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域多利亚公众殓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域多利亚公众殓房(英语:Victoria Public Mortuary;又称域多利公众殓房)是香港一个公众殓房,于1972年12月16日建成及启用,面积890平方米[1]。殓房位于香港香港岛坚尼地城西部(西环尾)的西宁街旁(地址为域多利道34号),楼高两层,由卫生署管理。域多利亚公众殓房昔日位于石塘咀山道[2]。

历史
域多利亚公众殓房原址位于石塘咀山道(现为山道花园)。由于过于接近民居和学校,1963年2月起,政府计划将殓房迁至坚尼地城西宁街现址[3][4],并于1972年12月16日实施[5]。
由于建筑物老化,政府计划斥资8.9亿港元,将域多利亚公众殓房重置到现址西南面800米左右的摩星岭山脚域多利道西端用地,并在该用地东南面的现有岩洞设置卫生署附属设施,包括紧急事故物资贮存室及存放个人保护装备的仓库。重置后原地将会用作海滨长廊及休憩用地用途[6]。
遗体存放量亦可由现时的70具大增至358具[7][8]。重建后的建筑物高五层,设有五个冷藏室及一个冷冻库,并将增设室内遗体告别室,提供较为私人的环境,供丧亲家属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并将增设小型环保化宝炉,内有处理黑烟及飞灰的系统。为配合周围环境,工程将包括绿化项目,如绿化天台等,而外墙会使用低反光的物料,以减少对周边建筑物及居民的影响。重置工程于2022年展开,预计2028年完工[9][10]。
新殓房大楼设有四个剖验套间,供处理常规死因裁判官个案及为执法人员提供刑事侦查培训功能、腐化遗体、凶杀或死因可疑个案,以及有高感染风险的遗体等情况使用[11]。
附属设施包括 X 光和电脑扫描室、化验室、遗体辨认区、会见室、丧亲家属支援设施、观剖室、更换及卸除保护衣的房间及办公室等。[11]
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于2025年3月21日通过斥资12.91亿港元重置域多利亚公众殓房,可停放的遗体数量进一步增加至不少于1000具,以应付未来遗体储存需求,以及应对传染病[12][13][14][15][16][17]。
重置域多利亚公众殓房用地的东南面的岩洞曾用作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下称“港铁”)的火药库,现时已空置。由于域多利亚公众殓房的用途独特而且毗邻岩洞较用地出入口水平低两层楼,使用该岩洞作其他一般用途并不适宜。为善用土地资源,卫生署建议在岩洞内设置附属设施,包括个人保护装备仓库。这些个人保护装备将提供给卫生署法医服务(包括重置的域多利亚公众殓房)及其他卫生署服务单位使用。根据现行政策,卫生署需要储备足够应付三个月使用量的个人保护装备,以应付传染病爆发。现时,个人保护装备的存货分别贮存在卫生署于葵涌租用的一个货仓及其他地区的小型仓库。在永久用地可设置长期存放个人保护装备存货的设施能让政府更有效应对传染病爆发。
Remove ads
设施
邻近
外景场地
参考资料
参看
站外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