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同号轻巡洋舰
中華民國海軍艦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同号轻巡洋舰是中华民国海军舰艇,为大同级轻巡洋舰之首舰,1930年由建安号驱逐舰改装而成;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为构筑封锁侵华日军之沉船阻塞线自沉于长江。
Remove ads
沿革
大同号轻巡洋舰之前身为清末由福州船政局建造之建安号驱逐舰[1]:70[2]:379。建安舰于1899年3月3日安放龙骨,1900年3月3日下水[1]:70[3]:181,舰型、引擎功率及大部配备等与其姊妹舰建威号驱逐舰相同[3]:181;1903年试样证明性能良好,“速力较大,可捉获鱼雷艇”[3]:181。
民国初年间,建安舰及建威舰先后隶属于中华民国海军第二舰队及第一舰队[1]:70。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海军部陆续将舰龄及装备老旧之建安、建威二舰交由海军江南造船所改装,其中建安舰除更新装备(加强主炮、新装防空炮及长波无线电机)以外,并将尾楼切除,改为长艏楼舰型;至1930年11月基本改装完毕,更名为“大同”[1]:70[2]:379。不过,大同舰虽列名为轻型巡洋舰,实际战力则仅相当于炮舰[1]:70。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为阻止侵华日军进犯首都南京,中华民国海军奉令在长江之江阴至靖江段构筑沉船阻塞线;8月11日夜,8艘陈旧海军舰艇及20艘征用民间商船自沉于江阴航道[4]:138,其中大同舰自沉于阻塞线北岸之靖江罗家桥一带,其舰装多未拆卸,仅将20毫米奥瑞冈机炮改配江元号炮舰使用[1]:70。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靖江县财政局打捞队经当地船民指引发现大同舰遗迹。1957年,当局对大同舰实施水中爆破,捞取残余之舰材及物资[1]:70。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