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位於台灣台北的大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Remove ads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简称台北科大北科大北科)是位于台北市大安区研究型科技大学,前身为日治时期成立的台北州立台北工业学校[2]设有机电、电资、工程、管理、设计、人文与社会科学和创新前瞻科技研究等学院以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在台联合实验室[3]

事实速览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老校名 ...
Thumb
光华数位新天地俯瞰国立台北科技大学校园
Remove ads

校史

日治时期

1912年创立,由台湾总督府台北厅大加蚋堡大安庄设立民政局学务部附属工业讲习所。1914年民政局学务部附属工业讲习所改名台湾总督府工业讲习所。1918年增设“台湾总督府工业学校”,1919年改名“台湾公立台北工业学校”。1921年改名“台北州立台北第二工业学校”,以台籍学生为对象。1921年“台湾总督府工业学校”改名为“台北州立台北第一工业学校”,以日籍学生为对象。1923年“台北第一工业学校”及“台北第二工业学校”合并改称为“台北州立台北工业学校”。

战后时期

Thumb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行政大楼,为战后校内各级行政单位的办公地点。

1945年战后改名“台湾省立台北工业职业学校”。1948年改制专科学校,改名“台湾省立台北工业专科学校”。1981年由台湾省政府教育厅改隶教育部,改名国立台北工业专科学校。1994年升格国立台北技术学院,1997年升格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学年制调整

1929年在校名为“台北州立台北工业学校”时期,专修科由三年制改为二年制。2018年配合政府政策,计划重启五专部及增设“智慧自动化工程科”[4]

校长

更多信息 任届, 姓名 ...
更多信息 任届, 姓名 ...
Remove ads

象征

校训

1959年8月,当时担任台北工专训导主任的李咏湘教授,建议以“诚、朴、精、勤”四字为校训。经张丹校长与校务会议通过。

  • 诚:存诚去伪,修己善群
  • 朴:纯洁高尚,谦敬节俭
  • 精:专研术业,经研求精
  • 勤:淬厉奋发,努力不懈

组织

教学单位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的教学单位如下列[5]

  • 机电学院包含机电学院机电科技博士班、制造科技研究所、自动化科技研究所、机械工程系(所)、车辆工程系(所)、能源与冷冻空调工程系(所)、智慧自动化工程科(五年制专科部)
  • 电资学院包含电机工程系(所)、电子工程系(所)、光电工程系(所)、资讯工程系(所)、太空系统工程研究所
  • 工程学院包含土木工程系(含土木与防灾硕、博士班)、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含有机高分子硕、博士班)、环境工程与管理研究所、资源工程研究所、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化学工程与生物科技系(含化学工程硕、博士班及生化与生医工程硕士班)、材料及资源工程系
  • 管理学院包含管理学院管理博士班、资讯与财金管理系(所)、工业工程与管理系(所)、经营管理系(所)、EMBA、IMBA & IMFI
  • 设计学院包含设计学院设计博士班、建筑系(含建筑与都市设计硕士班)、工业设计系(含创新设计硕士班)、互动设计系(所)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包含技术及职业教育研究所、知识产权研究所、应用英文系(所)、文化事业发展系(所)
  • 创新前瞻科技研究学院包含人工智能科技学位学程硕、博士班及资讯安全学位学程硕、博士班
  • 体育室
  • 师培中心
  • 通识教育中心

研发中心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的研发单位分为校级及院级[6][7]

校级研发单位除高教深耕计划的特色领域研究中心(包含新世代住商与工业节能研究中心及高值生医材料研究与商品化中心)、联合研发中心(包含群创光电的北科研发中心及台达电子的北科联合研发中心)外,其他校级单位如下列[6]

  • 水环境研究中心
  • 大量客制化积层制造研发中心
  • 洁净技术研发中心
  • 智慧纺织科技研发中心
  • 精密分析与材料研发中心
  • APEC教育创新发展中心
  • 资安科技研发中心

院级研发单位依院所分列如下[7]

  • 设计学院设有木艺培育暨设计研发中心、创新绿建材研发与推广中心、丰园北科大木创中心、元宇宙XR研发中心
  • 电资学院设有能源监控研究中心、软件发展研究中心、电力电子技术中心
  • 人社学院设有技术及职业教育暨产业人才发展中心
  • 工程学院设有循环型环境研究中心、化学材料分析技术研发中心、结构及材料工程维护管理应用发展中心、防灾工程科技中心、奈米光电磁材料技术研发中心、前瞻材料与智慧元件技术开发中心、永续创新与评估中心、尖端材料研发中心、无机聚合技术研发中心
  • 机电学院设有节能减排研究中心、电能科技研发中心、住商与运输节能科技研发中心、智慧感测与健康科技研究中心、永续环境控制中心、智慧车电研发中心、数位转型科技研究中心、铁道车辆技术研发中心
Remove ads

太空系统工程研究所

为发展太空科技及产业,2023年创立“太空系统工程研究所”。同时整合校内电资学院与机电学院的教学资源,并与多个单位签属合作意向书,期待可以透过多方合作养成太空科技人才[8]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附属桃园农工高级中等学校

国立桃园高级农工职业学校2016年并入国立台北科技大学,改为国立台北科技大学附属桃园农工高级中等学校,是台湾第一所高职并入大学的案例[9]

校友

北科大菁英会由光宝宋恭源、叶寅夫等北科大毕业的股市董事长发起,透过产学研合作及海峡两岸交流,同时也以联谊委员的运作,实际参与卓越企业参访观摩、海峡两岸交流互访活动等[10]

2018年,校友蔡安邦当选中研院院士,是北科大建校百年来首位中研院院士。[11]

亿光大楼

Thumb
亿光大楼

北科大东校区“亿光大楼”于2013年11月2日启用,以捐款者叶寅夫的公司亿光电子的名称命名[12]

台北工业学校红楼

事实速览 台北工业学校红楼, 位置 ...
事实速览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一大川堂, 位置 ...

多所学校日治时期建立的学校内具有红楼建筑,属于古迹,台湾科技大学校内的红楼1998年被登录市定古迹的名称为台北工业学校红楼,建于1926年,初名御大婚礼二十五周年纪念文库附属书库,2016年以原貌整修为原则进行修复,此后作为用于学校宾客接待及展览等用途[13]

产学合作

为扩大都会交通运输、智慧健康照护等领域研发,2017年台北科技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签署双项合作协议及成立台湾第一个城市科技实验室,同时是麻省理工学院海外授权的第5间实验室[14],在仿真狗领域已有初步成果,机械鱼领域已获得科技养殖业者注意及洽谈合作[15]

跨校合作

学分、学程及学位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高阶管理双联硕士学位学程专班”由北科大与德大阿灵顿分校在2020年合作办理,可让学生取得阿灵顿毕业证书,因部分学生可以在未取得台北科技大学毕业资格下获取阿灵顿学位而勒令113学年停招[16],后“高阶管理硕士双联学位学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高阶管理双联硕士学位学程”仍继续招生,并注明必须同时获取台北科技大学及阿灵顿的最低毕业学分才可获取学位[17]

学术排名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