:

更多信息 版本, 使用年份 ...

注1:机车号牌自三代六版起与汽车号牌合并编码

现代号牌演进

总结
视角

第七代(1992年1月3日至今)

1990年年中,在六代号牌已使用五年余后,机车车种即将把七码编码给全数用尽,加上1980年代末期监理系统电子化作业起步,汽机车编码冲突(重号)一事导致开错罚单找错车主情事越来越常发生,政府随即着手规划新式号牌,花费近一年时间将相关业务及制作模板全数定案,并于隔年第一个星期五开始,同步发放给全车种新领使用。

型式、编码、字体与配色设计

Thumb
第七代各车种号牌绘图范例

首先是型式部分,六代(1984式)与七代(1992式)号牌,是历代中唯二采用上缀标示的号牌(关于上缀标示使用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3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第一代号牌),但此代号牌中的上缀标示,从原本的管辖所别改成了管辖属地,依照编码顺序分别有“台北市台北市政府交通局监理处)、“台湾省(台湾省政府交通处)、“金门县(金门县公路监理所)、“连江县(连江县公路监理所)、“高雄市高雄市政府交通局监理处)五种,并且由于码数减少的关系,版长从原本的340mm缩短成320mm,同时字宽从40mm增加至45mm,降低了在远处辨识牌号的困难度。

在编码的部分,台湾与墨西哥相同,采用全国统一编码,而非美国的全分区编码或日本的半分区编码,举例自用小型车来说,首批编码分配为台北市辖区前AB-EZ段、台湾省辖区前FA-WX段、金门县前WY段、连江县前WZ段、高雄市辖区XA-ZY段,不论车种及领牌模式(顺编/自选/竞标),任一牌号全台皆只会也只能出现一次,不会同时出现“台北市AB-0001”及“高雄市AB-0001”,而行照上也仅有登记车籍牌号,不会注记上缀标示。故无论该号牌标示是否清楚或有掉漆情形,在使用上皆不会造成任何困扰。

额外补充:统一编码、全分区编码与半分区编码

Thumb
第七代汽车临时号牌,牌中有交通部公路总局关防,下方印有有效期限

全分区编码:该编制不会做为代号注记在牌号上(通常会以上下标型式注记),需从牌面底图及注记、甚至是车种来确认该号牌所属范围,例如 001-AAA 编码在美国现今同时被11州所使用[注 3],也就意味着最多能有11部车号登记为 001-AAA 的汽车在美国道路上合法行驶,而彼此之间监理业务互不干涉。

半分区编码:区域代码(无论是数字或特定语言字母)为牌号的一部分,又分为行政分区代码跟业务分区代码。行政分区代码指的是依照该国行政区区分编码,其中又以中国大陆的1992式号牌最具代表性(豫A-#####,其中豫A仅适用于河南省郑州市),亦或是更早一点的朝鲜1980式号牌(자강##-###,其中자강为慈江道),业务分区代码则是依照监理业务需要所区分之代码,而其编制与原行政区规划不完全相容(类似于台湾的台北所、嘉义所等编制),但同样需要至该管辖地才能申领到该区域的号牌,例如日本的 足立 30 か ##-## ,是属东京运输支局足立自动车检查登录事务所所管辖,辖区范围为东京都足立等7区。

依照车种的不同,编码共分成四种格式:AA-0001AA-001AA-01 以及属于机车车种的 AAA-001,并沿用五代至今的末码除4政策;但由于首度引进使用英文字母编码,导致老一辈民众极度不适应,时常发生车祸肇逃却因看不懂车号而徒增困扰的事情,而此类案件中又以机车居多。

最后是字体及配色方面,有别于六代的拟手写字体,七代号牌的字体相对较硬,近似现代电脑字体风格,而字宽由10mm加宽至12mm,虽然提升了辨识度,但也使伪造号牌更加容易。
大事记

  • 1992年2月22日:台北市区监理所进行第七代号牌首次现场竞标,范围为自用小型车车种前AB、AC段,其中 AB-8888 以60万元整的价格决标,随后 AC-8888 也以45万的高价决标,价格之高在当时无人能及,以致该记录保持了近20年,直至2011年才被打破。
  • 1994年1月2日:六代号牌换领作业结束,专属部门撤收,此后所有旧牌换领作业视同新领牌照办理。
  • 1995年5月1日:第六代号牌正式注销,同日起悬挂六代号牌上路即属违法,将会被扣牌并强制送监理站更换新牌,不从者将处以罚款。
  • 1996年3月:台北区监理所发出首张一版二式顺编号牌 F3-0001 ;取消含有 I、O 编码号牌(I2-0001O2-0001),往后版本也不再使用。
  • 2000年1月3日:台南监理站发出首张一版三式顺编号牌 5K-0001 ;取消区段部分含有4编码号牌(4F-0001)。
  • 2002年1月:高雄区监理所发出首张一版四式顺编号牌 0001-FA ,同时也是首批取消第3码数字4编码的号牌(2T-00010001-FD)。
  • 2002年11月:新制租赁车车种号牌改为后缀区段(0001-AA);原先前缀区段尚未制作部分即不再使用(KK-0001VV-0001)。
  • 2006年4月:原定于1995年发放于花莲监理站的自用小型车车种前F4段号牌(F4-####),因谐音“赴死”而被尘封将近十年后,移转至桃园监理站发放,为最晚发出的一批一版二式号牌。
  • 2006年12月12日:公路总局开放号牌网络竞标操作系统,同日起至31日为系统测试期,民众凭自然人凭证及账号即可登入参与竞标。
  • 2006年12月18-29日:全台各监理站所进行首批二版一式号牌竞标作业(全数皆为现场竞标)。
  • 2007年1月2日:1998年末台湾省政府虚级化后,不断有民众反映号牌上仍有“台湾省”上缀一事,公路总局随即制作取消上缀标示之二版号牌,除挂车车种外,取消发放第一版含有上缀标示之号牌,同日第二版号牌正式启用,自用小客车车种自后QG段全段起(####-QG)、租赁车车种自后JJ段全段起(####-JJ)。
  • 2007年1月22-24日:台北区监理所试行车辆号牌线上竞标,为台湾史上首次非现场式号牌竞标,竞标范围为后RF段全段(####-RF),24日上午10时11分57秒,呼声最高的 8888-RF 正式结束竞标,以13万1千元的价格标出。
  • 2007年2月起:原定于台北市区监理所发放的自用小型车车种后QH段,编号0001-3999被保留给政府单位或国营机关使用,例如警车、邮务车、中华电信工程车等,编号4000-4999未发。
  • 2007年9月18-19日:台北市区监理所首度开放第二车种号牌竞标,为租赁小型车后RR段全段(####-RR)。
  • 2007年10月2日-11月8日:全台各监理站所进行首批550c.c以上大型重型机车号牌线上竞标。
  • 2010年4月6-8日:苗栗监理站进行首次二版二式号牌竞标,为自用小型车后B6段全段(####-B6)。
  • 2010年10月18-20日:台北市区监理所进行首次二版二式租赁小型车车种号牌竞标,为后22段全段(####-22)。
  • 2011年10月11-13日:台北市区监理所进行首次租赁小型车车种后88段全段号牌竞标,13日上午11时30分,经过十次竞标延期之后,8888-88 以358万9千元的价格决标,不仅打破1992年的纪录,同时也是首次决标价格高于百万。
  • 2012年1月9-11日:台北市区监理所进行首次二版三式租赁小型车车种号牌竞标,为前22段全段(22-####)。
  • 2012年12月17日:第八代号牌正式启用,同日起不分车种将不再竞标七代号牌。
  • 2013年7月2-4日:宜兰监理站打破内规,开放550c.c以上大型重型机车车种前TZ段部分号牌竞标(TZ-##)。
  • 2016年2月15日:台南监理站创下网络竞标史上最短竞标记录,自竞标开始至强制决标仅有一个小时(13:00~14:00),而竞标号牌也仅有两副(8808、8858)。
  • 2018年7月17-19日:丰原监理站进行首次非常用车种号牌竞标,为自用挂车车种后9A段部分号牌(##-9A)。

全面换发

原先预计自2008年起,原本放置该识别的地方将以英文字母取代。除了车牌上方英文字母外,全面换发的新台湾汽车牌照内容,则为前两码英文字母(西德字体)、连接号、后四码阿拉伯数字为组合。例如:AB-6666,惟因经费等因素,直至2011年为止仍未实际实施。根据交通部公路总局表示,新车牌的设计将考量可行性、编码方式、使用年限规范标准、换发时程和预算、身心障碍号牌数量、外交使节号牌是否要配合换发来作全面换发。经过评估后,该台湾新车牌号码设计,其容量可有1亿3千3百万,比现行规范的号码容量多出25倍。

第八代(2012年12月17日至今)

Thumb
第八代各车种号牌绘图范例

2012年,交通部公路总局宣布为节省资源,新领牌车辆采用新制车牌,原行车辆车牌可不予换发,继续沿用。新版的二十四种号牌全面新增一码,且字体也改采用“澳洲字体”式样,于12月17日起实施,英文字母增加1码,号牌加长、厚度变薄,取消下方螺丝锁孔,改为梅花图案,另增加激光细微字雕刻、折边及使用预防变造之字体。汽车号牌宽度由32厘米增为38厘米,机车号牌宽度由25厘米增为30厘米。2014年1月9日交通部核定:新式普通重型机车、轻型机车、小型轻型机车等号牌规格,由300mm ×150mm× 1.4mm 调整为260mm × 140mm × 1.4mm。

字母I、O与数字1、0混淆的问题

2012年新式车牌,虽然只要一直遵守“英英英-数数数数”即不必担心字母I、O与数字1、0混淆的问题,官方依然承诺不会使用字母I、O。

但即便不会用,官方标准文件内依然展示了字母I、O的形状:I为充斥整个45×90mm矩形的“工”字,O与数字0一致。

大事记

  • 2012年12月11日:士林监理站等4站所进行第八代号牌首次线上竞标。
  • 2013年1月17-24日:因汽机车车号冲突事件,士林监理站等7站所自用小型车车种改变发放区段。
  • 2013年4月15-17日:因汽机车车号冲突事件,全台37站所中有26站所停发第八代普通重型机车号牌(范围在AAA-ADE之间)。
  • 2013年4月13-25日:公路总局进行史上最大规模车牌重分配行动,将机车车种ADF-AFE段进行重新分配,此段时间内受影响的监理站所只开放领取原型式号牌。
  • 2014年4月14日:屏东监理站以顺编领牌模式发出第一面首码为M之普通重型机车号牌 MAW-####
  • 2015年7月22日:东势监理分站等3站所发出第一面二版普通重型机车号牌(MAY段以后,大小为260mm × 140mm)。
  • 2015年9月30日:嘉义区监理所发出第一副二版营业小客车号牌 TDC-0001 (TDA段以后)。
  • 2015年11月30日-12月2日:于台北市区监理所首次开放线上竞标宝马段自用小面包车车牌宝马-####,而原本该车牌预计于2022年才会发放,为了因应民众期待故提前制作并开放竞标[7]
  • 2016年12月13-15日:全台首次普通机车车种(白牌机车)号牌开放线上竞标,台北市区监理所进行普通重型机车车种MJT段全段(MJT-####),同一时间,屏东监理站进行普通轻型机车车种QAL段编号7001-9000(QAL-####)。
  • 2016年12月20-22日:澎湖监理站及高雄市监理所进行全台首次250c.c.以上大型重型机车车种(黄牌机车)号牌开放线上竞标,范围为LAB、LAC、LAG、LAH段部分号牌(LAB-####)。
  • 2018年7月16-18日:台南监理站进行首次首码为B之自用小面包车号牌竞标,范围为BAX-0001-BAX-9999(BAX-####)。
  • 2019年4月8-10日:台中市监理站进行首次首码为N之普通重型机车号牌竞标,范围为NBP、NBQ、NBR三段(NBP-####)。
  • 2019年11月18-20日:于台北区监理所首次开放线上竞标VVV段自用小面包车车牌VVV-####,而原本该车牌预计于2059年才会发放,为了因应民众期待故提前制作并开放竞标[8]
  • 2023年9月11-13日:埔里监理分站进行首次首码为P之普通重型机车号牌竞标,范围为PAE段部分号牌,编号0001-3000(PAE-####)。[9]
  • 2025年1月14-16日:桃园监理站进行首次首码为C之自用小面包车号牌竞标,范围为CBG-0001-CBG-9999(CBG-####)。

军用车辆[10][11]

  • 行政车
  • 战术车
    • 军1 -“吉普车”
    • 军2 -“军械车”
    • 军3 -“载重车”
    • 军4 -“倾卸车”
    • 军5 -“载重车(大)”
    • 军6 -“牵引车”
    • 军8 -“中型救济车”
    • 军9 -“特殊车辆”

 

相关议题

民间忌讳

因为台湾民众一般忌讳与中文“死”念音相近的“4”(台语中“四”音更近于“死”),因此当汽机车车牌换发时若碰至数字4时,民众常因而取消领牌手续并自费重新选号。因此自1978年第五代号牌发行起,即已经停止制作最右边为数字4的号牌(例:05-000401-00140);1997年起,不论该号牌是否已制作,皆不发放数字中位码为4的机车号牌(QA2-040),2003年,则又取消车牌号码右边第二码的4(2T-0040),领牌同时开放跳过牌号有4之号牌。在第八代号牌启用之后,于2015年因避免客运业与游览业驾驶与乘客中的忌讳,不论是否已下单制作,所有车种一律不发放含有4之号牌(也不接受自选),至此,中华民国成为全世界唯一仅使用9个数字作为车牌数字部分编码的国家。

另外在第八代首批发放的自用小型车号牌中,AC开头之部分区段因与台语谐音“会死”相近(例如ACL/会死喔、ACR/会死阿),一度引发民众抗议,宁愿赴外县市领牌,但最终监理机关并没有更换区段发放。而旧式号牌也并不如传闻所述有众多区段禁用(跳码)情形,对此公路总局表示,英文车牌忌讳多参考国外实例,凡是涉及政治、宗教、性别及辱骂、负面字眼等,都会先被去除[12][13]

下表为现行流通号牌英文字母部分禁用状况:(粗体字为已确定禁用)

更多信息 分类, 七代 (1992式) [禁用同时英数段I/O (例:I2-0001)] ...


备注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