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安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和安乐,或称“水房”、“汽水房”、“水记”、“安乐堂”,是香港一个“和字头派系”的三合会组织。

概况

“和安乐”创立于1921年,1930-1950年代曾经是香港最大黑帮,江湖地位一时无两,至1970年代会员数超过20万,广泛渗透各行各业。1975年后被廉政公署及反黑组重点打压,导致1980后势力急速衰退。至1997年前夕,会员人数约3万。自1990年代起,“和安乐”开始管理红色小巴及部分绿色小巴线,特别在红色小巴市场中占据垄断地位。2010年代,“和安乐”势力仍见于深水埗油麻地、旺角砵兰街尖沙嘴,并涉及毒品贩售与色情业操控等非法活动。

自1960年起,“和安乐”在澳门亦发展庞大势力。1990年代,其澳门头目“水房赖(赖东生)”与 14K的澳门领袖“崩牙驹(尹国驹)”展开合作,并一直持续到2010年代。[1]

坐馆选举

“和安乐”的掌权人物“坐馆/龙头(行政)”及“揸数(财政)”每两年半由帮会内选举产生。传统上设有24个“叔父”席位,称为“廿四枝桩”(或戏称为“两打装汽水”),他们拥有每届投票选出一个“坐馆”及一个“揸数”的权利。“坐馆”卸任后将成为“叔父”。

和安乐“招牌诗

本堂名字和安乐,狮子头来玻璃身;
金漆招牌扬四海,廿四枝桩到如今。

人物

“水房”名称源由

“和安乐”别称“水房”,有说,因为土瓜湾曾经有间“安乐汽水房”(Connaught Aerated Water Company Limited),因此同名的“和安乐”被戏称为“水房”或“汽水房”。
又有说“安乐堂”有创会成员是“安乐汽水房”员工,但此说法欠缺文献证据。真实源头未可考证。[2]

1921-1941年,创立期历史

“安乐堂”摊贩工会成立

“和安乐”最初名为“安乐堂”,1921年创立于马头角木厂街,加入了“和字头派系”,早年隶属“和胜和”。创立初期,由李胜、邹日光等十二人担任领袖,号称“安乐十二皇叔”,早期为马头角的茶楼酒馆从业者及街边熟食摊贩工会组织。旨在保障工人权益,维护摊贩的地盘安全,提供会员娱乐福利。初期的“和安乐”规模不大,只有三百余人,偏居马头角一隅,并无扩展野心。

香港战前最大黑帮

“和安乐”的转折点出现在1933年,第二代领袖中崛起一位心狠手辣的人物 —— 温贵。起初,他只是普通会员(俗称“四九仔”),在“和安乐”与刚成立的新堂口“和胜堂”争夺地盘的冲突中,他运用离间计瓦解对手士气,并于油麻地吴松街大观酒楼设下刀手埋伏,一举击溃对方主力,使油麻地完全落入“和安乐”的掌控。凭此战功,温贵迅速晋升为“白纸扇”,并担任堂口“揸数”的重要职务。

1934年,“和安乐”因与其所属堂口“和胜和”发生利益冲突而内部分裂,最终脱离“和胜和”,自立门户。

温贵在接任“和安乐”领袖后,积极扩张势力,经营多间鸦片烟格、非法赌场及色情架步。将原本仅三百人的会员规模扩展至超过三千人,并将势力范围推进至九龙。他在油麻地上海街租下一整层楼作为堂口办事处,并将“和安乐”组织划分为十条线:九龙占六条,香港岛两条,新界一条,荃湾至元朗一条。每条线均配置一名红棍和一名白纸扇负责管理,下设若干“堆”,每个堆由小头目带领会员。当堂口发起行动时,组织层级分明、指挥有序,运作宛如军队。凭借这一严谨的结构,“和安乐”声势日益壮大,各堂口成员纷纷“过底”投靠,最终奠定其作为当时香港最大黑帮的地位。[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江湖中流传着“最老福义兴,最大和安乐”的说法。这是因为当时的“和安乐”不仅财力雄厚,其势力规模甚至超过了“和合图”及“福义兴”。(那时,“14K”和“新义安”等势力尚未出现),“和安乐”的会员数量多达数万,被誉为战前香港三合会中最具影响力的堂口。[4] [5]

1941-1974年,全盛期历史

协助日军,侵害香港

1941年夏,二战期间,日军计划进攻香港,“和安乐”头目被日本宪兵收编,加入“第五纵队”,提供情报协助日军入侵。12月9日英军撤退九龙,“和安乐”联同“和利和”、“和洪圣”、“和群英”以及“和勇义”等堂口在深水埗抢掠粮食、奸淫掳掠,杀害反抗市民,造成大量死伤。他们臂缠白布,高喊“胜利”作记认,自称“胜利友”,骚乱至12月12日日军占领九龙才结束。日治期间,“和安乐”加入“兴亚机构”,协助维持秩序并经营赌毒与卖淫。战后英国重掌香港,港英政府逮捕并递解“和安乐”多名头目出境。[6]

战后发展,任职“和字头”盟主

1945年战后初期,“和安乐”(水房)依然是香港最大帮会,会员人数超过六万。

1949年,国共内战后,大量新帮会来港,包括“14K”、“新义安”、“粤东帮”,打破了旧有帮派秩序。为了团结“和字头派系”力量对抗新外来帮派,“和安乐”堂主黄老润于1956年被推举为“和字头派系”总坐馆(香主),再统合旗下各堂口。改革入会制度,取消传统名册、降低门槛,但也因此导致纪律与忠诚度下降。到六十年代,“和字头”总坐馆为“和安乐(水房)”的金牙连,亦办演统领“和字头”的重要角色。

右派暴动后,头目被递解至澳门

1956年,香港右派(亲国民党)工会组织策划双十暴动,在“和安乐(水房)”及“十四K”参与下迅速演变为严重暴力活动,三合会成员领导焚车、趁乱集体抢劫、杀害香港市民以制造恐慌、与亲共产党的人士发生械斗冲突。事件酿成约60人丧生,逾300人受伤。1957年,暴动过后,港英政府特别成立了反黑组,专门侦查三合会活动。[7] [8]

双十暴动后,香港政府大规模递解黑帮头目,包括“和安乐(水房)”、“十四K”、“和胜义”,他们选择了澳门作为落脚点。这些“过江龙”适应了澳门环境后,洞察澳门黑社会的弱点与警方的无能,开始积极扩张势力,建立堂口,与澳门黑帮“马九仔”爆发冲突。 1958年,白眼塘“利庐”与“水房”大战,最终由“水房”势力胜出。后来香港的联公乐(单耳)亦踏足澳门从事走私生意。自此,澳门黑社会势力逐渐被四大香港“过江龙”社团取代。[9][10]

“和安乐”制毒集团,勾结警长

1966至1974年间,当时总华探长吕乐与黑帮勾结,默许和支持其壮大财源。以“和安乐(水房)”的沙尘超及“14K”的马菲士为首的制毒集团,与泰国“飞虎堂”及日本“山下帮”结盟,将吗啡原料运往香港加工,再走私至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大举获利。[11]

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后,全面打击贪污与黑帮勾结,“和安乐”在香港遭受重创,多名高层头目被捕或潜逃,组织迅速式微。本地势力式微之际,部分头目转往英国、加拿大、荷兰等地另起炉灶,建立海外堂口。随着“和安乐”元气大伤,到了70年代末,势力迅速上升的“新义安”趁机崛起,成功夺取其在油麻地的重要地盘。1980年代后,“和安乐”在港的江湖地位大不如前。

1980-2000年,海外发展史

英国发展,“胜和”斗“水房”

1985年10月9日,英国格拉斯哥发生一宗震惊华人社区的谋杀案:“和安乐(水房)”的财务主管(白纸扇)Philip Wong遭多名持刀杀手伏击斩杀,手法凶残。据指,Philip拒绝与“和胜和”合作,并坚拒让出垄断来自香港的盗版录像带市场,最终惹来杀身之祸。[12][13]

这宗命案突显了八十年代中后期英国三合会之间的激烈斗争。早于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和安乐(水房)”因在香港受警方打压,迅速将势力转移至英国,建立堂口,活跃于伦敦格拉斯哥修咸顿贝尔法斯特,主要涉及盗版影音、伪造文件、非法赌博及对华人社区的勒索活动。

至八十年代末,“和胜和”开始在英国崛起,势力遍及利物浦伯明翰曼彻斯特朴茨茅斯伦敦。相比“和安乐”,“和胜和”涉及更严重的犯罪,包括从香港与东南亚走私海洛因、军火及假冒商品。在苏格兰,更曾与“14K”合作进行香烟走私。英国执法部门认为,自2000年起,“和胜和”已成为英国规模最大的三合会组织。[14]

伦敦水房内讧枪杀案

1991年9月7日,商人林应杰在伦敦唐人街遭“和安乐(水房)”成员枪击四枪,导致终身残疾。据称,林应杰是黑帮成员,当时正试图夺取“水房”在英国的控制权,因此成为攻击目标。1992年12月,伦敦中央刑事法院审理此案,七名疑似“水房”成员——张伟轩(George Cheung)、温瑞祥(Jason Wan)、陈仲志(David Chan)、廖伟源(Danny Liu)、邓伟明(Clifford Tang)、周德锦及何伟允——被控策划谋杀林应杰。庭审期间,张伟轩承认自己是枪手,并指控另外六人为共犯。他本人于同年稍早,在伦敦富林(Fulham)Greyhound Road的公主花园餐厅地下室内正式加入三合会“水房”。然而,除张伟轩外,其余六人因陪审团无法达成一致裁决,最终被判无罪释放。[15]

澳门“四联体育会”结盟

1995年,澳门“和安乐”赖东生(绰号水房赖)与“14K梅字堆”尹国驹(绰号崩牙驹)、“14K大圈”谭仁活(绰号四眼牛)及“和胜义”江国良(绰号石岐良)结盟,创办澳门“四联体育会”。共同对抗由“14K湃𠫂”的街市伟及“新义安”联手的外来势力。四联合作一直持续到2010年代。[16]

2001年至今

公海选坐馆仪式 四大首脑被捕

2001年3月2日,警方派出卧底渗透黑帮“和安乐”,成功捣破其在公海举行的“选坐馆”及“扎职仪式”,拘捕近百名成员,包括坐馆级的四大首脑。行动由O记发动,涉赌船、假扮赌客、海上截查。据悉,“和安乐”当时香港会员逾两万人,分为两支,其中一支活跃于油尖旺,“坐馆”为马交培,“揸数”贤仔;另一支活跃于湾仔,“坐馆”为苏全,“揸数”飞强。[17]

刺杀李柱铭及黎智英案

2009年7月,香港民主派人物李柱铭与传媒人黎智英被揭发成暗杀目标,事件牵涉香港著名黑帮“和安乐(水房)”。内地公安高调介入,拘捕十人,当中包括已退隐三十年的水房元老级话事人“神仙锦”童雅民。据悉,一名内地男子黄南华于旺角被截查时被搜出手枪及两人资料,警方随即展开调查。经追查,黄与多名嫌犯联络密切,逐层揭出幕后网络,最终直指神仙锦涉策划行动。据传,行凶报酬高达一百万美元,但幕后真正出钱黑手仍未曝光。[1]

水房内讧,企图暗杀元老

2012年5月,“和安乐(水房)”的“保守派”与“少壮派”内讧,深水埗闹市发生街头血战,“和安乐(水房)”前坐馆赵毓发遭五人持刀围攻重创,警方赶至现场开枪制止,当场击毙一名刀手。伤者赵毓发,绰号“高佬发”,“保守派”元老,过去曾两度遭暗杀。1994年在尖沙咀遭枪击,左腿重伤后截肢,2010年因帮内冲突险遭枪杀,事发前更于会展遇袭致脑部受创,需靠拐杖行动。高佬发 2012年曾涉及“八十五亿元私烟案”污点证人徐道仁的命案。

而遭击毙的刀手是郭永基(绰号“水房基”,36岁)活跃于砵兰街,跟随“少壮派”的“彪头”多年,操控当地色情业及勒索生意,凶狠霸道。他每日向妓女收取保护费,并向食肆与车站勒索“陀地费”,虽单笔金额不高,但累积后收益惊人。[18][19]

“双胞坐馆”争权内讧

2013年2月19日,“和安乐”(水房)叔父“老鬼权”于旺角设寿宴,因帮内闹“双胞坐馆”争权,警方高调到场“踩场”。早于前年帮中改选,“保守派”元老“高佬发”曾支持“三寸”与“肥威”,而“少壮派”元老“老鬼权”、“百花蛇”及“业仔”则支持“子凤”与“大孖”,引发连串内讧。

2013年2月,“肥威”与手下“阿鸡”在尖沙咀被伏击,双方成员其后在医院对峙。同年,“业仔”与“大孖”涉洗黑钱案被捕。警方为防再起冲突,O记联同西九龙反黑组于寿宴现场登记宾客身份证,惟未有拘捕任何人。[20]

2019年的坐馆选举,“和安乐”(水房)新坐馆是“少壮派”“老二”,“福来朱”任揸数。[21]

参考资料

参阅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