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拉流斗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拉流斗霸(泰雅语:Qutux Llyung Topa),又称大豹共同体[1],简称大豹(泰雅语:Topa),是台湾泰雅族赛考列克群过去建立的部落联盟式政权,统治中心位于大汉溪支流三峡溪中上游地带,即今新北市三峡区南部大豹溪周边山区。
自十九世纪后期以来,拉流斗霸屡遭清廷开山抚番,以及大日本帝国理蕃政策的武力侵略。日治初期,其族人在与日本爆发的大豹溪事件中战败投降,其领域随后则完全由台湾总督府引进的汉人占领,遗族十余年后更全数被迫迁移至现今的桃园县复兴乡山区[2]。
Remove ads
历史
约莫百余年前,Syat Sita带领族人从发海地走到松麓,再分批从南投北港溪上游北上,抵达今新北市三峡五寮与大豹溪流域一带之后,创建以大豹部落(亦称为大豹社)为政治经济中心的大豹共同体。以成福(泰雅语:Ngasal Yaya)到新店屈尺一带与清为界。1870年,清政府在三角涌界线旁设立隘丁十名戍守边疆[2]。
1862年,瓦旦·燮促生于大豹社(位于今新北市三峡区)。成年后公推为大豹大社(泰雅语:Bngciq)头目,及大豹共同体总头目。
清治末期,1887年,因刘铭传的开山抚番政策,清军入侵大豹共同体,总头目亚未·燮促(泰雅语:Yawi Syat)不敌投降。
日治初期,时任大豹总头目瓦旦·燮促原本想要在横溪大寮地一带,在相当接近汉人生活圈的地点,设立第十四个部落,并开始种植经济作物马蓝,预计将获取的费用,一部分用来支助在狮子头山一带游击的汉人反抗军,以巩固双方的攻守同盟关系。
1900年6到8月,北部泰雅族为了反抗日本的樟脑砍伐,四处袭击隘寮。应接不暇的战事,使得当时的第四任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决定改采“封锁”政策,严禁平地人与泰雅族交易食盐与铁器,并在山腰地带派遣军队重点封锁,增强既有的隘勇线。其中,特别编派40人驻扎于三角涌,负责十六寮经十三添到金面山一带的隘勇线。从这时候开始,三角涌隘勇线登上了台湾森林殖民史的舞台[1]。
在1904年的鸡罩山(仑尾寮)推进隘勇线的规划里,日本计划从大豹溪左岸的瓦厝埔平原出发,经由鸡景山(今日的鸡罩山)、仑尾寮,接到熊空山、竹坑山方面的隘勇线,从既有的三角涌隘勇线往南压迫大豹,日本部队从大寮地集结出发以后,日军在设置隘勇线途中,遭到大豹人袭击而溃逃,最后大豹群击退了日本的侵略部队,大豹群因此缴获一门“七𥑬米山炮”,但因不谙操作,随即弃置于山谷[3]。
然而在1905年至1907年间,日本总督府进行“理蕃政策”,并透过修筑隘勇线的方式,入侵了大豹群的传统领域,企图消灭当时强盛的大豹。1906年秋,在354高地茶园地方与日军警发生冲突,当时日方进攻转进中,日军与汉人隘勇死伤不少震惊日本政府,并加派军警增加大炮、手榴弹等重武器支援,致族人在战役中也付出相当惨痛的代价,于隔年5月动员1,900名军警,计划将隘勇线推进至插天山,双方在枕头山展开激烈的攻防战,并互相驳火长达三个月,日警、隘勇战死者计有上百名[2]。最终于10月3日日方攻破而占领插角大豹大社,头目瓦旦·燮促的宅第遭受大炮捣毁,大豹灭国,领土被划入台北州海山郡,原有13社千余人,战役后仅在诗朗、志继两社共58户298人,日本文献最后记载了大豹的“灭亡”[4]。最后日军因死伤惨重而停战,并设立大豹忠魂碑纪念死伤的军警。
在理蕃政策下,日本统治者借由“隘勇线”与现代化的战争技术,切割、歼灭山林里的大豹社,随后引进“三井合名会社”进行标准的资本主义式经营[5]。
Remove ads
疆域
大豹领土东界为熊空山(泰雅语:Katu)、加九岭、达盖垭口(泰雅语:Quri Takai)、熊空南山到东眼山,北面以白鸡山(泰雅语:Quri Giri)与附近的鞍部(泰雅语:Quri Llihan),一直到成福、大寮一带为界;西面则至十八洞天(泰雅语:Hbun Sbutun)、五寮溪一带。大豹社的生活空间虽然集中在大豹溪与五寮溪流域,然而猎场与种植地的区域却广达三峡的大埔、横溪与新店的平广坑,其最北界则可至三峡与土城交界的内坡山、妈祖山、长寿山等连接形成的山陵线。以成福到新店屈尺一带与番界为界[2]。
大豹以大豹大社为中心,再与金敏社(泰雅语:Knabil)、有木社(泰雅语:Ibox)、诗朗社(泰雅语:Silung)和其他各小社等,共约13个部落共同组成[6]。
遗族
战后,1947年瓦旦·燮促之子乐信·瓦旦(汉名林瑞昌)提出“台北县海山区三峡镇大豹社原社复归陈请书”,请求取回祖居地,但未获回应。1952年11月,乐信·瓦旦因涉及“高砂族自治会”组织[7],遭台湾警备总司令部以“高山族匪谍案”罪名逮捕下狱,于1954年4月17日被枪决。
2016年8月1日,立委高金素梅带领泰雅族人及学者,重返大豹社战役历史现场告慰祖灵,表示未来将在三峡大豹忠魂碑附近,建立大豹社纪念碑,让后代更加了解历史真相,并宣告建碑行动正式开始[8]。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