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吠陀方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吠陀方形
Remove ads

吠陀方形(Vedic square)属于古印度数学,是9 × 9 乘法表的变形,每个数字都用乘积的数根来代替。换句话说,与乘积除以9以后的余数的概念接近,若是该乘积为9的倍数,其数根为9不为0。 吠陀方形中有许多几何模式对称特性,其中有些模式会出现在传统的伊斯兰艺术[1]

Thumb
标示吠陀方形中特定数字的位置,可以看出有某种轴对称
更多信息 ...
Remove ads

代数性质

吠陀方形可以视为是幺半群乘法表,其中是整数除以9后所可能的余数(算子是指幺半群元素之间的抽象乘法)

的元素,则可以定义为,其中元素9表示其除以9以后余数为0,而不用传统的0来表示。

这个幺半群不是数学上的,因为不是每一个非零元素都有对应的逆元素,例如,但不存在使得

Remove ads

子集的性质

子集形成循环群。每一行及每一列都恰好有六个相异的数字,因此这个子集也是拉丁方阵

更多信息 ...
Remove ads

三维的吠陀立方

吠陀立方定义为三维乘法表中,用每个乘积的数根来代替乘积[2][3]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