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和胜和

香港三合會社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和胜和,简称“胜和”,源出于“和字头派系”,是香港三合会犯罪组织。创立于1901年,早期是由新界围村居民组成的乡氏互助会,与元朗邓氏上水廖氏新田文氏粉岭彭氏上水侯氏荃湾老围村曾氏 140多年来乃是一体化密切关系。2010年后,“和胜和”与“新义安”和“14K”并称香港三大黑帮。

势力分布

“和胜和”1901年发源于香港的九龙仔围村。1930-1960年代的传统势力活跃于:新界围村荃湾深水埗油麻地[1] 1970-1980年代,活跃于当时新发展的新市镇地区。包括:荃湾元朗上水粉岭等。1990-2000年代,势力一度衰退式微。2010年代,扩展至全香港各区。2023年时估算成员人数约有3万人。[2]

“和胜和”的海外势力于1980年代开始发展,主要活跃在海外的唐人街及华人社区。包括英国的伦敦曼彻斯特格拉斯哥伯明翰利物浦[3];爱尔兰的都柏林科克[4]澳洲的墨尔本 。从事贩卖毒品、假货走私、地下赌场及勒索保护费等活动。 [5]

投票选坐馆

“和胜和”的掌权人物“坐馆/龙头(行政)”及“揸数(财政)”定期由帮会内选举产生,而不是世袭制。传统上设有60个“叔父”席位,拥有每届投票选出一个“坐馆”及一个“揸数”的权利。“坐馆”卸任后将成为“叔父”,然而现今已无明确的60位“叔父”名单。原本,“和胜和”的坐馆任期为两年,每届选举由前一年年底开始,历时一年。参选人需在此期间向有投票权的元老及前任坐馆争取支持,提供各种利益,并于翌年年底正式上任。

自2006年起,“坐馆”任期由两年延长至三年,打破以往传统。绰号“崩嘴斌”成功当选,成为首位任期三年的坐馆,据称他也是此制度变革的推动者。延长任期仅一年,旨在保留民主选举的权力制衡机制与各派势力的平衡,同时减少两年一次的频繁选举带来的内部冲突,为新任者提供更稳定的发展期,促进社团黑帮业务集团化。[6][7]

人物

历史背景

创立堂口

“和胜和”前身是“胜和堂”,创立于大约1901年,成立于香港的九龙仔村 ,一条东莞藉客家人小围村。本来是“胜和村同乡会”(东莞市南城区胜和村同乡会),后来吸纳九龙仔深水埗工作的客家人及围头人,组成“胜和堂”。

1909年,广东洪门天宝山的“黑骨仁”来港建立堂口,见香港帮会数目众多,但各帮派欠缺组织,遂提议统合香港数十个帮会,并传授洪门帮规,建立秩序,促进和平共存。为彰显“以和为贵”,各堂口在名称前均加上一个“和”字,组成“和字头派系”三合会联盟。因此“胜和堂”加入结盟后,改名为“和胜和”​,归属老资历的帮会“和合图”旗下。这标志着“胜和堂”正式由同乡会转型成三合会秘密结社,也体现了它与天地会洪门的渊源。[8]

1925年,发生省港大罢工,失业人士助长黑帮扩大,“和胜和”借此急速扩张,吸纳九龙区的失业工人,从一个数百人的小堂口壮大而成为千多名会员的堂口。[9]

脱离和字头联盟

1930年,“和胜和”与“和字头派系”发生内讧,其后脱离“和合图”,自立门户,由马骝王任职坐馆,开拓九龙区堂口。

1934年,“和胜和”内部势力膨胀,导致其下一个分支堂口“和安乐(水房)”宣布脱离,并改革组织吸引其他堂口“过底”加入,扩张后的“和安乐”势力压过“和胜和”,成为当时三十多个和字头派系中最强的一支。1930至1950年代,“和安乐”发展成香港最大的帮会,会员数以万计,势力遍布全香港。而“和胜和”则是数千会员的中型帮会。[10]

四邑人为主的“和安乐”脱离后,“和胜和”则变回以客家人围头人(佘佬)为主的堂口,故1980前也被俗称为佘帮或客家帮。“和胜和”与 香港原居民围村氏族关系密切。包括:元朗邓氏上水廖氏新田文氏粉岭彭氏上水侯氏荃湾老围村曾氏

战后发展,团结抗敌

1949年,国共内战结束后,国民政府退守台湾,并资助移师香港的洪门帮会“14K”与“新义安”进行打击共产党的情报活动。两帮依靠国民党的资源与军统式管理迅速冒起,原有的本地帮会,如“和字头派系”、“四大公司派系”及“粤东派系”等,皆受到外来两大帮的挑战。

1956年,“和字头派系”为了重新团结,对抗新崛起的敌对帮派,“和安乐(水房)”堂主黄老润被推举为“和字头”总坐馆,负责统合联盟,仲裁堂口之间的纷争,并简化了召收帮员的仪式。“和胜和”亦再团结于“和字头”联盟旗下。

“打蛇”行动

1961-1962年,中共推行大跃进导致三年大饥荒,数百万民众逃亡至香港,引发逃港潮,令新界北部治安恶化。部分新界原居民支持驱逐难民,而有些扎根新界的“和胜和”成员则参与被称为“打蛇”的行动,掳掠逃港难民,斩杀,并对女性强奸、甚至贩卖少女人口从事性交易。[11]

开发新市镇,令新界“和胜和”崛起

1970年代,港英政府为发展新市镇,推行“小型屋宇(丁屋)政策”,允许年满18岁的新界男性原居民(男丁)拥有丁屋土地并可卖出丁权,以换取原居民支持。同时,向新界乡绅提供政府收地的土地赔偿,使围村氏族暴富。这促使由围村氏族组成的“和胜和”三合会势力壮大,并投资于各类生意,包括非法赌档、卖淫及贩毒活动。刚落成的荃湾新市镇随之成为“和胜和”的传统根据地之一。同期,𡃁荣于上水丶粉岭一带广收会员,壮大“和胜和”新界北的势力。

1973年,“和胜和”在澳门新新旅馆举行最后一次传统洪门“开坛”仪式,有42人扎职,当时全体人员被捕,以后再发生被警方拘捕的新闻公布中显示出社团的仪式已经一次比一次简化。而当时警方公布“和胜和”全香港会员人数曾经超越20万人。[12]

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大力扫除大量贪腐收贿的警员,打击黑帮。到1977年后,据香港反黑组的统计,“和胜和”会员人数下降至约1万1千人。[13]

发展国际毒品网络

1970-1980年代,“14K”及“和安乐”领导的制毒集团,与曼谷“飞虎堂”及日本“山下帮”结盟,组织国际毒品交易网络。并交由“和胜和”、“和利和”、“和勇义”作毒品分销。他们的主要犯罪活动包括从泰国进口吗啡原材料,在香港制作海洛因及兴奋剂,并透过秘密邮递走私到海外的堂口,售卖到亚洲及欧洲各地,借此牟取暴利。[14]

1974至1977年间,廉政公署成立后联同反黑组大力扫荡黑帮势力,针对以“福义兴”与“新义安”为代表的潮州帮,以及当时和字头中最具规模的“和安乐(水房)”。该期间,多名帮派头目遭拘捕或潜逃海外,导致势力迅速衰退。趁着其他帮派元气大伤,“和胜和”在七十年代末迅速扩张势力,积极夺取对手的地盘。当中两名少年“红棍”迅速崛起,一人绰号“多搞作”的“肥晞”,另一人为“廸衡”,两人各自领有上万人马,势力范围由深水埗荃湾延伸至九龙及新界多区,地位足以撼动“和安乐”及潮州帮的势力。[15]

Remove ads

争夺新市镇地盘,失势后衰退

80年代初,随着香港政府陆续发展元朗、大埔及屯门等新市镇,新界的青年人口大增,使原本以围村为基地的“和胜和”势力日渐壮大。当中两名头目逐渐冒起,分别是“大佬原”(本名黄畅英)与“大哥成”(本名谭成)。1981年,两人因利益问题爆发内讧,双方各自召集数千名成员爆发激烈冲突。事件闹大后,由时任警司“江青铁”出面调停,协助划分势力范围。事后,“江青铁”及两位头目均成为警方与廉政公署的重点调查对象。

经此一内讧冲突后,取得“和胜和”领导地位的“大哥成”低调行事几十年。而“大佬原”则于1982年伙同“马德”转投“新义安”,并创下香港开埠以来最高转会费,“大佬原”转会后就是江湖人称“新义安尖东之虎”的“黄俊”;“新义安”伺机从“和胜和”手中巧夺大埔屯门两区,并在当地稳固势力多年。

自此之后,失去新界重要地盘的“和胜和”在1982至2000年间势力明显式微,进入长时间的低潮期。同期,随着“和字头派系”、“福义兴”及“四大公司派系”衰退,香港黑帮格局逐渐转变,八九十年代成为“14K”与“新义安”两大帮会鼎盛的时代。[16]

Remove ads

黑帮式微,“和胜和”再次壮大

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前后,两大亲国民党的社团“新义安”与“14K”的头目先后被中共召安,转向中国大陆发展。随着两大帮派势力的式微,令“和胜和”得以再崛起。

而且九十年代未,“新义安”的重要人物相继身亡、退休或入狱,导致人才流失;同时,“14K”的龙头“太子”则专注于经营丁屋发展,旗下各“字堆”势力分散,各自为政。进入2000年代,“和胜和”迎来变局,其巨头“崩鼻丧”离世后,其十三名门生“胜和十三友”立誓团结对外,利用其于新界北区——包括上水、粉岭及元朗——的地盘优势,积极涉足中港软性毒品市场、走私手机与电子零件、偷车等跨境犯罪活动,势力于短短十年间迅速壮大。在此消彼长的形势下,“和胜和”逐渐扩展,并开始挑战“新义安”与“14K”在香港的主导地位。 [17]

小巴线保护费

从2006年至2010年代,“和胜和”控制了三条红色小巴路线,并向30名司机每年勒收至少1,400万港元的保护费。警方指出,前帮派话事人“崩口斌”是经营荃湾观塘路线的组织首领,他于2010年3月21日因涉及该勒索计划被捕,随后获保释。在每条路线上,大约30名司机每月须向“和胜和”缴交至少1万港元的“保护费”,作为交换,“和胜和”确保没有其他司机能够在这些路线上营运,使这些司机每月能够赚取1万至2万港元的收入。

此外,另有两条连接荃湾与九龙东的小巴路线(荃湾—慈云山线及荃湾—油塘线)则由另一名“和胜和”首领所控制。[18]

和胜和南亚帮冒起

2010年代,不少香港的南亚裔人士加入“和胜和”,其中南亚帮派的知名头目是“巴基明”及其门生“老虎仔”。

“南亚和胜和”人蛇集团以巴基斯坦裔“老虎仔”为首,透过陆路及水路偷运南亚假难民来港,并操控黑工市场。该集团于2016年运作半年内,已偷运逾千人来港,收取每名人蛇三万至五万港元,涉及金额接近亿元。人蛇通常先透过合法航班进入中国,再经深圳偷渡来香港,陆路方法包括爬山及攀爬铁丝网,水路则乘坐机动舢舨于深夜或凌晨时分偷渡,风险极高。[19]

2016年3月,香港警方联同中国执法部门展开“峻岭”行动,成功拘捕“南亚和胜和”人蛇集团109人,包括44名香港疑犯及多名骨干成员,并检获毒品、现金及偷渡工具。同年4月,“和胜和”内部爆发内讧,“南亚兵头”巴基明在土瓜湾遭7名南亚大汉伏击重伤,显示该帮派内部矛盾激化。至2024年,南亚帮依然是“和胜和”中活跃的派系。[20]

近代事件

记者刘进图刺杀案

2014年,警方怀疑“和胜和”涉及对记者刘进图的残忍刺杀案。刘进图因敢言报导中国问题,揭露习近平温家宝等中共领导透过开设离岸公司进行逃税、洗黑钱等财经活动。2014年1月遭《明报》撤职,2月23日,数千香港市民曾因此事上街声援新闻自由。[21]2月26日,行凶者乘坐在粉岭偷来的摩托车,在刘身后刺伤其身体。[22]

元朗“7‧21”袭击事件

2019年7月21日,“和胜和”成员参与“7‧21”元朗袭击事件,有组织地手持武器无差别袭击民众以及反修例运动示威者。事件导致45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危殆,警察当天却没有对他们进行拘捕。一年后,累计有61人因涉及袭击事件而被捕,部分参与者有“和胜和”及“十四K”黑帮背景。[23] [24][25]

坐馆“寸哥”涉三合会罪名被判刑

“和胜和”时任坐馆张仲荣(绰号“寸哥”)于2016至2017年间被警方卧底调查,派卧底渗入黑帮搜集罪证,期间卧底曾被带往参与上香仪式,“寸哥”涉嫌声称三合会干事、以三合会成员身份行事等罪名。案件历经多次延期,最终于2022年裁决,张仲荣被判监禁2年8个月20日。[26]

中环枪击案,新义安火拼和胜和

2022年10月,中环云咸街凌晨爆发黑帮火拼,涉及“新义安”与“和胜和”南亚帮。多名刀手驾车伏击一辆银色七人车,遇袭一方开枪还击,导致施袭方3名南亚男子受伤,其中两人伤势危殆及严重。警方调查指案件与黑帮生意纠纷及地盘利益争夺有关,可能涉及毒品交易及非法赌档经营。[27]

骗取学生会公款案

2024年,香港浸会大学学生会爆出串谋行骗案。3人被捕,涉讹称举办活动,挪用学生会逾130万元公款。涉案者分别为20岁学生会财务委员,23岁女主席及其27岁同居男友。据了解,同居男友有黑社会“和胜和”背景,疑为骗案主脑,报称职业麻雀馆职员[28]

黑帮入会仪式被警方破获

2025年,警方在通州街桥底发现和胜和举行传统入会仪式,设有祭坛、黄纸及刀具等物品。仪式由一名资深会员主持,并有两名14K成员“过底”加入和胜和。警方形容此类传统仪式近年非常罕见。[29]

海外分支

“和胜和”在八十年代随香港移民潮,扩展势力到海外,主要活跃在当地的唐人街及华人社区。

英国

“和胜和”于1985年进驻英国,至2010年是英国最大的华人黑帮组织,在伦敦曼彻斯特格拉斯哥伯明翰利物浦等地活动,涉及毒品、假货走私及勒索保护费等犯罪。[30][31]1985年,“和胜和”因盗版华语录像带市场与“和安乐”发生纠纷,导致格拉斯哥商人斩杀案。[32]2003年,“和胜和”与“14K”因保护费问题爆发冲突。在格拉斯哥Sauchiehall Street的龙鳯酒楼外持开山刀伏击“14K”成员。[33]2007年,在伦敦的Carshalton,四名成员因不满毒贩米高麦瓜夫(Michael McGrath)私吞毒品,将他活活打死,四人于2008年被判谋杀罪成。[34]2010年,曼彻斯特唐人街发生30人大型街头械斗,其中四名疑为“和胜和”成员因公众暴乱罪被定罪,显示黑帮在英国的持续影响力。[35]

爱尔兰

“和胜和”活跃于都柏林科克。八十年代,随着大量中餐馆开业,三合会在当地站稳阵脚。2011年,《爱尔兰独立报》披露的外交电报显示,爱尔兰警方(Garda Síochána)掌握了“和胜和”与“14K”在该国的犯罪活动情报,包括拐卖妇孺强迫卖淫、经营赌场及洗黑钱,并与苏格兰“和胜和”堂口有联系。[36]2002年,四名自称“和胜和”成员者因涉及袭击与抢劫被驱逐出境。[37] 2009年,警方在利特里姆郡的Drumshanbo破获两处大麻种植场,逮捕八名嫌疑人,其中包括一名帮派高层。[38] 2012年,警方在全国236处地点展开突击行动,逮捕113名主要来自中国与越南的嫌犯,他们被控种植、走私及贩售大麻,并疑似受英国“和胜和”帮派头目指挥。[39]

荷兰及比利时

1970年代,“和胜和”在鹿特丹安特卫普设立分支,参与毒品、非法赌博、贩卖人口及非法移民中转,曾与14K争夺阿姆斯特丹毒品市场。并在法国与阿尔巴尼亚、土耳其帮派合作贩运金三角海洛因

加拿大

1990年,“和胜和”在多伦多设立分部,后来涉及来自香港及澳门的可卡因交易,堂口领袖 Ding Wong 被杀后,势力被其他帮派取代,堂口无人接管。[40]

澳洲

1992年,维多利亚州警方报告显示,“和胜和”在墨尔本从事海洛因进口、非法赌博、性交易、勒索、偷渡与洗钱。[5]

南非

1985年进入约翰内斯堡开普敦,涉足诈骗、毒品、军火、人口贩运及非法鲍鱼出口。[41]

参考文献

参阅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