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铁LDK50型蒸汽机车
台灣鐵路管理局LDK50型蒸汽機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铁LDK50型蒸汽机车为台湾铁路管理局于台东线的客货两用蒸汽机车,总数达到13辆而成为台东线蒸汽机车中的主力。LDK50型自1915年开始引进,直至1982年台东线轨距拓宽为1,067mm完工后才将该型机车全数报废。
简介
台湾总督府铁道部为了应付逐渐增加的运量与路线上的陡坡,故于1915年向美国H.K.Porter厂引进3部编为10-12号的蒸汽机车,之后改向日本的汽车制造、日本车辆、日立制作所购入6辆编为20-25号的仿制蒸汽机车[1]:93。1928年铁道部重新整理车籍资料,将10-12号与20-25号编为L50型(L50-L58),1930年后又购入3辆L50型(L59-L61)。1937年铁道部第二次重整车籍,并将L50型改为LD10型(LD1050-LD1061),同年引进1辆机车(LD1062)后便不再引进[1]:93。1949年LD10型由台湾铁路管理局接收后改为LDK50型(LDK51-LDK63)。1969年初LDH200型柴液机车全数投入运用,但当时的LDK50型已因机件老旧而不堪使用,故LDK51-LDK55报废解体,LDK58、LDK59于货运量大的制糖期暂时在花莲车站进行调车工作,其余LDK50型则予以停用[1]:98。1982年台东线轨距拓宽完工后,LDK50型便全数报废,其中LDK58赠予澎湖县政府、LDK59赠予台东县政府,剩余的6辆LDK50型则因前来台湾交付DR2800型柴联车的日本东急车辆主管得知报废出售之消息而购回日本[1]:99。现今尚存LDK56、LDK57于日本由私人静态保存,LDK58静态保存于台北车站东侧、LDK59原为动态保存于花莲车站后站,目前因长期放置,已无法再次行驶,且并无修复的计划。
Remove ads
Remove ads
主要规格
- 日治时期形式:L50型→LD10型
- 号码
- 原车号:LD1050-LD1062
- 1949年起:LDK51-LDK63
- 制造国(厂商):美国(H.K. Porter, Inc.)、日本(汽车制造株式会社、日本车辆、日立制作所)
- 制造年:1915年-1938年
(部分数据依制造厂而异)
- 车轮配置:D(0-8-0)
- 饱合过热别:饱合式
- 阀装置\汽门:华式
- 车长:7,608 mm
- 车宽:2,286 mm
- 车高:3,100 mm
- 机车整备重量:20.3吨
- 车轮直径
- 动轮:710 mm
- 连结面间长:7,608 mm
- 汽缸
- 数目:2个
- 直径:305 mm
- 行程:356 mm
- 牵引力:5,000-5,030 kgw
- 锅炉使用压力(实用汽压):12.7 kgw/cm²
- 传热面积(总计38.6 m²)
- 炉篦面积:0.73-0.84 m²
- 烟管直径×数目
- 小烟管:45 mm×88支
- 管板内面距:2,759 mm
- 容量
- 煤柜:0.85 ton
- 水柜:2.26-2.4 m³
现存车辆


- LDK56:由东急车辆购入,最后售予于ペコペコ牛排馆南越谷店(日本埼玉县越谷市大间野町3-67-1)静态保存。
- LDK58:赠予澎湖县政府后于1985年运至澎湖县马公市的文化中心展示,1999年台铁将严重锈蚀的车辆运回台北机厂整修,完工后于2000年铁路节运至台北车站展示不久即运回台北机厂内保存,目前因2011年的火车载阮向前行─台铁百年文物特展而移置台北车站东侧展示[5],此外LDK58与LDR2201柴油客车连挂,并建置简单参观台、电波钟,以定时鸣笛的静态展示吸引过站旅客[6]。
- LDK59:赠予台东县政府后陈列在台东市鲤鱼山公园,2000年运回新竹检车段修复,2003年运至花莲车站旁展示,不过却在2006年初发生游民于车内生火取暖使车辆受损的事件[7],在重新上漆后于2008年移至花莲铁道文化园区保存,2009年在时任交通部长毛治国的指示下台铁修复LDK59,2010年初LDK59运往仕佳兴业[8]整修与制作新锅炉[9]后于同年4月竣工并运回花莲机厂[10]:226,同年底LDK59进行试运转后验收合格,2011年1月22日LDK59首次载客复驶[11]。另外台铁为了能让LDK59行驶,故对车辆进行部分改造以符合法规,也在花莲后站兴建约890米的762mm轨距铁道与2座月台,并修复LDR2307、LTPB1375、LTPS1102、LDR2204四辆客车,现放置于花莲站后站静态保存。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