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结球甘蓝
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结球甘蓝(学名: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香港称椰菜,台湾称高丽菜)为甘蓝的变种,植物学上称结球甘蓝、球叶甘蓝,是一种常见蔬菜。华人对结球甘蓝的称呼众多。京津称洋白菜、圆白菜,上海称卷心菜,江浙称包菜、包心菜,中国东北称大头菜、疙瘩白,山西、陕西、四川等地区亦称莲花白、小日圆、花白、茴子白或包包白,广东部分地区亦称椰菜或包菜,云南地区亦称莲花白或包白菜,亦有人称球白菜、莲花菜,闽南及台湾习称高丽菜或甘蓝菜,也有人称包心菜或玻璃菜[1][2]。
![]() |

Remove ads
形态
二年生草本,卵圆形厚叶片,叶柄短;外层叶片有黄绿、深绿或蓝绿色;内层叶片(心叶)颜色较淡黄、黄白或白色,且抱合成球状,称作“叶球”。按卷心(叶球)形状分“尖头形”(尖球形、圆锥形)、“平头形”(扁球形)、“圆头形”(圆球形)三种。叶球采收后,切口附近还会新发侧芽,俗称“甘蓝芽”[注 1],甜脆细嫩。
结球甘蓝为完全花,雌雄同株。
历史与词源
结球甘蓝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公元前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已广泛种植[3]。其拉丁语为caulis(“茎”,指羽衣甘蓝,发展成英语cole、kale;西班牙语col;荷兰语kool等)[4];许多欧洲和亚洲对其称呼亦源自凯尔特-斯拉夫词根*cap(意为“头”,如英语cabbage)。结球甘蓝在西欧广泛种植,至中世纪大航海时代以后广泛传遍世界。
16世纪后,结球甘蓝传入中国,因其味甘,又因为早期传入的为紫色种,可以制蓝靛染料,故音译某种“caulis”变体,名之甘蓝,《本草纲目》中便有记载[5]。
高丽菜由荷兰人传入荷属台湾,闽南语称为“高丽菜”(台湾话:ko-lê-tshài),源自结球甘蓝的荷兰语“Kool”,也效仿“高丽参”突出药用价值。[6]清乾隆《续修台湾府志》卷十七中称为“番芥蓝”[6](hoan-kè-nâ)、“番牡丹”。卷心菜可以生吃、腌渍、清炒、煮汤,料理百变又百搭,是台湾家庭食用量最大的国民蔬菜,清脆口感深受许多人喜爱,尤其冬天吃火锅、姜母鸭、麻油鸡等,一定要加卷心菜。很多农民在二期稻作收成后,就会选择种植短期产量高的卷心菜。但卷心菜种植往往超量,容易造成市场价格崩坏。[7]
营养价值
结球甘蓝营养相当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C、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和各种矿物质。除此以外结球甘蓝还含有俗称为“维生素U”的S-甲基甲硫胺酸[8],S-甲基甲硫胺酸是抗溃疡因子,并具有分解亚硝酸胺的作用。结球甘蓝里的吲哚(indole)能改变雌激素的代谢,降低乳癌风险,其所含有的异硫氰酸盐,可降低致癌物的毒性,有效预防肺癌和食道癌。结球甘蓝中含有的萝卜硫素,则是功能强大的抗氧化物,可以增强体内酵素的解毒能力,也是维生素C和植物纤维的良好来源。
Remove ads
流行文化
备注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