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土场地热发电厂
位於臺灣宜蘭縣大同鄉天狗溪上游左岸的示範性地熱發電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土场地热发电厂位于台湾宜兰县大同乡天狗溪上游左岸,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受经济部能源委员会(现经济部能源局)委托兴建的示范性地热发电厂,于1986年至1994年间进行示范运转。该发电厂完成阶段性的资料搜集与技术验证任务后,已停止运作除役。


Remove ads
沿革
1966年起经济部矿业研究所针对台湾北部地区进行大规模地热潜能钻探工作,其中重点工作区为著名的大屯火山群,历经六年详细调查,评估大屯火山地热发电潜能高达500MW,然而其涌出之酸性温泉水具强烈腐蚀性,依当时冶金技术尚无法克服长时间的耐腐蚀,因此辗转将钻探焦点转移到宜兰县大同乡的土场、仁泽地区。[3]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中央政府为加速台湾自有能源的开发,指示经济部进行全台地热潜能区的钻探调查工作,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择定宜兰县清水、土场、及仁泽地热区作为重点开发区域,并于1973年至1977年间于共田古尔溪流域与多闻溪流域共钻探11口地热井,平均深度约161至556米[1]。而另一方面在清水地热区,台湾电力公司、台湾中油公司,以及工研院三单位于1981年4月合作新建装置容量3MWe的地热发电厂,9月完成后移拨台湾电力公司营运[3][4],并委托兰阳发电厂成立清水地热分厂管理。[5]
而清水地热发电厂所采用的是闪发式地热发电系统,其抽取的高温温泉水发完电后即排放不再利用,也不再回注,效率极差,易造成地热能衰减。因此经济部能源委员会委托工研院,利用土场地热区完成的IT-11号井,设置朗肯双循环地热发电示范系统,以验证该系统对于地热能的使用效率与衰减是否有影响,并进行二氧化碳副产品回收、地热生产与防垢技术的应用与研究。[3][4]
土场地热发电厂于1985年开始兴建,1986年完工运转[6][7],采用美国ORMAT公司制造的朗肯双循环地热发电机组,总装置容量260kW。1994年因应阶段性的资料搜集与技术验证任务完成,土场地热发电厂停止运转关厂,历经8年运转,证实朗肯双循环技术应用于地热发电的实用性,以及对于地热井所在的地热潜能经适当调节控制下并无衰减现象。[3][4][7]
设施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