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乔尔·莫基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乔尔·莫基尔(希伯来语:יואל מוקיר,英语:Joel Mokyr;1946年7月26日—),荷兰出生的美籍以色列裔经济史学家,1994年起担任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历史学教授,兼罗伯特·H·斯特罗茨文理教授[4]。2001年起,担任特拉维夫大学埃坦·伯格拉斯经济学院萨克勒教授研究学者[4]。2025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Remove ads
早年经历
莫基尔生于荷兰莱顿的一个犹太家庭,家里人为躲避纳粹屠杀犹太人逃到当地。莫基尔的父亲是公务员;莫基尔一岁的时候,父亲罹患癌症去世,之后被带到在以色列海法,由母亲独自抚养[5]。1968年,莫基尔获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经济历史学文学士学位,1972年获耶鲁大学哲学硕士,1974年获耶鲁哲学博士,博士论文为《1800年至1850年低地国家的工业增长与停滞》(Industrial Growth and Stagnation in the Low Countries, 1800-1850),论文导师为威廉·N.帕克、劳埃德·G·雷诺斯(Lloyd G. Reynolds)和费景汉[6]。
学术生涯
1972年至1973年,莫基尔任耶鲁大学代讲师,1974年起任美国西北大学助理教授至今[5],至今主持或共同主持了50多篇博士生论文[7]。1993年起担任《普林斯顿西方世界经济史》(Princeton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Western World)丛书总主编,1994年至1998年担任《经济史期刊》总主编[4]。2002年至2003年担任经济史学会会长[4]。
个人荣誉
莫基尔1996年当选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经济计量学会会士[4][8][9]。2001年当选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2006年获得喜力历史奖[10][11],2015年获得巴尔赞经济史学国际奖[12],2025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研究理论
莫基尔认为工业革命是文化与制度的共同结果[13]。他认为,现代性的根源在于“对进步有用性的信念出现”,“当知识分子开始将知识视为积累性的东西,转折点出现”[14]。
莫基尔进一步认为,政治碎片化(在欧洲许多国家都有出现)让异端思想蓬勃发展;一旦国家试图压制人民的思想和活动,企业家、创新者、理论家和异端分子会轻而易举地逃往邻国。这正是欧洲与中国和印度等技术先进的大型单一制帝国的区别所在。1700年的古代中国有印刷机和活字印刷术,古印度科技发展水平与欧洲相若,但工业革命只在欧洲出现,没有在中国或印度发生。在欧洲,政治碎片化与“思想的一体化市场”相伴而生,欧洲知识分子以拉丁语为通用语言,在欧洲古典传统及泛欧洲文人共和国机构方面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15]。
2016年,莫基尔出版《增长的文化:现代经济的起源》(A Culture of Growth: The Origins of the Modern Economy)一书,详细阐述他对工业革命的看法[16]。
莫基尔列出各国社会抵制新科技的三大原因:
这三种动机常常融合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力量,利用政治权力和说服力来阻碍创新。因此,技术进步并非遵循线性、整齐的轨迹。正如社会建构主义者几十年来一直试图告诉我们的那样,它是一个深刻的政治过程[17]。
主要著作
- 1976年: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Low Countries, 1795–1850
- 1983年:Why Ireland Starved: An Analytical and Quantitative Study of Irish Poverty, 1800–1851
- 1985年:The Economics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ed.)
- 1990年:Twenty Five Centurie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An Historical Survey
- 1990年:The Lever of Riches: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and Economic Progress
- 评论文章:"The Great Conundrum",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l 62, No. 1, March 1990
- 1991年:The Vital One: Essays in Honor of Jonathan Hughes (ed.)
- 1993年: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ed.)
- 2002年:The Gifts of Athena: Historical Origins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 2003年:Th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 History (editor in chief)
- 2009年:The Invention of Enterprise: Entrepreneurship from Ancient Mesopotamia to Modern Times (co-editor)
- 2009年:The Enlightened Economy: An Economic History of Britain 1700–1850
- 2010年:The Birth of Modern Europe: Culture and Economy, 1400–1800: Essay in Honor of Jan de Vries (co-editor with Laura Cruz)
- 2016年:《增长的文化:现代经济的起源》(A Culture of Growth: The Origins of the Modern Economy)
- 2017年:Economics in the Test of Time: Issues in Economic History (with Amira Ofer), in Hebrew, 2 volumes.
- 待出版:Why Britain? A new view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ith Morgan Kelly and Cormac Ó Gráda
- 待出版:Two Paths to Prosperity: Culture and Institutions in Europe and China, 1200-2000. With Avner Greif and Guido Tabellini[18][7]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