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四川方言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四川方言字
Remove ads

四川方言字,泛指用于书写四川话汉字,通常采用形声会意等手段来纪录四川话中不见于现代标准汉语特有词汇[1]

日常用字

四川方言字一部分为采用形声、会意等手段创造的新造字,例如“”(四川话拼音:lao³;扛、抬之意)为采用形声创造的四川方言字;而“嫑”(四川成都话拼音:biao¹;不要之意)为采用会意创造的四川方言字[1][2]。另一部分为四川话方言词汇的本字,在古代汉语经常出现并留存至今,但在现代标准汉语中已经废弃或极少用到,故而大部分常用辞典都没有收录。由于缺乏乡土教育,几乎所有四川话的用户都处于四川话文盲的状态。他们认为四川话无法用汉字写出,而只有普通话才能用汉字写出。因此当他们书写四川话时,往往通过普通话的近似发音来错用汉字,即很多用户都只会口讲,而不会书写,或因其输入电脑、书写太麻烦而改用借音字。此外部分助词如“dao³”字(表持续,义同“着”)读音同“倒”,但常常写作“到”或换作“着”。另外,也有部分借音字是由于文白异读,如“去”在白读(四川话拼音:qie⁴)时通常用“切”字代替,然而“切”作为入声字,在四川话中并不是多音字,读音只有“qie²”。

更多信息 字, 四川话拼音[注 1] ...
Remove ads

地名用字

四川重庆所独有或多见,如 、浩、坝、𡎚、沱、塝。这些字大部分都只作为地名使用,有些时候因无法用未安装大字符电脑表示,而出现讹写的情况,例如将“ ”写成“嘴”,“𡎚”写成“蝙”、“扁”、“碥”。为保留地名,民间常用手写字。

更多信息 字, 四川话拼音 ...
Remove ads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