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甲溪河神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由来

当地相传二十世纪中叶时,某个农民在台风雨梦见一名站在大甲溪河堤的老人不断将水流全赶到河中央,之后天亮时就在河边发现一颗凹陷宛如眼窝的巨石[1]。另一传说有农民梦到一位白发老翁,告知原本住在深山,这次随洪水下来后搬来大甲溪畔,农民若要农作物不受大水冲毁,就要祭拜祂[2]。村民将此有脸孔的石头当成大甲溪河神的化身,称为“河神爷”来供奉,但年代久了,祭祀便停止[1]。
据瓜农王启茂表示,他在2004年七二水灾后整理农地时,从河床挖起一颗重数百斤、前后凹陷、貌似有脸有眼的巨石[3]。某日一名老者路过,认为这是块奇石,要王启茂供奉[4]。王启茂便与妻子先供奉[3],心想因偏远不会有太多人来拜[4]。直到2004年10月1日(农历八月十八),乡长黄日昇与农民因感该年有敏督利、艾利台风,外埔却有惊无险,便发起恢复祭拜河神的习俗,祭拜此石,并以该日为诞辰[1]。
祭祀
庙宇建立后,外埔公所每年都来祭拜,如2007年由乡长刘陈吻、前乡长黄日昇等地方人士祭拜[2]。信徒深信大甲溪河神是蛇神转化而成,供品以蛋为主,不论是鸡蛋、鸭蛋都可以,重要节庆时才供奉三牲,但最忌酒类[4]。中国传说河神会化成蛇的模样[5]。像是王启茂说开始祭拜此石时,梦见三个人化成长蛇,自称是镇守着大甲溪的河神[4]。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