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
赞普
|
大事
|
700
|
赤都松赞
|
赤都松赞攻河州(今甘肃临夏市)。麹莽布支率数万骑攻凉州,围赞婆驻守的昌松县(今甘肃武威市东南),遭唐将唐休璟击败。[67][75]
|
701
|
赤都松赞与突厥结盟,攻打凉州、松州和洮州。
|
702
|
吐蕃攻打茂州(今四川茂县)。
|
703
|
赤都松赞亲征南诏(今云南)。
|
704
|
吐蕃袭击泰尔梅兹。赤都松赞使南诏的国王交税,黑苗称臣。
|
拉跋布
|
赤都松赞死于征南诏途中,其子拉跋布继位。
|
705
|
赤德祖赞
|
没庐·赤玛类废黜了拉跋布,立赤都松赞的一岁儿子赤德祖赞。
|
706
|
唐蕃在神龙二年举行第一次划界会盟“神龙盟誓”,划定青海一带边界。[81]
|
710
|
吐蕃征服了小勃律。
|
唐朝安西都护张玄表入侵吐蕃东北。[67]
|
唐朝摄监察御史李知古攻占原附吐蕃的姚州蛮。[84]
|
唐高宗的曾孙女金城公主嫁给赤德祖赞;鄯州都督杨矩受贿,唐睿宗准其奏将河西九曲(甘肃黄河以北的地区)送给吐蕃,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邑。[67]
|
712
|
太后赤玛类逝世。赤德祖赞年幼,由乞力徐等重臣摄政。
|
714
|
吐蕃大论乞力徐攻打临洮、兰州、渭州(今甘肃定西市)再攻渭源,唐玄宗下诏欲亲征,因薛讷、王晙重创击退吐蕃而止。
|
715
|
吐蕃与大食联军攻打唐朝的属国拔汗那国(今译费尔干纳),为北庭大都护府都护吕休璟、监察御史张孝嵩击败。[91]吐蕃势力退到葱岭南部。
|
717
|
突骑施、倭马亚王朝、吐蕃联军攻打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和大石城(今新疆乌什县),被安西节度使汤嘉惠击败。
|
720
|
吐蕃占领大石城。
|
722
|
吐蕃围小勃律,遭唐北庭节度使张孝嵩派张思礼率四千人击退。[14]
|
726
|
吐蕃的悉诺逻恭禄攻打甘州(今张掖),但主力死于暴风雪,残部被唐凉州都督王君㚟消灭。[99]
|
727
|
吐蕃及其突厥盟友攻击龟兹。悉诺逻恭禄掠瓜州(今甘肃瓜州县),俘其刺史,又攻肃州(今甘肃酒泉)。[101]
|
728
|
吐蕃袭击龟兹。
|
赤德祖赞杀大贡论悉诺逻恭禄。[101]
|
729
|
唐朝张守珪在西宁大败吐蕃。
|
730
|
唐信安王李祎攻占石堡城(今青海省湟源县西南),改为振武军。[14]
|
734
|
唐蕃双方在赤岭(今青海省湟源县日月山)立碑定界。吐蕃遣王姊卓玛类嫁突骑施苏禄可汗为妻。
|
737
|
吐蕃末·结桑东则布征服了小勃律。
|
唐河西节度使崔希逸与吐蕃将军乞力徐杀白狗为盟,撤边防军以利放牧。崔希逸于青海奇袭吐蕃,乞力徐逃走。唐蕃绝交。[14]
|
738
|
唐剑南节度使王昱围困安戎城,被吐蕃击败。[14]
|
739
|
唐朝在鄯州(今青海西宁、湟中)取得了对吐蕃的重大胜利。
|
740
|
唐朝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从吐蕃手中夺回安戎城。[111]
|
741
|
吐蕃在青海地区袭击唐朝但被击退。吐蕃攻占石堡城。[14]
|
742
|
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河西节度使王倕入侵吐蕃东北,杀死数千藏民。[114][115]
|
743
|
皇甫惟明入侵吐蕃,从吐蕃手中收复河西九曲。
|
745
|
皇甫惟明攻打石堡城,遭受重大损失。
|
747
|
唐将高仙芝攻占小勃律。[117]唐董延光攻石堡城不克。[118]
|
749
|
唐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攻陷石堡城,死者数万,俘虏吐蕃铁刃悉诺罗等四百人。[120]
|
751
|
阿拔斯王朝与吐蕃在怛罗斯战役击败唐将高仙芝。唐朝向西的扩张中止。
|
752
|
南诏国王阁罗凤臣服吐蕃,吐蕃称为“赞普锺”(“锺”意为“弟”,即赞普之弟)。南诏改元赞普锺,立碑纪念。[123][124][125]
|
753
|
哥舒翰把吐蕃从黄河上游的九曲地区驱逐出去。
|
755
|
赤松德赞
|
赤德祖赞被两位大臣谋杀,其子赤松德赞继位。
|
吐蕃杀苏毗王没陵赞,其子悉诺逻奔唐,唐封为怀义王。[127][128]
|
757
|
吐蕃征服了鄯州
|
762
|
唐肃宗为集中兵力平安史之乱,许岁贡绢缯五万匹给吐蕃以罢兵。
|
赤松德赞下诏以佛教为国教。
|
763
|
唐代宗拒不纳贡。吐蕃军10万人入侵唐朝,占领唐朝首都长安,立金城公主侄李承宏为帝,15天后退兵。[134][135]
|
764
|
吐蕃7万余人的军队入侵唐朝占领凉州,但被严武击败。[136]
|
吐蕃军3万人与回鹘汗国联合入侵唐朝,推进到奉天(今陕西乾县)两次,但是郭子仪说服回鹘助唐,吐蕃退军。
|
765
|
十月吐蕃、回纥再度联兵侵唐,郭子仪说服回纥大帅药葛罗与唐结盟,反将吐蕃击溃。[137]
|
766
|
吐蕃征服了甘州和肃州。
|
767
|
赤松德赞立碑纪念恩兰·达札路恭攻唐等功绩。恩兰·达札路恭纪功碑是现存最早的吐蕃碑刻。
|
|
攻打天竺,恒河北岸的各个天竺小国纷纷投降,成为吐蕃属国。
|
渡过恒河攻入中天竺的摩揭陀国,摩揭陀国成为吐蕃属国。
|
在恒河北岸竖立大铁柱以标明吐蕃与天竺之间的地界。
|
迎请寂护及莲华生大士由印度入藏,分别带来那烂陀寺传承与密教。广泛翻译佛教经典。
|
776
|
吐蕃征服了瓜州。
|
779
|
吐蕃第一座三宝具足的佛寺桑耶寺落成。在桑耶寺立《兴佛证盟碑》,碑文表示赞普臣民发誓世代尊奉佛教。
|
781
|
吐蕃征服了哈密。
|
783
|
吐蕃与唐朝签订《清水之盟》,结束了敌对状态。
|
784
|
朱泚反,唐德宗出奔,许吐蕃安西和北庭都护府以平乱;乱平唐朝不与地,《清水之盟》遂废。[143]
|
785
|
唐朝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遣使通好南诏,后屡败吐蕃军进犯。[144]
|
786
|
吐蕃尚结赞攻克盐州(今陕西定边县)和夏州(位于今陕西及内蒙古)。[146]
|
787
|
吐蕃在平凉劫盟,当场俘获许多唐朝官员和将领。
|
尚结赞摧毁了盐州和夏州后撤离。
|
吐蕃占领敦煌和龟兹。
|
788
|
唐朝在西昌击败吐蕃。
|
789
|
吐蕃袭击陇州(今陕西陇县)、泾州和彬州。唐西川节度使韦皋遣王有道与吐蕃战于巂州台登谷,杀大兵马使乞藏遮遮,数年尽复巂州。[151]
|
790
|
吐蕃征服了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县)。
|
792
|
吐蕃征服了高昌与和田。
|
回鹘汗国将吐蕃逐出高昌、龟兹和焉耆。
|
793
|
唐将韦皋攻破了吐蕃堡栅50个,击败了吐蕃3万多人,收复了延州(今陕西延安)。[144]
|
794
|
印度中观学派与中国禅宗之间的拉萨法诤(又称“顿渐之诤”)结束,藏传佛教此后以“渐修”为主流。
|
796
|
吐蕃袭击庆州(今甘肃庆阳),但是战事在尚结赞死后戛然而止。
|
797
|
穆尼赞普
|
赤松德赞退位,其子穆尼赞普继位。[注 7]
|
798
|
穆尼赞普去世,赤松德赞再度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