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向德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向德宏(琉球语:向德宏〔向徳宏〕/ショートゥクコー Shō Tukukō ?;1843年11月19日—1891年5月24日)和名幸地亲方朝常(琉球语:幸地 親方 朝常/コーチ ウェーカタ チョージョー Kōchi Ueekata Chōjō),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末期王族、亲清派政治家。他的夫人是尚育王第四女兼城翁主,因此向德宏也是尚泰王的姐夫。
Remove ads
经历
童名樽金,1843年11月19日(道光二十三年癸卯九月二十八日)生。他是三司官向统绩(幸地亲方朝宪)的长子,为继室所生。[1]
1851年12月31日(咸丰元年十一月初十日),为下库理小赤头。1854年6月10日(咸丰四年五月十五日),为御书院小赤头。11月3日(九月十三日),为御书院童子御小姓,叙若里之子。1856年2月24日(咸丰六年正月十九日),为庆贺新任幕府将军德川家定的就职,琉球派遣正使尚健(伊江王子朝忠)、副使马朝栋(与那原亲方良恭)出使日本,向德宏以乐童子的身份跟随前往,但未能出行。1857年7月28日(咸丰七年六月初八日),继承父亲的家督之位,授西原间切总地头职,赐知行高八十斛。1858年(咸丰八年),以乐童子的身份跟随正使尚健(伊江王子朝忠)、副使马朝栋(与那原亲方良恭)出使日本萨摩藩,计划再前往江户庆贺德川家定就任幕府将军,但因为家定的去世而取消行程回国。12月13日(十一月初九日)结欹髻。1860年3月31日(咸丰十年三月初十日)与尚育王之女兼城翁主确定婚事,并于4月8日(三月十八日)正式成亲。1864年7月4日(同治三年六月初一日),任下库理当职。1866年1月18日(同治四年十二月二日),中国册封使的御冠船来到琉球之时,奉命转任总横目中取职。1867年12月26日(同治六年十二月初一日),任取纳奉行职,叙座敷。[1]
1868年(同治七年),日本爆发戊辰战争的事情传到琉球,得知萨摩藩攻剿京都的贼匪不胜,尚泰王派人祷告琉球七社各神,并于3月26日(三月三日),以向德宏为飞脚使,将祷告的御守护札送交萨摩藩。向德宏同时兼护取纳奉行的本职。10月23日(九月八日)回国。[1]
此后他升任表十五人众之一的锁之侧之职,1875年(光绪元年)转任物奉行(度支官)之职。1875年7月24日,日本明治政府派遣内务大丞松田道之赴琉球,强迫琉球国王停止向清朝朝贡。向德宏与三司官毛有斐(池城亲方安规)以及马兼才(与那原亲方良杰)、向维新(喜屋武亲云上朝扶)、向嘉勋(内间亲云上朝直)、翁逢源(亲泊亲云上盛英)等人,随松田道之赴东京交涉,但被日本方面以种种理由拒绝。毛有斐在东京病逝时,遣向德宏归国,并建议尚泰王向清廷交涉。
次年12月10日,向德宏奉尚泰王之命秘密出使清朝,假借探问未归国的进贡使毛精长(国头亲云上盛乘)的名义,陈奏日本阻止琉球向中国朝贡之事。同行者有都通事蔡大鼎(伊计亲云上)、通事林世功(名城里之子亲云上)、评定所笔者主取向有源(浦添亲方朝忠)、笔者向文度、御物奉行假笔者武为道等19人。[2]一行从北山名护间切的湖边底港(今名护市许田地区湖边底)出发,在伊江岛遭遇台风,险些触礁沉没。[3]在经过八重山之后,1877年4月,向德宏等人到达福州,将尚泰王的秘密书信转交给闽浙总督何璟,并由何璟辗转送达清廷。但清廷并未作出任何回复,因此向德宏等人以福州琉球馆为中心,积极开展琉球救国运动。
1879年第二次琉球处分,琉球国为日本所灭,改为冲绳县。王世子尚典被迫前往东京之前,飞书传信给向德宏,催促他立即动身前往京师寻求援助。向德宏等人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惊,薙发易服扮作商贩,于八月十四日率蔡大鼎、林世功、李文达、蔡以正(湖城以正)等人,从福州河口万寿桥(在今福州台江区南公园附近)附近的渡口出发,经海路于八月二十七日(西历10月2日)到达天津,上书李鸿章,要求清朝就此事向日本交涉,宣称如果琉球复国未能如愿就不再回国。为了躲避日本特务的追杀,向德宏本人留在了天津,被李鸿章藏在了天津西大王庙里,受到了李鸿章的庇护。[4]林世功、蔡大鼎等人则前往京师向清廷请愿。[5]向德宏以“池上幸次”为化名,积极同留在东京的马兼才(与那原亲方良杰)、冲绳的向居谦(浦添亲方朝昭)联系,获取情报。
对于琉球问题,清方提出琉球三分方案,包括冲绳群岛归还琉球,恢复尚泰的王位;将宫古及八重山以南各岛划归中国,将包括奄美大岛在内的五岛划归日本。不过被日本公使宍户玑拒绝。美国前总统尤里西斯·格兰特访问中国和日本进行斡旋,但无功而返。
1880年3月至4月,李鸿章与日本驻天津领事竹添进一郎预先会面。竹添提出分岛改约案,即承认日本占据琉球,将宫古及八重山以南各岛划归中国,以其地立琉球王族为王。李鸿章认为可行,并覆函总理衙门。8月18日至10月21日期间,总理衙门再与日本公使宍户谈判,日方拒绝向清方引渡尚泰,并暗示清廷可以立向德宏为王。总理衙门表示满意,随后李鸿章征求向德宏意见。向德宏称“八重山、宫古二岛土产贫瘠,不能自立,尤割南岛,另立监国,断断不可行”,又“伏地大哭不起”。[4][6][3]最终由于清日之间谈判无果、清朝各大臣对琉球案观点的不同、以及琉球士族对分岛改约案的强烈抗议,琉球问题被一再拖延。林世功在总理衙门前自杀后,清方便推翻了之前的分岛改约案,致使日本公使宍户玑愤而归国,谈判破裂。[7]向德宏便不再归国,选择流亡清朝。此后向德宏曾经数度在京师交涉,皆无果,只得回到福州的琉球馆。向德宏宣称“生不愿为日国属人,死不愿为日国属鬼”,誓死不归,与三司官毛凤来(富川亲方盛奎)留在福州。最后二人皆客死于福州。
在他逝世后,其第三子松金与其部分亲族,携其灵位亡命夏威夷。其灵位至今依然供奉在茂伊岛的一座临济宗寺院内,根据那里的记载可以得知向德宏于光绪十七辛卯年(1891年)四月十七日在福州逝世。[8][9]
Remove ads
评价
亲属
相关条目
脚注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