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湾农林

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湾农林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农林,业务范围包括茶叶百货、土地开发、观光休闲农场等[1],总部位于台湾新竹县湖口乡。2019年,由三阳工业集团吴清源出任董事长。[2][3][4]

事实速览 台湾农林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名称 ...
Remove ads

沿革

三井时期

台湾农林前身为日本的三井物产合名会社,明治32年(1899年)在台湾海山郡台北州)及大溪郡新竹州)辟建茶厂,购置新式制茶机械,规模性发展台湾地区的制茶产业。因日本政府为了避免台湾茶叶与本土的绿茶竞争,政策上鼓励台湾产销红茶,三井合名会社在台北州至新竹州一带丘陵区办造林兼开辟茶园,在角板山大豹、 大寮、龟山、磺窟、干沟、三叉、铜锣湾等地陆续设制茶工厂,并推出自有品牌“日东红茶日语日東紅茶”进行外销,企图与英国的“立顿红茶”竞争,台湾红茶在此一时期出口外销量也渐渐超越乌龙包种茶叶。昭和12年(1937年),三井会社将台湾红茶命名做“Formosa Black Tea”送至英国伦敦拍卖会,佳评如潮,但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台湾茶园遭到破坏,茶园栽种面积虽之缩减,产业也因此受挫,直到战争结束后才渐渐回升。[5][6][7]

公营时期

二战结束之后,国民政府开始接收大量日本在台产业。由于日产在台庞大复杂,民国35年(1946年)一月,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单独成立“日产处理委员会”,清查各项产业的标售和债权业务清算;直到民国36年(1947年)四月,才完成调查和接管的初步阶段。[8]根据1947年“日企归公”,公营可分“国营”、“国省合营”、“省营”、“县市营”以及“中国国民党党营”五种性质。三井物产合名会社辖下拨交56个企业单位予“台湾农林公司”接管,隶属“省营”性质,56个企业单位数合计估算资本额旧台币95,128,000元。[9]:26-29

民国38年(1949年)五月底,台湾区生产事业管理委员会(简称“生管会”)成立,接收台湾地区全数日资企业。日资企业原是民营公司,被生管会接管之后即改组成公营。生管会负责管理当时全部的日资企业,主任委员由台湾省政府主席陈诚兼任,真正主事者是副主任委员尹仲容[10]:323

民营时期

1950年6月15日,台湾农林民营化

1955年3月10日,台湾农林于台北市三军球场举行民营化后第一次股东大会,由董事长杨宣诚主持,中华民国经济部部长尹仲容、中华民国内政部次长邓文仪、台湾省政府主席严家淦列席指导。

民国95年(2006年)台湾农林由林金燕掌理,民国99年(2010年)土地开发商詹连凯加入经营团队,双方理念不合,集团内部纷争许久。直到民国106年(2017年)三阳工业吴清源入主台湾农林,民国108年(2019年)形成三方共治,吴清源出任台湾农林董事长,集团内部才稍稍平息长期的经营纠纷。[2]

组织

根据2023年台湾农林官方网站所公告组织架构,以董事长、副董事长为首,由总经理负责掌理集团事务,下辖“运筹中心”、“管理中心”、“观光暨销售中心”、“茶叶制造中心”以及“公共事务处”。[11]

茶园、观光部门

Thumb
日月老茶厂,地址:555 南投县鱼池乡中明村有水巷38号。

台湾农林经营茶园以及观光休闲农场,诸如:[11]

生产制造处

  • 熊空茶厂
  • 三义茶厂
  • 鱼池茶厂
  • 老埤茶厂

观光休闲事业处

  • 大寮茶文馆
  • 大溪老茶厂
  • 铜锣茶厂
  • 日月老茶厂
  • 鹿篙咖啡庄园
  • 企总小铺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