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安定基金管理委员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历史
为因应国内外重大事件,以维持资本市场及其他金融市场稳定、确保国家安定,萧万长内阁于行政院会议上决议制定《国家金融安定基金设置及管理条例》[2]。2000年2月9日,总统令制定公布《国家金融安定基金设置及管理条例》。
组织
国家金融安定基金
国家金融安定基金之任务系在国内、外发生重大事件或国际资金大幅移动,并显著影响民众信心,致资本市场及其他金融市场有失序或有损及国家安定之虞,经管理委员会决议,在符合条例规范下,视市场情况进行安定操作,以维持资本市场及其他金融市场稳定,俾确保民众对资本市场之信心[3]
国家金融安定基金可运用资金之总额为新台币五千亿元,其来源如下:
一、以国库所持有之公民营事业股票为担保,向金融机构借款;借款最高额度新台币二千亿元。
二、借用邮政储金、邮政寿险积存金、劳工保险基金、劳工退休基金、公务人员退休抚恤基金所属可供证券投资而尚未投资之资金;其最高额度新台币三千亿元。
三、其他经主管机关核定之资金来源。
次数 | 启动时间 | 持续期间 | 持续天数 | 进场加权指数 | 事件 | 投入金额(新台币) | 绩效 | 投资报酬率 |
---|---|---|---|---|---|---|---|---|
第一次 | 2000年3月15日 | 2000年3月16日至3月20日 | 5 | 8682.76 | 中华民国第一次政权交替,中国总理朱镕基发表恫吓言论 | 542亿 | -500亿[4][5] | -92.25% |
第二次 | 2000年10月2日 | 2000年10月3至11月15日 | 43 | 5805.17 | 互联网泡沫、以巴冲突,国际原油价格大涨 | 1,227亿 | +226亿 | +18.42% |
第三次 | 2004年5月19日 | 2004年5月20至6月1日 | 12 | 5860.58 | 三一九枪击事件、两岸关系紧张 | 16亿 | +35亿 | +218.75% |
第四次 | 2008年9月19日 | 2008年9月18至12月17日 | 90 | 5641.95 | 2008年金融海啸 | 600亿 | +319.23亿 | +53.21% |
第五次 | 2011年12月20日 | 2011年12月21至2012年4月20日 | 120 | 6966.48 |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 424亿 | +37.01亿 | +8.73% |
第六次[6][7] | 2015年8月25日 | 2015年8月25至2016年4月12日 | 232 | 7675.64 | 人民币剧贬,亚洲多国家货币竞相贬值,恐慌性投降式抛售 | 196.58亿 | +12.11亿 | +6.16%[8] |
第七次[9] | 2020年3月19日 | 2020年3月20日至10月12日 | 207 | 8681.34 | 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全球大流行及国际油价暴跌所带动的股市大跌 | 7.56亿[10] | +2.58亿[11] | +34.1%[11] |
第八次[12] | 2022年7月13日 | 2022年7月13日至2023年4月13日 | 275[13] | 13950.62 | 国际政经局势不定、俄乌战争致推升通膨、西方国家加速升息、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投资人恐慌且信心不足 | 545.08亿 | +83亿 | +15.23% |
第九次[14] | 2025年4月8日 | 川普第二届任期关税 |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