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北厅

台灣日本時代行政區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北廳
Remove ads

台北厅(日语:台北庁臺北廳たいほくちょう Taihoku chō */?)为台湾日治时期的一个行政区划,初设于1901年(明治34年)11月“废县置厅”之际。当时将台北县废除,并将所属十个办务署重新分割为基隆、台北、深坑、桃园、新竹五个厅;其中台北厅辖有原台北、沪尾两办务署之地。1909年10月,基隆厅(辖原基隆、水返脚、顶双溪等办务署)和深坑厅(辖原景尾办务署)的一部分被并入台北厅。1920年(大正9年)10月,台北厅废厅,并与宜兰厅桃园厅三角涌支厅合并为台北州

事实速览 台北厅 たいほくちょう, 国家 ...
事实速览 台湾语言写法及拼音, 汉字 ...
Remove ads

地理

台北厅位居于台湾最北部,在1920年时的管辖范围为东经21度14分40秒至122度6分15秒,北纬24度40分21秒至25度37分53秒,管辖台湾本土的一部分及7个属岛,包含社藔岛中山仔桶盘屿基隆屿彭佳屿棉花屿花瓶屿。东南方以高山与宜兰厅为界,西南方连接桃园厅,东北及西北方面临中国海东海),直岛屿皆在东北方海域。台北厅的极东位于“棉花屿”,为东经122度6分12秒;极西位于“八里坌堡坑仔口庄”,为东经121度14分40秒;极南位于“蕃地塔曼山顶”,为北纬24度40分21秒;极北位于“彭佳屿”,为北纬25度37分53秒[1]

全厅面积136方里强,占全台湾土地面积1/17弱,在总督府辖下的12个厅中名列第10;若只算行政区域而不计蕃地,则面积110方里强,约占全岛行政区域面积1/11,排名第6[2]。台北厅的普通行政区包含大加蚋堡摆接堡兴直堡、八里坌堡、芝兰一堡芝兰二堡芝兰三堡金包里堡石碇堡基隆堡三貂堡等11堡,以及文山堡的大部分地区,共有约300个街庄

Remove ads

沿革

更多信息 1896年6月, 1897年6月 ...
Remove ads

行政区划

1901年-1909年(二十厅时期)

Thumb
1907年台北厅管内图

1901年11月11月,台湾的地方官制改正,废除“县”与“辨务署”,地方行政由三级制改为两级制并改设“厅”与“支厅”。原本的台北县改为台北厅、基隆厅、深坑厅、桃园厅和新竹厅等5厅,此时台北厅的范围东自竹仔山系、七星山系,西、北至海,南至南崁溪大嵙崁溪及附近山系。

台北厅成立时,下设锡口支厅、枋桥支厅、新庄支厅、士林支厅、沪尾支厅、小基隆支厅等6支厅;1901年12月17日,台北厅划分为39个区[4]。1902年7月31日,芝兰一堡、八里坌堡实施街庄整并[5]。1904年4月1日,芝兰二堡、芝兰三堡、兴直堡、摆接堡、大加蚋堡实施街庄整并[6]。1905年4月19日,台北厅直辖的新庄仔庄改为“西新庄仔庄”;锡口支厅的新庄仔庄改为“东新庄仔庄”,里族庄(大加蚋堡)改为“旧里族庄”,里族庄(芝兰一堡)改为“新里族庄”,三重埔庄改为“南港三重埔庄”,东势庄改为“顶东势庄”;沪尾支厅的新庄仔庄改为“北新庄仔庄”,沙仑庄改为“沙仑仔庄”,小八里坌庄改为“小八里坌仔庄”;士林支厅的东势庄改为“下东势庄[7]。1905年5月19日,加蚋仔庄从枋桥支厅改隶台北厅直辖[8]。1906年1月1日,台北厅改设置以地名称呼的28个区[9]

更多信息 支厅, 1901年 ...
Remove ads

1909年-1920年(十二厅时期)

Thumb
1917年台北厅管内图 (含蕃地)

1909年10月25日,台湾的行政区划由二十厅整并为十二厅,基隆厅与深坑(坪林尾支厅除外)并入台北厅,至此台北厅下辖13个支厅。1910年2月4日,青潭庄从深坑支厅改隶新店支厅[10]。1912年9月21日,沪尾支厅更名为“淡水支厅”[11]三板桥庄从古亭村区改隶大龙峒区,中万里加投区改为“玛炼区”,石底区改为“平溪区”[12]。1915年2月27日,小基隆支厅并入淡水支厅,瑞芳支厅并入基隆支厅。此时,台北厅下辖锡口、枋桥、新庄、士林、淡水、金包里、水返脚、基隆、顶双溪、深坑、新店等11个支厅,下设53个区长役场。

1918年3月19日,隶属枋桥支厅的崁头厝庄被公告废止,并入枋桥街新埔庄[13][14]。1919年7月19日,由水返脚支厅管辖的暖暖街碇内庄八堵庄港口庄改隶基隆支厅[15]。1920年9月1日,新庄支厅八里坌堡的坑仔区改隶桃园厅,塔藔坑庄牛角坡庄改隶桃园厅直辖龟仑口区[16]

1920年10月1日,台湾的行政区划改为五州二厅,台北厅、宜兰厅、桃园厅三角涌支厅合并为台北州

更多信息 支厅, 区 ...
Remove ads

蕃地

1910年4月1日,在新店支厅管辖的蕃地设置リモガン(李茂干)隘勇监督所(下辖冷水、红叶、三溪、タナラン(多良南)、蕨野、木立、清水、初战、会见、樱木、一休、御旗、见晴隘勇监督分遣所、炮台),插天山隘勇监督所(下辖云上隘勇监督分遣所),以及屈尺、溪底、火烧樟、ウライ(乌来)、シロガン、ラハオ(溪口台)、雾降泷、田村坂、坂上、泷见、吉村、ユタク、双溪、端山、樱坂、トンロク、阿玉溪、干沟蕃务官吏驻在所[18]。这些单位在之后逐渐缩编,在1910年12月24日公告的编制如下[19]

  • 屈尺蕃务官吏驻在所
    • 直辖
    • 干沟蕃务官吏驻在所
    • 溪底蕃务官吏驻在所
    • ウライ蕃务官吏驻在所
    • 阿玉蕃务官吏驻在所
    • ラハオ蕃务官吏驻在所
  • リモガン蕃务官吏驻在所
    • 直辖
    • トンロク蕃务官吏驻在所
    • カラモチ蕃务官吏驻在所
    • シタック蕃务官吏驻在所
    • チヤコン蕃务官吏驻在所:1911年5月25日公告设立[20]
    • タラナン(塔拉南)蕃务官吏驻在所:1911年5月25日公告设立[20]
Remove ads

台北厅厅舍

台北厅厅舍原为台北县厅舍,是沿用清治时期台北府署建筑,位在台北城内府中街(台湾铁道饭店西侧)。新的台北厅厅舍在1912年动工,是由台湾总督府的技师森山松之助设计,位置在台北城东侧的三板桥庄土名刺仔埒,在1915年4月落成。之后,台北厅厅舍在1915年6月1日迁移到新厅舍(财务课在1916年10月1日才迁出)[21]。台北厅厅舍在后来成为台北州厅,目前为监察院厅舍,为国定古迹。

历任厅长

梅谷光贞今川渊富岛元治加福丰次井村大吉加藤尚志佐藤友熊菊池末太郎
更多信息 任次, 肖像 ...
Remove ads

人口

教育

参考文献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