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特伦特河畔斯托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特倫特河畔斯托克
Remove ads

特伦特河畔斯托克(英语:Stoke-on-Trent),常被简称为斯托克英国英格兰西米德兰区域的二级行政区区级),拥有城市单一管理区自治市镇地位,2019年估算人口为256,375人,占地92.74平方公里,行政总部位于斯托克市政中心。斯托克是斯塔福德郡名誉郡)最大的城市,并被纽卡斯尔安德莱姆奥萨格、吉格斯哥夫(Kidsgrove)、比多夫(Biddulph)和史东(Stone)等城镇包围,形成复合城市

事实速览 特伦特河畔斯托克 Stoke-on-Trent, 国家 ...

斯托克是一个多中心城市,于1910年由北斯塔福德郡6个产瓷镇(珀斯勒姆、芬顿、汉利、朗顿、特伦河上斯托克和坦斯托)组合为联盟而成立。由于新城市的行政中心及主要火车站均位于特伦河上斯托克(Stoke-upon-Trent,简称亦是斯托克),因此新城市亦被命名为斯托克。汉利(Hanley)是斯托克的主要商业中心。

斯托克是英格兰陶瓷业的中心。斯托克曾是工业复合城市,但现已成为服务业及物流中心的聚集地。

Remove ads

从属

在行政区划上,特伦特河畔斯托克单一管理区和斯塔福德非都会郡为同级行政区,因此斯托克不是斯塔福德非都会郡的一部分。虽然如此,两者均是斯塔福德名誉郡的组成部分。

历史

行政管理

1888 年,曾有提出建立联邦的提议。当时一项修正地方政府法的提案计划合组六个城镇成“斯塔福德制陶”(Stafford Potteries)郡。1910年4月1日,六镇终于组成联邦。汉利郡自治市、珀斯勒姆、朗顿和斯托克市自治市,连同坦斯托和芬顿都市区组成了特伦特河畔斯托克郡自治市镇(以下简称斯托克镇)[1]

1919 年,该镇提议进一步扩大,吞并位于斯托克西侧的纽卡斯尔安德莱姆自治市镇和沃尔斯坦顿联合市区(Wolstanton United Urban District)。由于纽卡斯尔安德莱姆当局的强烈反对,因此合并未能成功[2]。 1930年,斯托克镇再次尝试扩展,推动了特伦特河畔斯托克扩展法案[3]。最终,沃尔斯坦顿于 1932 年并入纽卡斯尔安德莱姆。尽管试图夺取纽卡斯尔、沃尔斯坦顿和吉格斯哥夫(坦斯托北部)的尝试从未成功,但斯托克镇在 1922 年确实扩大了规模,纳入了斯莫尔索恩(Smallthorne)市区和特伦特河畔斯托克乡区的部分教区。当斯托克镇最初于 1925 年以其作为陶器工业中心的重要性为由申请城市地位时,内政部因为镇上居民少于300,000而否决了该申请。斯托克镇因此与国王乔治五世直接接洽。由于国王同意斯托克镇应成为一个城市,因此内政部的决定最终被推翻。国王在1925年6月4日访问斯托克期间公开宣布斯托克镇获得城市地位[4]。正式成为城市后,斯托克于 1928 年起设有市长。

斯托克镇于 1974 年被废除,并成为斯塔福德郡的一个非都会区。 1997年4月1日,它恢复了单一管理区的地位。尽管如此,斯托克仍然是斯塔福德名誉郡的一部分。

工业

Thumb
位于特伦特河畔斯托克、已被修复的瓶窑

陶瓷

自 17 世纪以来,斯托克及邻近地区几乎完全以其工业规模的制陶业而闻名。[5]皇家道尔顿、Dudson、斯波德(Spode,由约书亚·斯波德创立)、玮致活(由约书亚·维奇伍德创立)、美敦(Minton,由汤玛斯·美敦创立)和 Baker & Co.(由威廉·贝克创立)等公司在此成立并设立总部。当地丰富、适合陶器生产的煤炭和粘土促进了当地早期的陶器工业发展。尽管最初的发展规模较小,于 1777 年完工的特伦特和默西运河使斯托克地区得以从康沃尔郡进口高岭土和其他材料,并促进了奶油色陶器和骨瓷的生产。

英国、欧洲和世界各地的其他生产中心曾在生产高品质陶瓷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多年来有条不紊和非常仔细的研究和实验,为培养当地社区的艺术人才提供基础,并提高了斯塔福德郡陶器的知名度。约书亚·维奇伍德则是当地生产高质陶瓷的先驱。他于 1769 年建立了他的“伊特鲁利亚工厂”(Etruria Works)。 维奇伍德以他的导师汤玛斯·威尔登等早期当地陶艺家的成功为基础,并与科学家和工程师一起,将陶艺业务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约书亚·斯波德于 1788-1793 年建立并确定了英式骨瓷的配方[6] ,汤玛斯·美敦则于1793年开设了他的陶瓷制造厂。随着陶瓷业发展,20 世纪斯托克当地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陶瓷艺术家,包括克拉丽斯·克利夫 (Clarice Cliff)、苏西·库珀 (Susie Cooper)、夏洛特·雷德 (Charlotte Rhead)、弗雷德里克·赫尔滕·雷德 (Frederick Hurten Rhead) 和贾贝兹·沃德雷 (Jabez Vodrey)。

Remove ads

采煤

斯塔福德郡北部是采煤中心,当地的采煤历史可追溯至13世纪[7]。陶厂煤田(Potteries Coalfield,北斯塔福德郡煤田的一部分)占地 100 平方英里(300 平方公里)[7]

在汉利、朗顿地区罢工的煤矿工人引发了1842 年的全国大罢工。罢工期间,汉利及珀斯勒姆地区亦曾发生制陶厂骚乱[8]

Thumb
查泰莱惠特菲尔德煤矿

1947 年煤矿开采国有化时,特伦特河畔斯托克约有 20,000 名工人从事采煤业。著名的煤矿包括汉利深坑(Hanley Deep Pit)、锡尔弗代尔、维多利亚、诺顿、查泰莱惠特菲尔德(Chatterley Whitfield)、特伦特姆超级坑洞(Trentham Superpit)和沃尔斯坦顿等[7]。尽管当地采煤业曾发展蓬勃,甚至 1990 年代亦曾有在城市范围内发展新采矿项目的投资计划,但计划未有实践[9]。当地最后一个煤矿特伦特姆超级坑洞更于1994年关闭[10]

斯托克矿业创造了多项国家和国际记录。沃尔斯坦顿煤矿经过现代化改造后,拥有欧洲最深的矿井,达 3,197 英尺[11]。 1933 年,查泰莱惠特菲尔德煤矿成为英国第一家年产量达到 100 万吨的煤矿。 1980年代,朗顿的佛罗伦萨煤矿多次刷新地区和全国产煤记录; 1992年,斯塔福德煤矿与汉姆荒原(Hem Heath)、佛罗伦萨煤矿合并而成的特伦特姆超级坑洞(Trentham Superpit),成为了欧洲第一个生产 250 万吨可销售煤炭的煤矿。

今天,特伦特河畔斯托克境内所有煤矿都关闭了,但采矿为大地带来的伤痕仍然留在风景中。地平线上仍然可以看到炉渣堆,现在上面覆盖着动植物。查泰莱惠特菲尔德煤矿遗址在 1976 年关闭两年后作为博物馆重新开放。该博物馆于 1991 年关闭,该遗址成为当地的自然保护区。它于 1993 年被英国遗产委员会宣布为预定古迹[12][13]。尽管废弃的地下矿洞现时已无法进入,它们仍然为当地的许多建筑项目增加了复杂性,并偶尔会引起轻微的震动。只有专门的设备才能检测到这些矿洞[14]

不死鸟基金会(Phoenix Trust)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基金会,目标是借着特伦特河畔斯托克及北斯塔福德郡煤田在工业革命、英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以及作为原始卫理宗(Primitive Methodism)的发源地,推动两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15]

Remove ads

钢铁

无论是在联邦形成之前还是之后,钢铁工业在特伦特河畔斯托克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较重要的工厂位于山谷中的戈尔登代尔和雪尔顿 (位于山城坦斯托、珀斯勒姆和汉利下方)。 雪尔顿钢铁厂(Shelton Steelworks)的钢铁生产于 1978 年结束。此后,他们不再生产粗钢,而是专注于轧制钢坯,这些钢坯通过铁路从斯坎索普运来。轧钢厂最终亦于 2002 年关闭[16]。1864 - 1927年,斯托克设有北斯塔福德郡铁路[17]的修理厂,并且从 1881 年到 1930 年是独立铁路机车制造商克尔史都华公司(Kerr, Stuart and Company)的所在地[18]

雪尔顿钢铁厂和采矿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工业支援中扮演重要角色。英国皇家空军成功的关键是雷金纳德·米切尔 (Reginald Mitchell) 设计的喷火战斗机,他出生于吉格斯哥夫康格尔顿路115号附近的伯特里(Butt Lane)村,并曾在克尔史都华公司的铁路工厂当学徒[19]

Remove ads

其他

米其林轮胎公司在特伦特河畔斯托克也有业务,并于 1920 年代在市内建立了第一家英国工厂。1980年代,该工厂雇用了近 9,000 名工人;2006年约有 1,200 人在那里工作[20]。梅尔皇家空军基地(RAF Meir)亦曾座落于市郊。

地理

特伦特河畔斯托克(以下简称为斯托克)位于曼彻斯特伍尔弗汉普顿伯明翰之间[21],并与西侧的纽卡斯尔安德莱姆相连。

它位于奔宁山脉西南山麓、特伦特河上游河谷[22],东北边靠近峰区高地,南及西边侧靠近中英格兰柴郡平原的低地。这座城市的海拔高度为 96 至 250 米(315 至 820 英尺)[23][24]

欧盟统计局将斯托克设定为一个 NUTS 3 区域(代码 UKG23)。斯托克亦是什罗普郡斯塔福德郡 NUTS 2 区域的四个县或单一行政区之一。

斯托克是英国唯一的多中心城市。通常被称为“五镇之城”(这是当地小说家阿诺德·贝内特取的名字)。由于贝内特认为“五镇”比“六镇”更悦耳,所以他省略了芬顿(Fenton,现在有时被称为“被遗忘的小镇”)。在贝内特的小说中,除了斯托克外(他在小说中称斯托克为“Knype”),他为其余四镇取了可被识别的别名。

由于斯托克是由多个城镇组成的城市,它形成了一个大都市圈(实际上大都市圈比斯托克本身更大,因为斯托克的市区与行政上分开的纽卡斯尔安德莱姆市区相邻)。

斯托克的六个镇沿着 A50 公路从北向南大致呈一条直线——坦斯托(Tunstall)、珀斯勒姆、汉利(Hanley)、特伦特河上斯托克(Stoke-upon-Trent)、芬顿和朗顿(Longton)。虽然这座城市以原来的特伦特河上斯托克镇命名,市议会办公室也设在那里,但市中心通常被认为是在汉利。这是因为汉利更早发展成当地主要的商业中心。

除了纽卡斯尔安德莱姆,附近的其他城镇还包括克鲁楠特维奇康格尔顿、比多夫、吉格斯哥夫、斯塔福德、尤托克西特(Uttoxeter)、阿克勒肖(Eccleshall)、奇德尔(Cheadle)、史东和利克

气候

与全英国一样,斯托克拥有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斯托克地势较斯塔福德郡其他地区及柴郡高,因此全年的气温较邻近的柴郡平原低。虽然如此,在平静、天色晴朗的晚上,由于冷空气沉聚至较低海拔的地区,造成逆温现象,此时斯托克的气温会较高。

因此,斯托克和纽卡斯尔安德莱姆通常不易受到严重霜冻的影响。最近的英国气象局气象站位于基尔大学,位于斯托克市中心以西约4.3英里处。

斯托克的绝对高温为于1990年8月记录的 32.9 °C (91.2 °F)[25]。斯托克平均一年中最暖一日的气温为 27.0 °C(80.6 °F)[26]。 每年只有不到 14 天的温度为 25.1 °C(77.2 °F)或更高。[27]

斯托克的绝对低温为于1963年1月记录的 −13.3 °C(8.1 °F)[28]。平均每年有 48.3 次空气霜冻记录。

斯托克年均降雨量约为 806 毫米[29]

更多信息 基尔大学(气象站位于斯托克市中心以西约4.3英里处), 海拔: 178米(584英尺), 1981–2010 (平均气温), 1960–(绝对气温记录), 月份 ...
Remove ads

绿化带

绿化带是英国二战后实施的环境及规划政策。特伦特河畔斯托克绿化带于1967年起实施[32],2010年时占地438.36平方公里,占全英格兰面积约0.5%[33]

该绿化带位于斯塔福德郡北部(有部分地区延伸至柴郡南部)、围绕斯托克和纽卡斯尔安德莱姆市镇的乡郊地带。绿化带大部分地区都位于特伦特河畔斯托克单一行政区以外。绿化带的存在是为了限制这些乡郊地带发展,阻止城市蔓延,并尽量避免该两市镇与比多夫、吉格斯哥夫等邻近聚居地进一步融合[32]

人口

事实速览 斯托克居民出生地分布(2011年英国人口普查)[34], 出生国 ...

根据 2011 年的人口普查,特伦特河畔斯托克总人口为 249,008 人[35],比 2001 年的 240,636 人略有增加[35]。 其中50.2% 的人口是女性[35]。 斯托克 91.68% 的人口出生在英国[35]。 86.43% 的人口辨别自己为英国白人,4.19% 为英国巴基斯坦人,1.88% 为其他白人。 1.35% 为其他亚裔,1.36% 为黑人[35]。关于宗教,60.89%的人称自己是基督徒,6.02%的人是穆斯林,25.19%的人没有宗教信仰。 14.28% 的人口退休,5.61% 是学生[35]

种族

更多信息 种族, 1991[36] ...

宗教

更多信息 宗教, 2001[40] ...

瓷器

斯托克之瓷器生产非常有名,号称“英国瓷都”,知名品牌包括美敦(Minton)、柯尔波特瓷器、达文波特陶瓷(Davenport Pottery)、皇家王冠德比、皇家道尔顿(Royal Doulton)、波特梅里恩陶瓷(Portmeirion Pottery)、玮致活乌斯特瓷器等。

2015年,在英国旅游局举办的#英国等你来命名#活动中,“万博陶瓷”一名被评选为“奢华购物”主题里“最受欢迎命名”之一。[43]

观光

特伦特河畔斯托克的瓷品收藏品被存放于汉利的陶瓷博物馆及美术馆。位于伊特鲁利亚(Etruria)、特伦特和默西运河以及卡尔登运河(Caldon Canal)的伊特鲁里亚梯形船闸之间的伊特鲁利亚工业博物馆及位于朗顿的格莱斯顿陶瓷博物馆均展示了斯托克的工业遗产。位于特伦特河上斯托克地区的斯托克大教堂,则是斯托克唯一具有大教堂地位的官方教堂。

大多数以斯托克为基地的主要陶瓷公司都设有工厂商店和游客中心。2008年10月,耗资1000万英镑的博物馆游客中心于玮致活公司旗下位于巴拉斯顿 (Barlaston)的工厂开放启用。汉利的 Dudson 中心是家庭式陶瓷企业的博物馆,部分位于一座已成为二级登录建筑的瓶窑中。它也是一个志愿者中心。位于米德尔波特的伯利 (Burleigh)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维多利亚时代陶器厂。斯托克还有一些较小的工厂商店,例如珀斯勒姆的皇家斯塔福德(Royal Stafford)和汉利的艾玛布里奇沃特(Emma Bridgewater)。

伊丽莎白时代的福特绿舍(Ford Green Hall)是一座 17 世纪的农舍,现在是斯莫尔索恩的一座古屋博物馆。

交通

主要道路

特伦特河畔斯托克主要透过A500路连接M6高速公路。A500路因为其在地图上的形状而被当地人称为D路[44],其中段走线主要沿着特伦特及默西运河,两端则分别连接至M6高速公路的第15及16号交汇处。

A50路则为M6及M1高速公路间提供一条东西向通道,该路于bet365球场附近与A500路连系。

铁路

现时特伦特河畔斯托克一共有三座铁路站,由北至南分别为长港(Longport)、特伦特河畔斯托克和朗顿站。长港和特伦特河畔斯托克站位于斯塔福德至曼彻斯特线上,朗顿站则位于克鲁德比线上。其中特伦特河畔斯托克站邻近特伦特河上斯托克镇中心和斯塔福德郡大学主校区,是当地的主要铁路站。在上述三站中,绝大部分途经特伦特河畔斯托克的长途列车均只停靠特伦特河畔斯托克站。

长港站是最接近珀斯勒姆和坦斯托的铁路站,主要提供由西米德兰列车营运、来往克鲁伯明翰新街(途经奥萨格)的区间列车服务,班次为每小时1班。在周一至六的清晨,该站亦提供两班前往曼彻斯特皮卡迪利北方铁路列车服务[45]。在周一至六,该站亦有东米德兰列车服务:每日一班列车前往克鲁、两班列车前往诺丁汉(周六增至三班),其中一班往诺丁汉的列车会续驶至纽瓦克城堡。

朗顿站则主要提供来往克鲁和纽瓦克城堡(途经德比及诺丁汉)的区间列车服务。

西海岸主线

特伦特河畔斯托克站为西海岸主线上的主要车站,为斯托克提供前往曼彻斯特伯明翰米尔顿凯恩斯伦敦雷丁等城市的直达列车服务。

陶厂外绕线

陶厂外绕线(Potteries Loop Line)曾为六镇中的汉利、珀斯勒姆和坦斯托提供铁路服务。该线于伊特鲁里亚站以北自西海岸主线分歧,并由南至北经过汉利、珀斯勒姆、坦斯托和吉格斯哥夫后,于吉格斯哥夫以北汇入西海岸主线。该线于1862-75年逐步通车。由于汉利、珀斯勒姆和坦斯托镇中心均位于山丘顶部,该线拥有很大的铁路坡度和很小的曲线半径。[46]

该线的辉煌时期为二十世纪初。在1910年时,几乎有40列四卡列车于该线服务。当时汉利已发展成六镇中最大的镇,但该线只能为于汉利工作的部分劳工服务。从1920年代起,由于受到公车的竞争,该线客量不断下解。1956年中所进行的交通调查显示一列早上时段的列车仅运载了4名乘客,其中3名是可免费乘车的铁路职员。[47]由当年起,该线的列车服务就被削减,到1961年,每日只剩下5班于繁忙时间由特伦特河畔斯托克至汉利和坦斯托的列车服务。[46]此外,该线的货运业务亦于1950年代起几乎全数转移至公路[46]

该线的客运服务已于1964年3月2日因比钦大斧而终止[46]虽然如此,该线并未被即时拆除。于1967年、西海岸主线正进行电气化工程期间,仍有需要改道的列车使用该线。1972年9月24日,英国铁路在该线运营了一班特殊的客运服务,作为实验,以测试该线恢复客运服务是否具有商业可行性。[48]

克鲁至德比线

克鲁至德比线由北斯塔福德郡铁路公司建造、于1848年通车。该线曾于特伦特河畔斯托克市西、南部设有多座车站以服务沿线的乡镇,由北至南包括查泰莱、长港、埃特鲁里亚、特伦特河畔斯托克、芬顿、朗顿、诺马科特和梅尔站。当中只有长港、特伦特河畔斯托克和朗顿站保留至今。

更多信息 车站, 终止客运日期 ...

该线于英国铁路时期曾有来往克鲁和林肯 / 斯凯格内斯(并途经特伦特河畔斯托克、德比和诺丁汉)的列车服务。于1990年代,该列车服务扩展至来往曼彻斯特机场和斯凯格内斯。随后由于准点率问题,该列车服务缩短为来往克鲁和斯凯格内斯。2005年秋,由于表现欠佳,该列车服务进一步缩短为来往克鲁和德比。

2021年5月,东米德兰铁路公司将该线的列车服务重新扩展为来往克鲁和诺丁汉 / 纽瓦克城堡,班次则保持为每小时1班,从特伦特河畔斯托克至诺丁汉的车程约为90分钟[53]

斯托克至利克线

Thumb
于1962年关闭后不久的巴克纳尔和诺斯伍德(Bucknall and Northwood)站,该站曾经是斯托克至利克线的中途站之一

特伦特河畔斯托克站亦曾有支线通往利克。该线于1867年通车,其货运功能一直持续到1988年。2023年10月4日,英国政府于其发表的北部网络计划中承诺重开该线[52]

市内交通

巴士几乎是特伦特河畔斯托克市内惟一的公共交通服务。当地的巴士服务主要由第一集团提供。在2013/14年度至2023年间,特伦特河畔斯托克市的巴士服务缩减了50%[54]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