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宝级樟寄生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历史
20世纪初,竹东镇上公馆惠安街与中丰路(台3线)交叉口兴建土地公庙时,居民原在旁种植十多株枫树;后来因水土不合,仅剩一棵枫树与相思树交缠的共生树[1]。因两种树皆同时由树干长出,与一般寄生在母株上一大一小不同,被国立台湾大学森林学系教授廖日京誉为“国宝树”[2]。
1990年代,在上馆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卢东文带领下,上馆社区大量种植七里香等花木作绿化[3]。原先为拓宽惠安街要砍除“国宝树”,在卢东文(时任镇民代表)率领附近居民极力护树下,才得以留存[2]。该树也被爱树团体列为可与二坪茄苳伯公、沙坑龙家百年荔枝、横山伯公大樟树等从桃园到新竹一路可看的赏树景点[4]。
2001年7月14日,已当上镇长的卢东文请来杨甘陵看望生病的“国宝树”[5]。18日,杨甘陵表示,树底下的土质太过酸性,研判是附近居民大量、过度施肥所致[6]。2002年1月14日,“国宝树”抢救无效枯死,就由居民徐锦正从自北埔乡番婆坑移植一株五十多岁的樟树在原处[1]。之后该樟树又枯死,于是同年11月22日以一棵原在关西镇的牛樟树作替植[7]。
Remove ads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