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乔应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乔应甲(1559年—1627年),汝俊儆我山西平阳府猗氏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事实速览 乔应甲, 籍贯 ...

生平

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山西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三甲七十五名进士,户部观政,八月授襄阳府推官万历三十年(1602年)升为四川监察御史,巡视北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第二次妖书案兴起,辱骂首辅沈一贯,署名“四川道御史乔应甲书”。应甲被万历帝拿问,应甲回复:如果是自己写的,何必签名陷害自己?万历认为有道理,将他释放。沈一贯想乘机斗争东林党吏部侍郎郭正域,遭到应甲反对,沈一贯怒将其调到淮扬巡视盐政。在淮扬巡按间,发觉漕运总督李三才贪财,加以揭露,得罪东林党人。

万历三十三年十一月巡按辽东,次年告病。三十八年(1610年)五月起补浙江御史,因之前擅自离任,仍降俸一级。巡视京营、南城、芦沟桥,三十九年四月升陕西按察司副使,之后东林党争,东林党人在京察想要斗争应甲,应甲获得吏部萧宣化救援,脱身。后丁忧两次,家居十余年,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朝廷召以太常寺少卿,应甲不就。家居期间,出家财协助地方农耕治水。

泰昌元年(1620年)起官南京太常寺少卿,未赴任。天启四年(1624年)升任都察院副都御史,未任,弹劾许多东林党人,五年五月以副都御史巡抚陕西,杖杀贪赃枉法的国舅曹应祥,并招安许多因饥荒造反的流寇,深受爱戴,李闯经过其乡,称之为“清白吏”。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升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又遭到党争,应甲致仕,次年病卒于家,崇祯年间东林党人以搜捕阉党的名义,捉拿其子孙。[1]

但上述有关所谓李自成认为乔应甲是清白吏的记载存有争议,如《明实录》就记载乔应甲与冯铨交结,并借这关系到处周旋卖友,在陕西巡抚任内“贪声大著”、“岁迹多端”、“言清行浊”、“闻者欲呕”等[2]。《崇祯长编》也记载有百姓被抢劫而向乔应甲请求捕贼,乔应甲竟反向失主索取千金,致使百姓被抢劫的皆不敢言,盗贼因而充斥横行[3][4]。有关恶行,地方志也有相似的记载[5][6]。后来经他治下也发生了王二起义。

Remove ads

著作

著有《半九亭集》等。

家族

祖父乔继宗,岁贡。父乔梓,廪生。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