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桃园县

台湾旧行政区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桃園縣
Remove ads

桃园县中华民国台湾省曾经存在的县,为今桃园市的前身,位于台湾西北部,周边与新北市(原台北县)、新竹县宜兰县相邻。在2014年底改制前全县户籍人口达2,054,260人(台湾第五位),实际活动人口超过250万人,是当时全台湾的第一大县及准直辖市

事实速览 桃园县, 国家 ...

县内双核心城市为县治桃园市以及中坜市,桃园县升格为直辖市后,这两县辖市改制为,可以说这两区是桃园的市区。桃园中坜两市各有其卫星都市组成不同生活圈,一般习惯依族群分布及生活圈分为“北桃园”和“南桃园”[3][4]。由于毗邻台北都会区及多项重大公共建设、投资皆位于桃园,桃园县近年来发展迅速,吸引大量外县市人口移入、形成桃园中坜都会区。桃园呈现为外省原住民族等多族群融合之貌,也因为工业发达,同时也是台湾引入外籍劳工人数最多的县市[5]。桃园县属台湾本岛两个县与中国福建省最近的县之一,只有128公里,另外一个为新竹县

Remove ads

行政区划

Thumb
桃园县行政区划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台湾脱离日本统治,新竹州改制为新竹县新竹市改制为省辖市,县市分治,县治迁至桃园镇,辖有8县辖区、共计44个乡镇市。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将竹东镇与宝山乡划入新竹市,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将大溪区角板乡竹东区尖石乡五峰乡大湖区大安乡(现称泰安乡)等4乡合并为“新峰区”。民国三十九年(1950年)调整行政区域,改名为“桃园县”[6],缩减为桃园区中坜区大溪区,与新峰区角板乡等4镇9乡组成,辖4镇、9乡,其余原辖区及原新竹市新设新竹县苗栗县[7]。民国八十一年(1992年)平镇乡改制为县辖市。民国八十四年(1995年)八德乡改制为县辖市。民国九十九年(2010年)杨梅镇改制为县辖市。民国一〇三年(2014年)芦竹乡改制为县辖市。在升格直辖市之前,全县辖有6市(桃园市中坜市八德市平镇市杨梅市芦竹市)、1大溪镇)、6龙潭乡龟山乡大园乡观音乡新屋乡复兴乡山地乡),共有13个乡镇市。

“北桃园”以闽南人聚落为主,包含桃园市、龟山乡、八德市、芦竹市、大溪镇、大园乡,以桃园市为核心,聚居人口约107万人,范围相当于日治时期桃园郡加上大溪郡大溪街。“南桃园”为客家人主要聚居区,包括中坜市、杨梅市、平镇市、龙潭乡、观音乡、新屋乡,以中坜市为核心,聚居人口约97万人,范围相当于日治时期中坜郡加上大溪郡龙潭庄。“山地乡”为原住民聚落,主要为复兴乡,大约10,600人。

南北桃园与发展分区如下[8]

更多信息 地域, 行政区 ...
Remove ads

交通

Thumb
桃园国际机场为台湾规模最大之民用机场

桃园县交通流量庞大,每逢高峰时段或假日,常有大量人潮、车潮于市区内或城际之间流动,导致市区、高速公路、快速道路内许多重要道路时常出现交通阻塞的情形。大众运输部分,桃园县有多条营运的公车路线及规划中的大众捷运系统,形成密集之交通路网,服务大众。

由于近年桃园县人口快速增加,现有交通设施早已经不足以服务市内人潮,于是自1990年代初,政府便规划包含桃园县在内之主要城市(台北市高雄市台中市、桃园县、新竹市嘉义市台南市)兴建大众捷运系统。然而进入2000年代后,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快速恶化,无力大规模兴建捷运系统,使得桃园捷运计划延宕二十余年,现有之交通设施早已不足以服务县内庞大人潮、车潮,所幸于桃园机场捷运展开兴建后,陆续展开桃园捷运橘线桃园捷运绿线桃园捷运棕线台铁捷运红线等计划。

另外,因台北松山机场发展至1970年代时,其东侧与北侧为基隆河河岸,西侧及南侧又紧邻市区,已经无法扩建,且松山机场本身也仅有一条主跑道,早已经无法负荷大量航机服务,于是自1970年代兴建台湾桃园国际机场,并于1979年2月26日正式启用,发展三十余年后,桃园国际机场成为全台最大、最重要之联外机场,使桃园县成为台湾重要航空枢纽,带动国家发展。

中山高速公路开通后,政府陆续于桃园地区兴建国道二号国道三号台61线台66线,并规划新建国道一甲国道二甲,使桃园县民可使用国道通往全县各处,建造便捷之公路路网。

此外,桃园县亦因地处通往台北都会区之要道,并建有便捷交通路网,故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桃园县现有的交通建设主要包括:

Remove ads

大众运输

高铁、台铁

Thumb
台湾高铁桃园站

高铁桃园站位于桃园县中坜市青埔,为一地下车站,可迅速前往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等台湾西部主要城市,与桃园机场捷运共构,可转乘捷运前往桃园国际机场、桃园市中心、中坜市中心等地。

台铁纵贯线在桃园县内呈东北-西南走向,连接桃园中坜两大核心都市以及负担往来台北都会区之旅途需求,共有桃园车站内坜车站中坜车站埔心车站杨梅车站富冈车站新富车站七站。其中桃园车站及中坜车站为一等站,两大车站分别为北、南桃园之交通枢纽,日进出人次在台铁车站中分别高居二、三位。

大众捷运

因应桃园县人口之快速成长与城市发展,中华民国政府早于1990年代规划“桃园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而该系统已经有桃园机场捷运于2006年完工通车。

另因应城市交通之便利性,所属台北捷运系统之新庄线万大-中和-树林线亦往桃园县发展,在位于龟山乡新北市新庄区交界处的回龙站桃园捷运棕线做连结。

公车

基本里程八公里内18元,超过八公里部分则每公里2.58元计算,使用桃园县县民卡乘车可享有基本票价买一送一、公车捷运间转乘优惠。

由台北市和新北市经营的一些公车路线也会行经桃园市境内。主要行经区域为龟山乡回龙地区、林口长庚地区以及芦竹市南崁地区。

由于桃园县各乡镇市的分布关系,大部分境内各区的横向交通和跨县市(台北市、新北市、新竹市和新竹县)的公车路线均由公路客运来互相联系。其主要经营业者有桃园客运中坜客运新竹客运

桃园市境内的国道客运转运点通常位于交流道附近,主要的有林口站(实际位于龟山区)、桃园(南崁)站、中坜站和龙潭站。此外,针对其他各县市有搭机需求的民众,桃园国际机场独自形成国道客运的聚集点。

公路

高速公路

Thumb
国道一号平镇系统交流道北上车道

桃园县目前计划有5条国道经过,目前共通车3条,为中山高速公路桃园环线福尔摩沙高速公路,未来预计新增桃园航空城北侧联外高速公路大园支线,重复计算多方向交流道,含规划与兴建中共有25个交流道。

Remove ads

快速公路

桃园县境内共有2条台湾省道快速公路,共有27个交流道。

  • 台61线(西滨快速公路):经过桃园县沿海的芦竹市、大园乡、观音乡、新屋乡。
  • 台66线(观音大溪线):以西北-东南向贯穿桃园县西部,连接台61线、国道一号与国道三号。

省道

Thumb
台1线(中坜市环北路)
Thumb
台7线北横公路复兴乡路段的罗浮桥(远)及复兴吊桥(近)

桃园县境内共有6条省道主线、4条支线。

县道

桃园县现有县道15条,含9条主线、6条支线。

乡道

桃园县有乡道共计127条,全市各乡镇市内均有乡道分布[9]

航空

Thumb
桃园国际机场一期航厦
Thumb
桃园国际机场二期航厦

台湾桃园国际机场IATA代码TPEICAO代码RCTP),简称桃园机场桃园国际机场,位于桃园县大园乡,为全国最大、最繁忙的机场。是北台湾的联外国际机场、以及台湾主要的国际客运出入吞吐地。桃园机场落成于1979年,为台湾十大建设之一,现共有两个航厦、两个主跑道,正在建设第三航厦,并规划第三跑道,是台湾目前唯一一个特等航空站。现今共有67家航空公司经营定期航线、飞往全球34个国家的144个航点,年均旅客流量超过4000万人次。

  • 其他(已废止或移用)

桃园曾有怀生机场龙冈机场大园机场三座军用机场,现均已废除。另在龙潭陆军基地有一轻航机机场,由601旅使用。

人口

截至2014年7月底,桃园县总人口数已达2,050,600人,整体活动口估达250万人以上,其中外籍劳工人口高达7万3千余人、外籍配偶与大陆港澳地区等新住民近4万9千余人。桃园县县民平均年龄为35.86 岁,具生产力者的青壮年为大宗,劳动力(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7成[10]

桃园县的人口于1996年达于成长巅峰,其后又有逐渐趋缓现象;但近十年来成长率均维持在0.560%~ 1.70%间,相较于台湾地区逐年递减的平均人口成长率来看,桃园县几乎呈现1~ 4倍的成长趋势。2013年桃园县净移入人口达8,077人,2014年一至九月,净移入人口已有8449人,皆是全国之冠[11][12]

以地区来看,桃园县共有高达8个行政区的人口数在10万以上,其中桃园市人口超过41万,而中坜市的人口也超过38万人,为县内人口最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县辖市前二名,人口数甚至超过嘉义市、基隆市等省辖市;复兴乡则因地处山区,为县内人口最稀少的区域。

族群分布

桃园县位居北台湾族群交会的关键位置[13]。北桃园六乡镇及观音乡的草漯地区,为闽南人聚居区;多为漳州移民后代,桃园景福宫主祀开漳圣王,为桃园当地重要的信仰中心。南桃园则为客家聚落,桃园拥有近80万客家人,是全国客家人口最多的一个县份。

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后,许多来自中国大陆的军眷迁移至桃园县,县内曾有高达86处的眷村,总数居全台之冠,今日多数眷村已拆除改建为国宅。复兴乡为桃园县唯一的山地原住民乡,其居民以泰雅族原住民为主。近年来台湾的东南亚移民渐多,包括外籍配偶、外籍劳工等,又被称为新住民;桃园县外籍配偶人数仅次于新北市台北市高雄市,为全国第四名县市。

历任县长

官派

更多信息 任次, 姓名 ...

民选

更多信息 任次, 肖像 ...

最终组织架构

  • 民政局
  • 教育局
  • 社会局
  • 劳动及人力资源局
  • 财政局
  • 工商发展局
  • 农业发展局
  • 地政局
  • 城乡发展局
  • 工务局
  • 水务局
  • 原住民行政局
  • 交通局
  • 观光行销局
  • 警察局
  • 卫生局
  • 环境保护局
  • 消防局
  • 文化局
  • 地方税务局
  • 客家事务局
  • 新闻处
  • 秘书处
  • 法制处
  • 人事处
  • 主计处
  • 政风处
  • 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

教育

大专院校

高中职

中坜市

桃园市

平镇市

八德市

杨梅市

大溪镇

龙潭乡

龟山乡

大园乡

观音乡

新屋乡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